視頻標簽: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8課《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山西省 - 臨汾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8課《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山西省 - 臨汾
第18課 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掌握九一八事變的經過和結果、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的開始、西安事變的背景、經過及其和平解決的歷史意義。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描述歷史事件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認識到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反映了中華民族具有反侵略的光榮傳統;感受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的愛國行為和中國共產黨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正確選擇,進行愛國、熱愛中國共產黨教育。 【重點難點】
重點:九一八事變影響與西安事變爆發的原因。 難點:理解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請欣賞《松花江上》這首歌曲。一首老歌讓我們回到了那個讓人悲痛的年代,請同學們想一想,使東北人民脫離家鄉的原因是什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第18課: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
二.新課講授 <一>九一八事變
1.教師出示圖片,并請學生簡單敘述九一八事件的大致經過。 學生回答:時間——1931年9月18日;借口——柳條湖事件;經過——炮轟沈陽城,占領沈陽,占領東北三省;結果——短短4個月,東北全部淪于敵手。
2.教師提問:日本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變?出示材料,學生討論后,教師總結)
教師總結:①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蓄謀已久,為此制定了大陸政策;②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波及日本,日本為擺脫危機加緊侵略中國;③國民黨反動集團全力“剿共”,日本有機可乘。
3.教師提問:偽滿洲國于何時何地成立?執政是誰?有哪些危害?
學生回答:1932年,長春。執政是末代皇帝溥儀。危害:企圖將東北從中國分裂出去,東北3000萬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4.教師過渡:九一八事變后,中華民族與日本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中國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不愿做亡國奴的中國人,奮起抗爭。提問: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表現在哪些方面?
學生回答:東北的抗日義勇軍和楊靖宇的東北游擊隊,以及后來改編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
<二>華北危機與一二·九運動
1.教師提問:1935年,北平學生發出了“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桌子了”,談談你對這一呼聲的理解?他們又是如何做的?
學生回答:日本占領東北后,于1935年策動了“華北自治運動”,妄圖使華北五省脫離中國版圖,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
學生回答:1935年12月9日,北平學生示威游行,向群眾宣傳抗日,與國民黨軍警英勇抗爭,他們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華北自治”“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口號,掀起了愛國救亡運動。
2.教師強調:一二·九愛國救亡運動,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圖吞并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民黨政府對日妥協的政策,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三>西安事變
1.教師展示資料: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后,就致力于爭取張學良所部的東北軍和楊虎城所部的十七路軍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在全國抗日高潮的影響下,在紅軍前線政治工作的教育和爭取下,東北軍和十七路軍的廣大官兵都贊成“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救亡口號,主動要求停止內戰,聯共抗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受到中國共產黨正確的政治主張和全國抗日潮流的推動,從1936年初,他們就實際上停止了同紅軍的戰斗。4月周恩來與張學良在陜北舉行聯合抗日救國的會談。不久,工農紅軍與東北軍的前線停止戰斗,聯合抗日。 2.教師提問:請同學們根據上述材料和教材內容,討論回答:西安事變爆發的原因有哪些?
學生討論回答:①日軍侵略東北,使中華民族處于亡國的危機關頭,民族矛盾的激化是西安事變爆發的根本原因。②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感召了張學良、楊虎城。③張學良、楊虎城的愛國之心是西安事變爆發的個人因素。④蔣介石一意孤行,堅持圍剿紅軍是西安事變爆發的直接原因。
3.教師講述: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扣押蔣介石,實行“兵諫”,并通電全國,要求停止內戰,聯共抗日。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4.教師講述:西安事變震驚全世界,引發了國內外各種政治勢力的強烈反響。如何處置解決西安事變,當時就有不同的看法,我們一起看看材料。 日本侵略者:希望中國打內戰
美英兩國:主張和平解決,南京政府向張、楊妥協 蘇聯:主張和平解決,不希望中國打內戰
國民黨:討伐派(親日派何應欽)和和平解決派(親英美派) 中國共產黨:主張在團結抗日的基礎上和平解決
5.教師強調:在當時的背景下,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
重,將階級恩怨放到一邊,從大局出發,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并派周恩來等赴西安談判。所以,西安事變之所以能和平解決,是當時各種政治力量較量的結果,也是中共以民族利益為重,努力的結果。
6.教師強調: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三、課堂總結
我們要做的是銘記,要勿忘國恥!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死者的血,生者的淚,提醒每一位中國人銘記歷史的屈辱,并在銘記中奮進!在奮進中崛起!
四、板書設計
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
抗戰起點:九一八事變
救亡高潮:華北危機與一二·九運動扭轉時局: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教學反思
本課要注重學生情感的升華,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種資源,通過恰到好處的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體驗、思考,討論,讓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樹立對國家、民族正確的責任感以及人生正確的價值取向。在教學知識過程中,比較注重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性,對九一八事變和西安事變兩大知識點進行前后梳理。還通過小組討論學習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習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入理解、分析,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