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13課香港和澳門的回歸-海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13課香港和澳門的回歸-海南省農墾中學
第13課 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一、課程標準
了解香港、澳門回歸的史實,認識祖國的統一是歷史必然趨勢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中的第二課,從單元標題上看,本課是單元內容中的“祖國統一”部分。
香港問題、澳門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在“一國兩制”構想的指引下,我國通過和平談判解決香港問題、澳門問題。香港、澳門順利回歸祖國,標志著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同時,這也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展示了光明的前景。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知道“一國兩制”的內涵;知道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的過程;認識“一國兩制”對祖國統一大業的意義。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析地圖、表格、文字材料,學習運用多種材料具體分析歷史問題的方法,加深對“一國兩制”的認識,同時也提高同比較的方法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實現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心愿,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增強實現祖國統一的堅定信念。
四、學情分析
本課的學習對象是初二的學生,思維活躍,且已具備一定的學習;歷史的方法和經驗,識記知識的能力較強。初二的學生對于感性材料有較為濃厚的興趣,在教學中應多運用圖片、影像等直觀且具有沖擊力的資料。
五、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一國兩制”的構想;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 (二)、教學難點:“一國兩制”的構想。
六、教具和教法 (一)、教具:多媒體設備、自制教學課件 (二)、教法:多媒體教學法、講授法、討論法、情景教學法
七、課時:一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展示香港和澳門的圖片
師:這兩個城市的全稱是什么?什么是特別行政區?特別在什么地方?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帶著問題思考進入本節課的學習。
(二)、新課講授 1、游子傷別離
視頻展示香港、澳門被侵占過程,回顧香港問題、澳門問題的由來。 提問:香港和澳門是怎樣一步步離開的呢?
提問:為什么在清政府統治時期,香港和澳門會相繼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為理解新中國成立后,祖國日益強大從而實現香港和澳門的回歸埋下伏筆。
2、坎坷歸家路 (1)、從北洋軍閥政府時期、國民政府時期、新中國成立初期和改革開放時期,看香港和澳門的回歸歷程
提問:北洋軍閥政府和國民政府時期為什么無法收回香港?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理解弱國無外交,為理解新中國成立后,祖國日益強大從而實現香港和澳門的回歸埋下伏筆。 (2)、小組活動一:角色體驗。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扮演英國政府發言人、鄧小平和香港普通民眾。
師:講解香港回歸前的社會背景
【設計意圖】運用情景教學的方式,學生能夠理解香港回歸前的情況及香港回歸的艱難。引出本課的重難點“一國兩制”的構想。 (3)、師:“一國兩制”的提出者、目的、對象和內容分別是什么? 【設計意圖】了解“一國兩制”的內容
師:在“一國兩制”的指導下,經過兩年的艱難談判,中英雙方簽署聯合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于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問題的順利解決,促進了澳門的回歸。1988年,中葡雙方互換關于澳門回歸的聯合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于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3、喜看九州同 (1)、香港回歸
觀看香港回歸軍隊交接意識及升國旗儀式。展示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和區徽,及香港回歸時全國人民歡慶的情況。
【設計意圖】感受香港回歸的氣氛,體會莊嚴與神圣的時刻,升華情感,增強實現祖國統一的堅定信念。
提問:如何理解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特別”? 【設計意圖】明確“一國兩制”方針下,香港享有的高度自治權,同時與第九課《對外開放》中的“經濟特區”進行區分。 (2)、小組活動二:角色體驗。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扮演大陸CCTV記者、英國BBC記者和香港TVB記者,假設身處香港回歸的交接現場,做一個報道。 【設計意圖】感受香港回歸的氣氛,增強實現祖國統一的堅定信念。
(3)、澳門回歸
展示澳門回歸的情況,及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和區徽。 (4)、香港、澳門回歸的原因 展示材料:香港問題為什么能夠談成呢?……主要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幾年發展起來了,是個興旺發達的國家,有力量的國家……當然,香港問題能夠解決好,還是……根本方針或者說戰略搞對了……中英雙方努力的結果。
提問:請同學們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概括香港、澳門回歸的原因。 【設計意圖】論從史出,提高概括材料的能力。 (5)、香港、澳門回歸的意義
材料一:1997年6月30日晚的天安門廣場,人如海,歌如潮。10、9、8……伴隨著迎回歸倒計時牌上紅色數碼的閃動,人們有節奏地齊聲高呼起來。
材料二:2017年6月29日至7月1日,習近平主席赴香港,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并視察香港特別行政區 提問:從材料中概括港澳回歸的意義。
【設計意圖】提高自主學習,論從史出的能力。 (6)、展示卓琳女士在香港回歸慶典上的圖片,1992年鄧小平南巡時站在深圳皇崗口岸望香港的圖片,鄧小平的心愿是希望香港、澳門回歸后能繼續繁榮富強,通過視頻展示香港回歸后的情況。
提問:香港回歸后,是衰落了還是更加繁榮了呢?
【設計意圖】通過對鄧小平遺憾的講述,升華情感,體會實現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心愿,是歷史的必然趨勢。理解“一國兩制”對推動香港、澳門發展的重要意義。
4、愿與共團圓
活動三:學生朗誦《鄉愁》
【設計意圖】升華情感,體會實現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心愿,增強對實現祖國統一的堅定信念。
九、板書設計
1、 游子傷別離——香港、澳門問題的由來
2、 坎坷歸家路——香港、澳門回歸歷程及“一國兩制”方針 3、 喜看九州同——香港、澳門的回歸 4、 愿與共團圓——臺灣問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