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動物的運動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節《動物的運動》四川省 - 瀘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動物的運動》教案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第二章動物的運動和行為第一節《動物的運動》。 二、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的重要性在于它為本章后面學習動物的行為 打下一個基礎,學習有關動物運動系統的知識對學生認識動物運動的本質非常重要,同時可以鞏固理解動物適應生存環境的重要意義。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描述運動系統的組成; 2、了解關節的內部結構;
3、理解骨、關節、骨骼肌的位置關系,以及協調配合; 4、概述運動對動物生存的意義。
能力目標:1、在探究實驗中,發展小組合作學習能力。 2、觀察雞翅實物,培養動手能力和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細致觀察和科學推理的科學素養。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1、運動的結構基礎及相互關系,需其他系統的配合才能完成運動; 2、運動對動物生存的意義。
難點:概述結構與功能的統一性。 五、學情分析
初二學生對動物生理方面的知識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接受知識能力強,這個時期的學生正是身體發育的旺盛階段,也是思維較活躍時期,以人體為例介紹運動系統的組成,學生的積極性會較高,便于學生接受。 六、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微視頻、解剖的雞翅膀、人體骨骼模型、手套等。 七、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播放各種不同動物運動的視頻,通過感觀刺激激發學生興趣,在此情境中引導學生思考:動物為了食物、資源奔走于各自的領地,這樣一些為了生存和繁殖后代的行為,常常表現為動物各種各樣的運動。這些運動是如何產生的呢?帶著這些問號,讓我們開始今天的探究之旅吧!學習動物的運動。 (二)組織了解學習目標
學生齊聲朗讀學習目標: 1、描述運動系統的組成; 2、了解關節的內部結構;
3、理解骨、關節、骨骼肌的位置關系,以及協調配合; 4、概述運動對動物生存的意義。 (三)運動系統的組成
講到運動大家自然就會想到動物的八大系統中,和運動最相關的是:運動系統。結合課本43頁第一自然段,找出運動系統的組成。學生回答:運動系統的組成:骨、關節、肌肉。 1、認識人體骨骼
小組合作結合課本上“家兔的骨骼”圖來認識人的四肢骨。請小組推薦一位同學帶上骨骼模型上臺展示,對于學生來說肱骨、股骨很
易分析,幫助學生區分尺骨橈骨、脛骨腓骨。引發學生思考,骨對動物體起什么作用。學生分析:支撐作用。
設疑:骨與骨之間是怎樣連結的?(學生回答:關節。) 2、認識人體的關節
學生利用雞翅解剖實物,觀察關節內部結構。請結合關節示意圖來全面的認識它的結構和功能。
小結:關節的結構包括關節頭、關節窩、關節軟骨、關節囊和關節腔,其適合運動的特點是:既牢固又靈活。
進一步提問:除了課本上學到的,同學在生活中對關節還有哪些認識?結合學生自身的體會,使他們能學以致用,體驗到學習生物學的樂趣,培養知識的遷移能力。
小結過渡:認識了骨和關節,光有這兩個結構雞翅就能運動嗎?(學生回答:不能,還需要肌肉牽拉著骨改變位置) 3、認識骨骼肌的特點
真正大量參與運動的是人體中其中一種肌肉---骨骼肌,那我們繼續利用雞翅,來觀察骨骼肌的特點。結合課本43頁的內容,觀察 :⑴骨骼肌組成;⑵著生于骨上的是肌腱還是肌腹?
學生觀察得出結論:⑴位于一組肌肉中間,較粗的是肌腹。位于一組肌肉兩邊,細呈乳白色的是肌腱;⑵著生于骨上的是肌腱 (四)骨、關節、骨骼肌的位置關系
我們已經介紹完骨、關節、肌肉,這三者各自的功能都十分緊密,那么三者位置關系是怎樣的。
A合作探究一:拉動中翅的肌肉,觀察翅尖的位置的變化。觀察:肌腱是連于同一塊骨上還是不同的骨上?
(學生得出結論一:一塊骨骼肌附著在2塊以上相鄰的骨上的。) B合作探究一:繼續拉動這組肌肉,骨能否恢復原來的位置?怎樣可以使骨恢復原來的位置?
(學生得出結論二:與骨相連的肌肉至少有2組。) (五)運動系統的協調配合
觀看屈肘動作,試著用一句話概述,骨、關節、肌肉如何協調運動的。(學生回答:肌肉收縮,牽動骨改變位置,繞著關節活動。)
大家回歸到自己的身體上來,感受一下,某一個具體動作,運動系統究竟如何協調。學生演示伸肘、屈肘動作,另一名同學感受肱二頭肌、肱三頭肌的狀態。
屈肘時,肱二頭肌__,肱三頭肌__。 伸肘時,肱三頭肌__,肱二頭肌__。 (六)運動過程需要的其他配合
運動過程除了需要運動和神經系統。還需要什么?每個動作需要動能,那能量又由什么提供: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 (七)運動對動物生存的意義
強大的運動能力,有利于動物尋覓食物、躲避敵害、爭奪棲息地、繁殖后代,以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 (八)課堂小結
可以看出,運動系統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有時候,我們會出現運動不當、運動過猛,使運動系統受傷,常見的傷害有骨折、
骨壞死、關節脫臼、肌肉拉傷、肌肉磨損等。運動中我們要學會保護好自己的運動系統。用強健的體魄去迎接美好的生活。那就必須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最簡單的從做好室內操開始。 (九)全體學生齊做室內操 八、教學反思
1、本節內容交教學上有一定的難度,教師應該根據課程標準,抓住重點、借助多媒體手段(如:不同動物運動方式視頻、骨與肌肉連接方式演示視頻、室內操視頻等)激發學生的興趣,實現教學目標。 2、通過探究實驗,親自觀察已解剖好的雞翅實物,觀察并認識關節的內部結構,增進學生對知識得感性認識,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基本觀點。為今后的動物的行為打下基礎。
3、利用學生正處于思維活躍時期的特點,探索知識得積極性很高,結合實際生活,引發學生討論、總結在運動過程中自我保護的知識,從而形成正確的生物科學素養。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