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應用二元一次,方程組,里程碑上的數
所屬欄目:初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數學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應用二元一次方程組—里程碑上的數-九江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數學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應用二元一次方程組—里程碑上的數-九江外國語學校
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組
5. 應用二元一次方程組——里程碑上的數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用二元一次方程式組解決“里程碑上的數”這一有趣場景中的數字問題和行程問題。 2)歸納出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
2.能力目標
讓學生進一步經歷和體驗列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方程(組)是刻畫現實 世界的有效數學模型,讓學生學會列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 3.情感目標
在本節課上讓學生體驗把復雜問題化為簡單問題的同時,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和 勇氣,鼓勵學生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教學重點】用二元一次方程組刻畫學問題和行程問題,初步體會列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 【教學難點】將實際問題轉化成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數學模型。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課前熱身
1.一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字是x,個位數字是y,則這個兩位數可表示為:10x+y. 2.一個三位數,若百位數字為a,十位數字為b,個位數字為c,則這個三位數可表示為: 100a+10b+c.
3.一個兩位數,十位數字為a,個位數字為b,若在這兩位數中間加一個0,得到一個三位數, 則這個三位數可表示為:100a+b.
4.已知a是一個兩位數,b是一個三位數。若把a放在b的左邊,得到一個五位數,則這個五 位數可表示為:1000a+b.
第二環節情境引入(學生表演,情景展示)
有一對父子,他們的年齡都是一個兩位數。下面是父子兩人對話: 爸爸說: “咱倆的年齡之和才68歲,爸爸還是很年輕的!”
兒子說:“若把你的年齡寫在我的年齡的左邊,得到一個四位數;若把你的年齡寫在我的年齡的 右邊,同樣得到一個四位數。”
爸爸說:“如果這樣的話,前一個四位數會比后一個四位數大2178,這樣看來爸爸已經很老了!” 聰明的同學們,聽完他們的對話,你認為爸爸是很年輕還是很老呢?你能求出這對父子的年齡 嗎?
【分析】
列方程(組)解應用題的關鍵是找等量關系。本題有兩個等量關系:
1.(父親年齡)+(兒子年齡)= 68
2.(前一個四位數)-(后一個四位數)= 2178
解:設爸爸年齡為x歲,兒子年齡為y歲,根據題意得: x+y=68
(100x+y)-(100y+x)= 2178
整理得: x+y =68 解方程組得: x = 45 x-y =22 y=23
答:爸爸的年齡為45歲,兒子的年齡為23歲。
第三環節學以致用
一個兩位數,它的十位數字與個位數字的和為7.如果將這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字與個位數字對調,那么所得的兩位數比原兩位數小27,求原來的兩位數。
【分析】
此數字問題應考慮設間接未知數,即設數位上的數字。 解:設原來兩位數的十位數字為x,個位數字為y,根據題意,得:
x+y =7 解得: x=5
10x+y-27= 10y+x y=2 答:原來的兩位數為52。
第四環節例題賞析
例1 甲、乙二人在一環形場地上從 A點同時同向勻速跑步,甲的速度是乙的2.5倍,4分鐘后兩人首次相遇此時乙還需要跑 300米才能跑完第一圈,求甲、乙二人的速度及環形場地的周長。
【分析】
1.行程問題的基本等量關系是:路程=速度×時間
2.環形問題中同向追及問題的等量關系是:快者路程-慢者路程=1圈 解:設乙的速度為x米/分,則甲的速度為2.5x米/分,環形場地的周長為y米。 根據題意,得: y=2.5x×4-4x 解得: x=150 y=4x+300 y=900
所以,2.5x=2.5*150=375
答:甲、乙二人的速度分別為375米/分,150米/分,環形場地的周長為900米。
例2 小明爸爸騎著摩托車帶著小明在公路上勻速行駛,下圖是小明每隔1小時看到的里程情況。你能確定小明在12:00時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數嗎?
12:00是一個兩位數,它的兩個數字之和為7; 13:00十位與個位數字與12:00所看到的正好顛倒了; 14:00比12:00時看到的兩位數中間多了個0. 【分析】
設小明在12:00看到的數十位數字是x,個位數字是y,那么
時刻 百位數字
十位數字
個位數字
表達式 12:00 x y 10x+y 13:00 y x 10y+x 14:00
x
0
y
100x+y
相等關系:1. 12:00看到的數,兩個數字之和是7, 2. 每隔一小時的路程差相等。
解:設小明在12:00時看到的數的十位數字是x ,個位數字是y ,根據題意,得: x+y=7 ,
(10y+x)-(10x+y)=(100x+y)-(10y+x) 解方程組:x+y =7,
(10y+x)-(10x+y)=(100x+y)-(10y+x).
整理得: x+y=7,解得:x = 1 y=6x. y = 6 因此,小明在12:00時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數是16.
提示:要學會在圖表中用含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出要分析的量;然后根據等量關系列方程。 【小結】
對較復雜的實際問題可以通過列表格的方法幫助理清題中的未知量,已知量之間的數,以便根據等量關系列方程(組)。
第五環節鞏固提高
甲、乙兩人分別從相距 30千米的 A,B兩地同時相向而行,經過3小時后相距3千米,再經過2小時,甲到 B地所剩的路程是乙到A地所剩路程的2倍,你能求出甲、乙兩人的速度嗎?
解:設甲的速度為為x千米/時,乙的速度為y千米/時。 (1)當兩人相遇之前相距3千米時,根據題意,得: 3x+3y=30-3 解得: x=4 30-5x=2(30-5y) y=5
(2)當兩人相遇之后相距3千米時,根據題意,得: 3x+3y=30+3 解得: x=3
15
30-5x=2(30-5y) y=3
25
綜上,甲的速度為 4千米/時,乙的速度為 5千米/時;或甲的速度為31
5千米/時,乙的速度為
3
2
5
千米/時。
【小結】
解有關行程問題的應用題時,要注意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
第六環節能力升華
你愿意當一次編題小老師嗎?
請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討論,根據實際背景編一道應用題,使得其中的未知數滿足方程組:
x+y=3600
8060yx
=50 試試看,比比誰做得更好!
第七環節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1.關于數字問題的應用題,一般情況下要設間接未知數(設各個數位上的數字),用這些未知數表示相關數量,再根據等量關系列方程(組)。
2.對較復雜的實際問題可以通過列表格的方法理清題中的未知量,已知量之間的數,以便根據等量關系列方程(組)。
3.解有關行程問題的應用題時,要注意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 4.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
①審清題意;②找出等量關系;③設未知數x,y;④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 ⑤解方程組;⑥檢驗;⑦作答。
第八環節課后作業
A組:
1)小亮和小明做加法游戲,小明在第一個加數的后面多寫一個0,所得和是242;小亮在另 一個加數的后面多寫一個0,所得和是341,求原來的兩個加數分別是多少?
2)甲、乙兩人相距42km,如果兩人從兩地相向而行,2小時后相遇,如果二人同時從兩地出發, 同向而行,14小時后乙追上甲,求二人的速度。
3)汽車在上坡時速度為28km/h,下坡時速度42km/h,從甲地到乙地用了4小時30分,返回時用了4小時40分,從甲地到乙地上、下坡路各是多少千米?
B組:
1)一個兩位數,減去它的各位數字之和的3倍,結果是23;這個兩位數除以它的各位數字之和,商是5,余數是1.這個兩位數是多少?
2)A、B兩地相距36千米,甲從A地步行到B地,乙從B地步行到A地,兩人同時相向出發,4小時后兩人相遇,6小時后,甲剩余的路程是乙剩余路程的2倍,求二人的速度?
3)兒子問父親今年多大,父親笑著對兒子說:“我像你這么大時,你才1歲;當你像我這么大時,我已經 67歲了!”你知道父子倆今年各多少歲嗎?你有幾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