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運動和力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八章 運動和力》復習課_廣東省 - 江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八章 運動和力》復習課_廣東省 - 江門
運動和力復習設計
考試大綱要求:
1.時間和長度的粗略估測(認識),時間和長度的測量(操作)
2.速度的描述(認識),速度公式的簡單計算(理解),速度的測量(操作) 3.牛頓第一定律(認識)
4.二力平衡及其條件,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原因(認識) 5.物體的慣性(理解)
一、課前練習(刻度尺,秒表讀數)
1.(1)如圖8-2-16所示讀取物體長度時,正確的視線方向是________(填寫相應字母).
(2)測量木塊的長度如圖8-2-17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其讀數為________cm.
(3)停表的指針如圖乙所示,其讀數為__________s.
2、如下列各圖所示是厚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其中正確的測量圖是( )
A B C D
二、復習(參照物、機械運動、速度計算、慣性、牛頓第一定律、平衡狀態、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區別) 情景一
3、請分析希德抱著恐龍蛋下滑的過程中,希德說他是運動的,恐龍蛋說它是靜止的?誰正確?怎么判斷?可以反過來說嗎? (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4、希德在下滑過程中處于______運動狀態?能否測量他的下滑速度?需要什么工具?說說你的方案。
(頻閃圖)
A
B
C
D
5、若希德下滑了0.26Km,耗時20s,他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合______Km/h。
6、當希德穿越樹洞前豎直拋起恐龍蛋,穿越后恐龍蛋為什么可以再次落到他的手中?請解說。 這屬于______現象,物體可以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_______的性質。 注:慣性的危害-安全帶的作用
7、若下滑過程中,希德所受的一切力突然同時消失,那么他將:( )
A.立即靜止 B.先慢下來,然后停止 C.做變速直線運動
D.做勻速直線運動
(變式1)豎直上拋的恐龍蛋還未到達最高點,若所受的一切力突然同時消失,那么它將:( ) (變式2)豎直上拋的恐龍蛋恰好到達最高點,若所受的一切力突然同時消失,那么它將:( )
(斜上拋的情況?)
概念
有無條件 性質還是規律
與運動的關系 慣性定律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
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有條件
規律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
態的原因 慣性
一切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的性質
無條件 性質 大小只與___有關
慣性是維持物體運動
的原因
情景二
8、小船是否受力?是否平衡?
9、飛車追逐過程中受哪些力?是否平衡? 若平衡,你能說出那些成對的平衡力?
10、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什么?若受力不平衡運動狀態怎樣?
11、在追逐的過程中有沒有相互作用力?試說說。
12、相互作用力與二力平衡的異同點有哪些?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相 同 點
1.大小相等 2.方向相反 3.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三、堂上練習
1.如圖8213所示為小車載著木塊向右運動過程中發生的現象,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甲 乙
A.都是在小車突然停止時發生 B.都是在小車突然起動時發生 C.圖甲所示的現象是小車在運動過程中突然停止或突然加速時發生
D.圖乙所示的現象是小車在運動過程中突然停止或突然減速時發生
2.如圖8214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鳥受到的重力與小鳥對樹枝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B.小鳥對樹枝的壓力與樹枝對小鳥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小鳥受到的重力與樹枝對小鳥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小鳥受到的重力與樹枝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3.下列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牛頓第一定律是直接由實驗得出的
B.牛頓第一定律是沒有事實依據憑空想象的
C.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的一條重要規律 D.牛頓第一定律認為物體沒有慣性
4.小華靜止站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他對地面的壓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二力平衡 B.他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他的支持力二力平衡
不 同 點
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作用在不同物體上
可以不同性質的力 相同性質的兩個力
不具有同時性 具有同時性
C.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他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5.在汽車剎車時,坐在車里的乘客會向前傾倒.這種現象可以用以下四句話來解釋: ①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傾倒.
②汽車很快停止運動,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隨車停止運動. ③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慣性,仍然向前運動.
④坐在車里的乘客隨汽車向前運動,司機發現情況立即剎車. 以上四句話最合理的排列順序是( )
A.④①②③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6.在水平木板上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小車自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滑下,比較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如圖8218所示).伽利略、牛頓等科學家曾多次做過類似的實驗,并在此基礎上分析推理得出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請回答下列問題:
圖8218
(1)為了得出科學結論,三次實驗中小車每次都從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靜止自由下滑,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次實驗中,小車在__________表面上停止得最慢,是因為在該表面受到的阻力最________. (3)進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即小車不受阻力),則小車會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運動.
7.張剛同學在完成“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后,還想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探究從斜面下滑物體運動的快 慢與哪些因素有關.他對小車下滑快慢的因素進行如下猜想:
猜想一,與斜面的高度有關:猜想二,與斜面的長度有關.
“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的原理是____________.為了驗證猜想一,他設計的方案是將小車分別從斜面上不同高度處由靜止釋放,測出下滑時間.通過測量,發現每次下滑的時間不同,于是得出猜想一是正確的.
請對張剛這一探究作出評價,指出他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若“BRT”在某一路段運行時,先以60 km/h的速度運行60 s,停車12 s,再以50 km/h的速度運行36 s,求“BRT”在這一地段的平均速度?
運動和力復習學案 班別: 姓名:
考試大綱要求:
1.時間和長度的粗略估測(認識),時間和長度的測量(操作)
2.速度的描述(認識),速度公式的簡單計算(理解),速度的測量(操作)
3.牛頓第一定律(認識)
4.二力平衡及其條件,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原因(認識)
5.物體的慣性(理解)
一、課前練習(刻度尺,秒表讀數)
1.(1)如圖8216所示讀取物體長度時,正確的視線方向是________(填寫相應字母).
(2)測量木塊的長度如圖8217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其讀數為________cm.
(3)停表的指針如圖乙所示,其讀數為__________s.
2、如下列各圖所示是厚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其中正確的測量圖是( )
A B C D
二、復習(參照物、機械運動、速度計算、慣性、牛頓第一定律、平衡狀態、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區別)
情景一:
3、請分析希德抱著恐龍蛋下滑的過程中,希德說他是運動的,恐龍蛋說它是靜止的?誰正確?怎么判斷?可以反過來說嗎?
4、希德在下滑過程中處于______運動狀態?能否測量他的下滑速度?需要什么工具?說說你的方案。
![]() |
概念 | 有無條件 | 性質還是規律 | 與運動的關系 | |
慣性定律 | 一切物體在沒有____________作用時,總保持_______或___________運動狀態 | ___條件 | 規律 | 力是改變物體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
慣性 | ______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 | ___條件 | 性質;大小只與_____有關 | 慣性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
平衡力 | 相互作用力 | |
相 同 點 |
1.________相等 2.________相反 3.作用在________直線上 |
|
不 同 點 |
作用在________物體上 | 作用在_________物體上 |
可以不同性質的力 | 相同性質的兩個力 | |
不具有同時性 | 具有同時性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