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卜算子,詠梅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卜算子·詠梅》重慶市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卜算子•詠梅》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理解詞的內容,感受梅的形象。
2. 結合寫作背景,知人論世,理解陸游借梅抒發的感情。 3. 學習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手法。
4. 感受梅花風骨,并將其精神運用于實際生活中。 【教學重點】
1. 理解詞的內容,感受梅的形象。
2. 結合寫作背景,知人論世,理解陸游借梅抒發的感情。 【教學難點】
1. 掌握“詠物詩”常用的寫作手法——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并學會靈活運用。 2. 將梅花精神運用于實際生活中。 【教學準備】
1. 課前布置學生做好預習,要求學生搜集有關陸游的情況。
2. 教師課前為學生準備本節課的對比閱讀材料----毛澤東《卜算子••詠梅》詞,包括作者、注釋、寫作背景、以備學生在品讀中使用。
【學情分析】
《卜算子••詠梅》選自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課外古詩詞誦讀,有重點字詞的注釋和賞析,再加上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詩詞品讀的能力,本節課的品讀難度不大。 教師在語文學科知識教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困難、挫折,學會用積極的、向上的態度對待人生,笑對生活。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ppt1歡迎大家來到我們的詩詞課堂。 請學生用他們的方式來詮釋對詩詞的理解。 2.ppt2 第三小組同學上臺展示。
2
[預設]第三組上臺,在音樂伴奏中先唱三首古詩----《憶江南••江南好》、《憫農》和《登鸛雀樓》。
唱完后,三位同學共同完成:從小我們就因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而懂得了珍惜,從小我們也是因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而懂得了奮斗。經典陪著我們長大,伴著我們走向成熟。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親近經典,品讀經典,我們在路上……
3.ppt3中國詩詞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一文一字,字字珠璣,一詩一詞,句句動情。今天讓我們跟隨著三小組同學的腳步一起走進陸游的卜算子詠梅。
ppt4 去品讀經典詩詞,感悟梅花風骨。
提到梅花,我的心情很愉悅。或許是因為我出生在寒冬臘月,我的名字里也有一個梅字吧。
同學們喜歡梅花嗎?
作為四君子之一的梅花,一直是文人墨客筆下常吟詠的對象。陸游一生酷愛梅花,他光寫梅花的詩詞就有一百多首,今天我們要看的是他的《卜算子••詠梅》,這首詞可以說是詠梅的絕唱。ppt5-- ppt11
品讀經典詩詞,感悟梅花風骨。ppt12 請大家把書打開,翻到139頁。ppt13 二、講授新課 (一)字正音
1. ppt14 明確:卜算子——詞牌名 詠梅——歌詠梅花(題目) 2. 師范讀
教師范讀并強調幾個易錯字的讀音。ppt15 3. 生齊讀 (二)熟內容 【預設問題】
這是一株生長在( )的梅花?
有人關注它、喜歡它、欣賞它嗎?( ) 它還有哪些遭遇呢?( ) 上闋圍繞哪個字來寫的?( ) 下闋圍繞哪個字來寫的?( ) 梅在詞中是( ) 的形象?
3
1. ppt16
讀準字音是第一步,接下來讓我們跟著視頻朗讀進行跟讀,以熟悉詞的內容。 請同學們拿出筆,結合黑板上的題目,對關鍵字詞進行勾畫。 播放朗讀視頻。關注學生勾畫的情況。 Ppt17 抽同學回答關鍵字,理解詞的內容。 重點:關注對關鍵字“愁”和“香”的品讀。
[預設品析]少有人跡的驛外斷橋邊,一株梅花孤零零的開放著,無人關注,無人喜歡,更別說欣賞他了,他被寂寞緊緊籠罩著。天漸漸的黑了,梅花感到更加的孤獨,偏偏疾風和驟雨還不請自來,孤獨寂寞的梅花啊,在那里獨自傷神,獨自憂愁。
讀到這里,我們也不禁滿是愁緒。 詞人有沒有將愁緒一愁到底呢? 我們大家一起來填關鍵詞。
下片填完以后,又是圍繞哪個字來寫的呢,有沒有還在愁?
[預設品析]被疾風驟雨摧殘著的梅花,片片下落,合著雨水混入泥中,就算是被碾碎,身形具損,也要將香氣留在人間,將精神留在人間。
2.出示ppt18
品讀了關鍵詞后,結合課下注釋和賞析,我們來歸納梅花的形象。 請學生回答。
ppt19 師生歸納梅的形象:寂寞、孤獨、憂愁、飽受摧殘、凄涼、不慕虛榮、與世無爭、不與世同流合污、有傲骨、清高、堅貞不屈…… 是呀,好一株清高傲骨,堅貞不屈的梅花啊。 詞人詠這樣一株梅花的情感又是怎樣的呢?
要解決這一個問題,需要結合什么來理解?對,寫作背景來看。 (三)明情感 1. 出示ppt20 生:齊讀寫作背景
師:詞人寫梅為了表達他怎樣的情感呢?點名回答。
【預設:學生可能會】從寫作背景可以知道,詞人一生仕途不得志,北伐主張失敗,受到深深的打擊,陷入悲涼寂寞,和詞中梅花的遭遇一樣。所以他是想借寫梅花來寫他自己。想表達自己與世無爭,堅貞不屈的志向。
4
師:陸游和梅花融為了一體,梅花就是陸游,陸游就是梅花。所以說詩人筆下的梅花形象其實就是詩人自己。梅花,正是他獨立不倚、堅持正義的人格寫照。 這樣的寫法就是我們常說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短短44個字飽含了詞人多么豐富的內容,多么真摯的情感啊。 2.出示ppt21
正如蒙曼老師所言。中國詩詞是中國語言的提純,是情感的提純,更是精神的提純。 我們一起來“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齊讀一遍。
師生:歸納學習詩詞的基本方法----關鍵字品讀法、結合寫作背景做到知人論世。 3. 出示ppt22
對比閱讀毛澤東的《卜算子 · 詠梅》,結合寫作背景,體會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手法 。 師:出示資料
卜算子••詠梅 毛澤東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從中笑。
寫作背景:1961年,正值我國遭受三年自然災害。我國經濟發展剛剛起步,蘇聯派來專家,調配設備幫助中國。但后來由于各國政治分歧,導致中蘇關系冷淡。蘇聯撕毀合約,撤銷設備。內憂外患,新中國受到了嚴峻的考驗。國家領導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毛澤東寫下這首詞鼓勵大家。
(自讀思考 → 組內交流→ 全班交流)
要求:運用我們歸納的詩詞品讀方法,小組合作探究進行學習。 4.抽一組學生上臺展示小組學習成果。
師生共同欣賞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品讀視頻。 好一朵積極樂觀、傲然挺拔、永不屈服的梅花呀!
讓我們一起嘗試跟隨朗讀視頻讀出這樣的情感。(播放視頻朗讀) 5.方法總結 ppt23
關鍵字品讀法
5
《卜算子••詠梅 》
陸游 毛澤東
愁 俏 香 笑
(齊讀)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知人論世 ppt24
同樣是詠梅,為什么情感卻不一樣呢?----身份不同、寫作背景不同。 觀看名家點評視頻。
好一朵了不起的梅花,代表中國精神的梅花。 ppt25
習近平語: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今天,我們所學兩首詠梅詞都是傳統文化中的經典,我們要走近經典、品讀經典并傳承經典,F在,讓我們化身為經典文化傳誦人。
(四)誦經典 1. 出示ppt26
我是經典傳誦人 ,我(們)把 的《卜算子 詠梅》誦給你聽!
(嘗試著誦出感情 → 努力完善個人誦讀或合作朗誦 → 展示誦讀成果) 2.抽選至少兩組同學上臺展示誦讀成果。 3.教師點撥朗讀技巧。 4.師生合作誦讀關鍵句。 三、課外活動:繪梅 出示ppt27 課外活動:繪梅
唱 寫 畫 ……
(選擇喜歡或者擅長,試著描繪梅花精神) 四、總結
6
出示ppt28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兩首經典詞《卜算子••詠梅 》, 感受到了梅花的精神和風骨,希望同學們將這樣的精神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微笑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困難、挫折、磨礪和苦難。老師送大家一句話“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祝愿大家每天都笑得俏麗、笑出自信!
五、板書設計
《卜算子 • 詠梅 》 陸游 毛澤東
愁 俏 香 笑 堅貞不屈 積極樂觀
六、教學說明及反思
本節課的兩篇《卜算子•詠梅》都是詩詞中的名篇,字面意思學生很容易懂,教師重在引導學生理解詞的主題,感受梅花風骨和精神。同時,教師在語文學科知識教學的基礎上融入德育,引導對學生正確面對困難、挫折,學會用積極的、向上的態度對待人生,笑對生活。
教學設計上第一篇詞主要引導學生通過關鍵字品讀詞的內容,然后結合寫作背景做到知人論世,注重學習方法的歸納。第二篇重點落實第一首詞中歸納方法的合理運用,注重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品讀能力。
為了吸引學生眼球,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快速進入課堂。我在課堂導入環節,設計安排第三小組的三位同學上臺開課,活躍課堂氣氛。在學完陸游《卜算子•詠梅》后,設計讓學生運用剛學習的方法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毛澤東的同題詞《卜算子•詠梅》,并邀請同學上臺展示合作學習的結果,借以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整堂課尊重學生的想法,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培養學生詩詞學習的興趣,力爭提升學生詩詞品讀的能力。
這堂課是在下午第三節課錄制的,由于天氣炎熱,處在頂樓的教室很是悶熱,師生的情緒多少受到些影響,小部分同學精力不太集中。另外,上臺展示學習成果和開課激趣的同學都顯得不夠自信,面對鏡頭放不開,課堂氛圍還不夠活躍。今后的課堂,我將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多給他們鍛煉的機會,努力提升語文素養。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