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漁家傲,秋思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12詞四首《漁家傲 秋思》江蘇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漁家傲 秋思》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誦讀,體會詩歌蒼涼悲壯的基調。
2.通過詞句品析、聯想想象,理解詩人愛國與思鄉交織的復雜情感。 3.聯系背景資料,理解人生經歷對作家作品的影響。
教學過程:
一、初讀詩詞,形容感受
師:今天,我們來讀一首詞——范仲淹的《漁家傲》。
先請同學們一起把這首詞朗讀一遍。讀完后,試著用一個詞形容自己讀這首詞的
感受。
【師生交流】
【預設】蒼涼、悲壯 【教師適時板書】 師:看來同學們的感受還比較相似;貞泟偛诺睦首x,大家覺得讀出自己的這些感受 了嗎?
【預設】沒有讀出
師:恩,老師也覺得大家的朗讀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相信對這首詞進行深入閱讀之 后,我們能有更好的朗讀表現。
二、再讀詩詞,想象體會
師:下面請同學們深入閱讀這首詞,選擇詞中最能體現自己感受的一句,具體說說感 受的來源。可以圈畫出對自己有幫助的詞語,把自己的想法寫在書上。
【師生交流】 【預設】(一)塞下秋來風景異:“塞下”點明地點,邊境險要之地,往往是偏遠荒涼的 地方;“秋”點明季節,秋給人的一般印象是萬物開始凋零,一派蕭條冷落。這一句首先營造了一種荒涼、蕭索的氛圍。朗讀時語速緩慢、語氣低沉!具@一句寫的是什么?——這樣的地點、季節會讓你產生什么樣的聯想?】
(二)衡陽雁去無留意:大雁的習性是秋季南飛避寒,“無留意”三個字看出這里氣候寒冷,大雁一點都不愿意留下來,詞人身處這樣的環境心里也是無限凄涼。朗讀時重讀“無留意”!敬笱阌惺裁刺攸c?——它們飛往南方的態度怎么樣?——能用自己的語言具體描繪一下此時的畫面嗎?】
(三)四面邊聲連角起:“邊聲”往往雜亂悲哀,“角聲”體現了戰爭形勢緊張,十分肅殺。從聽覺上給人以悲哀、肅殺之感。朗讀時重讀“邊聲”, “連角起”的語速放慢。【這一句是從什么角度寫的?——同學們可能不一定熟悉“邊聲”,我們來看唐代詩人駱賓王的一句詩。——為什么時不時響起號角聲?——假設你耳畔響起了邊聲、角聲,你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四)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千嶂”和“孤城”形成對比,伶仃寥落之感躍
然紙上;“長煙”寫出了塞外的空曠、寂寥,“落日”渲染了悲戚的氣氛。朗讀時“千嶂里”語速放慢,重讀“孤城閉”。【大家能理解長煙嗎?——煙為什么會有拉長之感?可以聯系環境考慮一下。——還能從這一句的其它詞語中讀出空曠、寂寥嗎?】
(五)濁酒一杯家萬里:“一杯”和“萬里”形成對比,離家之遠,鄉愁之重,豈是一杯酒能消解的呢?“濁酒”也看出了詞人煩亂的心緒。朗讀時重讀“一杯”,“萬里”語速放慢。【什么叫“濁酒”?——酒真的渾濁嗎?——這一句里同樣有數量詞,聯系起來體會一下!
(六)燕然未勒歸無計:運用典故,表達了詞人尚未建功立業的惆悵和思鄉而不得歸鄉的無奈。朗讀時“歸無計”語速放慢。【同學們從“未勒”和“無計”中能讀出什么?——想到尚未建功立業、思鄉而不得歸鄉,詞人會有怎樣的心情?】
(七)羌管悠悠霜滿地:“羌管”亦是邊聲之一,雜亂悲哀;“霜”照應季節,平添清冷。朗讀時重讀“羌管”“霜”,“悠悠”“滿地”語速放慢!具@一句和上闋的哪些詞句相似?——有沒有程度上的區別?】
(八)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不寐”是因為年華老去、功業未成,也是因為思鄉情切、不得還鄉;“白發”“淚”中積蓄無限滄桑。朗讀時重讀“不寐”“白發”“淚”,“征夫淚”語速放慢!“人”是指誰?——他們“不寐”時會想些什么呢?試著想象一下他們此時的心理活動。】
師:天地寂寥,大雁南飛,邊聲蕭索,號角肅殺,孤城緊閉,將軍白發!何時功成? 何日還鄉?我們從凝練的詞句里看到了豐富的畫面,更讀到了真摯的情感! 【教師適時板書】
三、三讀詩詞,表現意境
師:現在,我們請一位同學把這首詞完整地朗讀一遍。 師:大家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師生交流】
【預設】語速緩慢、語調低沉,有些詞語要通過重讀來突出,有些詞句要通過語速緩 急來強調。
師:那就請你再來讀一遍,注意學習他的優點,盡力彌補他的不足。 師:好,我們再一起來朗讀一遍。
四、延伸閱讀,理解詞人
【補充資料】
師:下面,我們來讀一讀另外兩首詩歌作品。
讀完之后,聯系《漁家傲》,大家有什么發現嗎? 【師生交流】 【預設】《依韻答梁堅運判見寄》,詩人對建功立業有著必勝的信念;《城大順回道中 作》,“花”給邊塞增添了亮色,“春老未還家”語氣十分輕松。與《漁家傲》相比,少了凄涼和惆悵,多了輕快和信心。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