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堅持國家利益至上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八課第二框《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河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一、教學內容分析 1、課程標準的要求:
“我與國家和社會”中的“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法律與秩序”。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感受個人成長與國家命運之間的關系,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責任意識。”“懂得維護國家利益是每個公民的義務”
2、所授內容在整個課程標準或單元模塊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 本單元引導學生從對社會的認識進一步擴展到國家層面,從國家利益、國家利益與國家發展等方面形成對國家的深刻認識,進而為培養學生關心國家、投身國家建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奠定基礎,引導學生積極踐行“愛國”這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 ② 本課關注學生現實的困惑,其立意在于幫助學生提高國家利益的意識,樹立正確的國家利益觀,提高辨析各種愛國觀念和行為的能力,使自己的愛國情感更加理性、深沉。
③ 從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角度,本課體現了責任擔當方面社會責任中的“積極履行公民義務”和國家認同中的“具有國家意識,認同國民身份,具有文化自信”的要求。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具有一致性 教學難點:從意識和行動上堅持國家利益至上 二、教學目標設計
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正確的國家利益觀,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
感和使命感,合法有序的表達愛國情感。
能力目標:學會看待社會生活中不同人表現出的國家利益觀念和行為,形成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做出正確價值判斷和選擇的能力。 知識目標:如何維護國家利益。 三、 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進入初中階段后,認知能力和思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能夠開始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分析國家和社會現象。但是他們的思想還不成熟,社會經驗比較欠缺,對國家利益的認識存在不少誤區。例如,有人認為,只要是愛國,一切都是正常的,都應該肯定和鼓勵;有人認為當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發生矛盾時,國家利益應該讓位于個人利益等。
四、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源設計 (一)國家利益我重視
1、觀看影片《紅海行動》片段,思考回答:
①影片中涉及到了哪種國家利益?國家利益還包括哪些內容?②影片中都有誰、在怎樣維護國家利益?③說說最感動你的一幕是什么?你想對誰說哪句話?
(設計意圖:以同學們熟知的紅海行動作為抓手來進行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利用小組合作,開展競賽加分,充分調動課堂氣氛。) 2、教師總結:國家利益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沒有國家的利益,公民個人的利益就無法得到保障。維護國家利益需要我們每個人做出貢獻。
(二)國家利益我維護
1、作業展示:請7組展示收集到的危害國家利益的行為。 補充:你們組還收集到了哪些其它方面危害國家利益的行為呢? (設計意圖:采用課前小組收集資料,給學生充分展示的平臺,利用生生合作,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
4、請各組按分組小組討論,回答問題,要求做好記錄,派代表到臺前進行展示
1、2組涼山救火英雄 3、4組青島男子偷拍航母基地照片賣給間諜 5、6、7組抵制圣誕,中國人不過外國節,別被一個蘋果收買 ①你是如何看待圖片事件的?
④ 結合事件,請從不同角度說明,應該怎樣維護國家利益? (設計意圖:立足于中考,指導學生學會多角度多層次思考、辯證回答問題,特別加入了涼山救火英雄、過洋節和習主席端好自己飯碗裝好中國糧食的時事熱點,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有話說,又進行了升華,加強情感的共鳴。)
4、教師總結:如何維護國家利益:國家、相關部門、社會、公民(個人)意識、行動 (三)國家利益習題練
以社會熱點美國抵制華為事件為背景,鏈接中考問法,鞏固所學知識。 (四)國家利益我收獲
維護國家利益怎么做 國家:立法
相關部門:執法、監管 社會:宣傳 個人(公民)
(五)教師總結
學習了今天的課程以后,希望同學們能夠自覺維護國家利益,正如習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致辭中所說,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讓我們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五、學生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評價方式
評價內容
評價項目
評價等級
A
B C D 自評 對本節知識的興趣 濃厚 較濃厚 一般 弱 本節課獨立思考的習
慣
強
較強 中
弱
小組合作答題的情況 多 較多 一般 少 在知識、方法等方面獲
得收獲的程度 好
較好
一般
弱
自信心體驗到學習成
功的愉悅
高 較高 一般 低
同伴互評 本節課發言的次數 多 較多 一般 少 發言的質量 好 較好 一般 差 課堂練習的正確率
高 較高 一般 低 師評 上課聽講的專心程度
專注 較好 一般 有時分心 記筆記的情況
好
較好
一般
差
意識:至上、危機、防范、責任感、使命感、合法表達
行動:為重、放棄、作斗爭、自覺維護
參與教學活動的程度 強 較強 一般 弱 課堂發現問題的能力
強
較強
一般
弱
六、教學反思
1、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競賽加分評比,使得教學氛圍輕松活潑,輔助平板教學(IPAD),抽組、搶答、抽號、展臺展示等多種方式,讓更多的學生參與課堂,學生學習積極參與性較高。
2、“做中學”,以生為本,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自我教育,主動生成。
3、重視課本知識的復習鞏固,立足于中考,指導學生多角度辯證思考回答問題。
4、在設計活動的材料上,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加入大量時事熱點內容,如《紅海行動》、涼山救火英雄、過洋節、習近平端好自己飯碗裝好中國糧食,引導學生關注社會
5、本節課對學生的引導不是特別到位,法律相關知識涉及較少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