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微格微課
所屬欄目:模擬課、微型課及試講
視頻課題:全國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微格微課片段教學案例《細胞的分化》福建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全國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微格微課片段教學案例《細胞的分化》福建師大生物學科林莉
|
|||||
![]() |
|||||
姓 名 | 林莉 | 學 校 | 福建師范大學 | |||||||||||
指導教師 | 聯系電話 | |||||||||||||
片斷題目 | 細胞的分化 |
重點展示 技能類型 |
講授技能 | |||||||||||
學習目標 |
1.觀察分析細胞分化的概念模型,概述細胞分化的概念及實質。 2.觀察細胞分化的圖解,獲得分析、抽象、概括等邏輯思維方法的訓練。 3.在建構細胞分化概念的學習過程中,認同形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辯證觀點。 |
|||||||||||||
教學過程 | ||||||||||||||
時間 | 教師行為 | 預設學生行為 | 教學技能要素 | |||||||||||
導入 30s 概念教學3min 構建概念模型 4min |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展示受精卵發育到嬰兒的圖片,啟發學生進行積極思考。 ![]()
二、圖文并茂,建構概念
依次展示動、植物細胞分化的圖片,以思考題引導學生分析觀察,細胞分化的結果。 問題1:該過程發生在什么事件中?事件的主體是什么?(個體發育;受精卵) ![]()
不僅動物個體發育過程中,由一個受精卵增殖后代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發生了穩定性差異,植物作為多細胞生命體,其個體發育亦是如此,如:葉肉細胞、表皮細胞,它們形態各異,功能不同,相互配合完成光合作用、蒸騰作用等整體功能。 2.觀察分析造血干細胞的分化實例 (1)展示圖片 展示造血干細胞分化出具有不同形態結構和功能的血細胞圖片,以思考題引導學生分析觀察,細胞分化的結果。
問題2:該過程發生在什么事件中?事件的主體是什么?(個體發育;造血干細胞) (2)講授分析 人體內的血液是不斷在進行更新的。紅細胞的壽命一般只有120天左右,白細胞的壽命是5~7天。那么為什么健康人血液不會因此減少呢?原來,我們的骨髓中有一種細胞叫做造血干細胞,它能夠通過增殖、分化不斷地產生新的血細胞補充到血液當中。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都是來源于造血干細胞的分化。 問題3:這些細胞增殖后代為什么會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發生穩定性的差異呢? 3.分析概念模型,明確分化實質 我們知道,在一個個體中,所有細胞都具有完全相同的遺傳信息,那么使不同細胞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下細胞分化的概念模型。 (1)展示概念模型,演示操作
①教師分析說明、演示概念模型 A.不同種類的細胞都具有相同的全套基因。 B.在個體發育過程中,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發生的穩定性差異,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②學生參與建構概念模型 4.總結歸納,建構概念
|
學生觀察圖片,聯系已學過的舊知識進行思考,帶著問題繼續學習。 對本節課內容產生興趣,將注意力指向學習目標。 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并思考問題。 學生仔細觀察圖片中的3種細胞,認真傾聽老師的分析講解。 學生舉一反三,分析植物細胞分化的結果,進而歸納總結:在個體發育過程中,由受精卵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均會發生差異。 學生觀察圖片,認真傾聽老師講解過程中,進行積極思考,在與受精卵細胞分化過程對比中,總結概括:在個體發育過程中,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均發生了差異。 學生在觀看概念模型的演示過程中,認真傾聽老師對概念模型的分析說明。 學生踴躍參與建構細胞分化概念模型,明確導致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出現穩定性差異的根本原因---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閱讀課本P117-118頁,細胞分化的概念 |
構建講解的框架: 以“細胞分化概念的外延---細胞分化概念的內涵”為內在教學線索,遵循從現象到本質的概念教學原則,以建構細胞分化概念模型為手段,讓學生對細胞分化概念的認識,從感性上升為理性,實現概念教學。 建構概念模型: 細胞分化的概念復雜、抽象,通過建構概念模型,不僅有助于概念知識的簡單化,更有助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進而實現創新思維的培養。 促使學生參與: 鼓勵學生上臺演示細胞分化概念模型。 反饋和調整: 根據學生演示的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式,糾正可能存在的錯誤。 進行強調: 指導讀書,形成完整的細胞分化的概念。 |
|||||||||||
板書設計 |
第2節 細胞的分化
![]()
![]() |
|||||||||||||
設計思路說明 |
本內容是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第6章第2節《細胞的分化》中的第一部分內容,是本節的重點之一。該內容主要是講授細胞分化的概念和實質,通過對細胞分化概念的逐步探索,發現細胞分化的實質。加強學生對信息整合、分析的能力,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的濃厚興趣。 高一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觀察分析能力,抽象思維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但學生尚未儲備關于細胞中基因的分布和表達的基礎知識,無法形成對細胞分化實質的深入理解。根據教材內容、學生特點以及自身的教學風格,我主要采用啟發式、談話式以及概念模型有機結合的教學方法,設疑解難、步步深入,啟發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進行積極思考,促進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我國課程標準重視模型的教育意義,對于生物教學中一些抽象、復雜的內容,經常通過構建概念模型的方式幫助理解。根據概念教學的理念,我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創設情景,導入新課——細胞的分化。通過展示相關圖片,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考。第二部分:圖文并茂,建構概念。通過動物細胞和造血干細胞的分化實例,展現細胞分化的現象及概念外延,通過建構細胞分化概念模型,發現細胞分化概念本質,幫助學生加強理解細胞分化的概念。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