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生態系統的結構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一節《生態系統的結構》天津市第100中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一節《生態系統的結構》天津市第一百中學
第1節 生態系統的結構
知識目標:
1.舉例說明什么是生態系統。 2.討論某一生態系統的結構。 3.嘗試建構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型。 能力目標
通過指導學生歸納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分析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理解生態系統各組分的相互關系及食物網,滲透普遍聯系的辨證觀點的教育;
2.通過識記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滲透“人是生態系統中一員”的觀點,從而對學生進行生態觀點的教育。
教學重點:討論某一生態系統的結構。 教學難點:說明生態系統是一個整體。
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探究學習、合作討論學習。
教學用具:多媒體,視頻,計時器,教具(多肉盆栽,生態缸)。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的組織和引導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2min 一、生態系統的概念 1.復習種群和群落的概念。 舉例辨析:什么是群落? a.校園里所有的植物構成一個群落。 b.草地生所有的生物構成一個群落。 2.以生態瓶為例,思考除了生物群落還包括哪些成分? 引出生態系統概念。
1.復習種群和群落; 2.回答生態系統的內涵。 生物群落+無機環境=生態系統 通過復習來加深生態系統的概念。
這些內容之前都有涉及。 過度:由群落的范圍可大可小,過度到生態系統的范圍和類型。 二、生態系統類型3min 活動一 1. 組織學生一起觀看教師和學生共同制作的視頻剪輯-地球上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圖片均來自國外一個免費下載高清圖片的網站,網址:http://wallpaperswide.com/ ;視頻剪輯軟件:愛剪輯)
2. 在觀看過程中,講解一定
區域的無機環境決定了哪些生物類群能夠在這一區域定居和繁衍。總結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密不可分。
學生觀看視頻,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1. 理解生態系統的類型和范圍的含
義; 2. 培養學生的生態學觀念。
設疑過度:
1. 由小的生態球(圖片)可以存活很久,引導學生探究其原因。 2. 展示自己養殖的多肉盆栽(圖片),它們適時澆水、管理就可以存活。
3. 這些人工小型生態系統和大自然中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有何共同的結構和特點呢。
進而進入分析生態系統的環節。 三、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20min 以自己制作的生態缸為例。 活動二 1.指導學生閱讀課本89-90頁的內容2min,然后按照學案上的表格來回答問題。 表格包含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作用、同化類型和地位。 2.教師引導學生補充,尤其是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中的特殊例子。 a.生產者都是植物? 藍藻、硝化細菌、硫細菌 植物都是生產者? 菟絲子、捕蟲草
b.消費者都是動物嗎? 寄生生物
c.分解者都是微生物嗎? 蚯蚓、 蜣螂、禿鷲 總結:
植物≠生產者 動物≠消費者 微生物≠分解者 自養生物=生產者 寄生生物=消費者 腐生生物=分解者
1. 學生閱讀課本并討論問題。 2. 學生思考特殊例子,并在老師
的引導下擴充自己的知識面認識多種多樣的例子。 突破分析生態系統這個重點。 反例提升: 如果缺失了某一成分會如何? 1. 分析多肉盆栽缺乏成分; 2. 分析自來水養魚的缸缺乏成分;(買魚的時候,賣家一般會把魚給你裝在一袋子河水中,而不是純凈水里,河水中有什么?還會建議你之后的養殖過程中經常換水,如果不換水是不是魚缸里就堆積了魚的糞便。)
3. 分析需要定期喂魚的魚
缸缺乏的成分.
學生容易答出分別缺乏消費者、分解者和生產者。 總結:最重要的成分是生產者和分解者。 進而引導學生
加深生態系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四、模型構建5min 活動三 引導學生來思考各個組成成分之間的關系。提示學生可以從光合和呼吸角度考慮。
學生在學案上進行分析和判斷。 突破難點:生態系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五、食物鏈和食物網10min 活動四 1.指導學生觀看視頻“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并寫食物鏈。 根據學生寫的情況總結補
充:食物鏈起點生產者,食物鏈上無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2.為了了解生態系統的營養狀態,美國耶魯大學生態學家R.L.林德曼提出了營養級的概念。提示消費者級別與營養級一定是不同的。
3.食物網,以人的食物為例。提問學生今天吃的食物中都有什么。人是雜食動物,通過人吃蔬菜、羊肉和魚此食物網中有多少條食物鏈,以及人所處的營養級。
4.練習題,如何數食物鏈,以及營養級。
1.學生在學案和黑板上寫食物鏈。第一輪寫錯找第二輪學生來修改。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寫食物鏈注意事項。 2.學生活躍回答所吃食物,激發學生興趣。
3.數食物鏈是數目,以及營養級在不同食物鏈中的變化。
1. 突出食物鏈本質是捕食鏈。
2. 通過學生每天吃的食物來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有助于食物鏈和食物網的學習。 鞏固應用5min 分析自建生態缸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自己的生態缸來思考以下問題: 1. 本組生態缸的組成成分;
2. 生態缸中存在的食物鏈; 3. 龜數量增加,植物數量__ 4. 植物感染蚜蟲對生態系
統的影響。
學生討論并依據自己組的生態缸來分析問題。
邊復習知識邊應用,達到學以致用。
六、小題大練 總結和布置作業
1.簡單題練習 2.高考鏈接
必修三 第五章 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
5.1 生態系統的結構
溫故而知新
1. 判斷對錯
a. 校園中所有的植物構成一個群落。 ()
b. 草地上所有的生物構成一個群落。 ()
一、生態系統的概念
1.生態系統是指 與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
二、生態系統的范圍
三、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結構
【活動1】閱讀教材89-90頁,歸納生態系統的成分及其作用。
1. 組成成分
生態系統組成成分 |
組成 |
作用 |
同化類型 |
地位 |
|
陽光、水、土壤、無機鹽 |
提供物質和能量 |
 |
物質基礎 |
消費者 |
|
加快生態系統物質循環 |
|
重要成分 |
生產者 |
|
為消費者提供食物、棲息場所 |
|
基石 |
|
腐生的細菌和真菌 |
將生物遺體、殘骸分解為無機物 |
異養 |
必需 |
2. 辨析和填空
1) 生產者都是植物嗎? ( )生產者
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消費者都是動物嗎?( )消費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分解者都是微生物嗎? ( )分解者
______、_______、______等。
4)
蘑菇、靈芝是分解者嗎? ( )
【活動2】嘗試建構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型
呼吸作用___
光合作用___
捕食作用___
分解作用___
|
|
提示:A、B、C、D屬于生態系統的四種組成;①②③④可能是呼吸、光合、捕食或分解作用。





四、食物鏈和食物網
【活動3】
請嘗試寫出“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完整的捕食食物鏈
注意:每條食物鏈的起點總是________;無________和________
【練一練】
1. 下列表示正確的一條食物鏈是 ( )
A.陽光→植物→兔→狼
B.草→牛→人→細菌
C.植物←昆蟲←食蟲鳥←鷹
D.草→兔→狼
3.營養級:每條食物鏈同一環節上______生物的總和。
【連一連】

4.食物網:
【活動4】人類是雜食動物,圖中共有__條食物鏈;人所處的營養級是________________。
【練一練】食物網中有__條食物鏈;貓頭鷹所處的營養級________;蛇和貓頭鷹的關系____________。
5.生態系統中食物鏈和食物網越復雜,抵抗外來干擾的能力越___。
6.食物鏈和食物網是生態系統的______,生態系統的_______和______就是順著這種渠道流動的。
【鞏固練習】
1.(2015·課標卷Ⅱ,4A)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的敘述是否正確,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2.(2016海南卷,21)在某一生態系統的下列組分中,能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的是 ( )
A.田螺 B.小球藻 C.大腸桿菌 D.草魚
3.(2017湖北模擬)中華靈芝,又名紫芝,是一種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的珍貴真菌。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紫芝是異養型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屬于分解者
B.紫芝能分解動植物殘體,處于食物鏈的頂端
【鏈接高考】
(2014·天津卷,3B)圖a、b分別為農村和城市生態系統的生物量(生命物質總量)金字塔示意圖。則
兩個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均由3個營養級組成 。( )


(2015·天津卷,1)右圖表示生態系統、群落、種群和個體的從屬關系。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B.乙數量達到環境容納量后不再發生波動
C.丙是由生產者和消費者構成的
D.丁多樣性的形成受無機環境影響
(2016天津卷,3D)在絲瓜地生態系統中,絲瓜、昆蟲甲、昆蟲乙存在捕食關系。下圖為某年度調查甲、乙兩種昆蟲種群數量變化的結果。則
乙數量的增加會減少甲種群對絲瓜的攝食量(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生態系統的結構”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一節《生態系統的結構》天津市第100中學”,所屬分類為“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一節《生態系統的結構》天津市第100中學”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