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憎恨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憎恨》天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憎恨》天津市南開中學
人教版《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五單元《憎恨》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把握詩人情感。 2分析意象特征,鑒賞詩歌語言。
3領會學習詩歌中所蘊含的“愛國精神”與“責任意識”。
教學重點:
分析意象特征,鑒賞詩歌語言 教學難點:
領會學習詩歌中所蘊含的“愛國精神”與“責任意識”。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來學一首現代新詩《憎恨》。古人云“在心為志,發言為聲,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優秀的詩歌總是源于詩人內心最真摯的情感。我們從詩歌中讀到喜讀到樂也讀到悲讀到傷,當然也不免讀到恨。白居易的《長恨歌》寫到“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恨是怨恨是悔恨也是憾恨。白居易還有詩句“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這恨是相思之恨,卻也有相思的甜蜜。“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老杜的“恨”因為家國情懷而顯得異常厚重,令天地動容。下面我們就共同走入詩人綠原的內心世界,來了解一下詩人為何而恨又如何來表達這恨的。 二、誦讀全詩,整體感知,思考作者憎恨的是什么?為什么? 1、請幾位學生誦讀,老師點評
2、請學生回答作者憎恨的是什么?為什么?老師總結。
作者用專門虐待青色谷粒的蝗蟲,敲碎詩人的豎琴的人,把五線譜揉成草發的人來喻指侵略者、破壞者,憎恨他們是因為他們毀壞了生命,毀壞了美好,毀壞了詩意。(顯示幻燈片)
3、幻燈片顯示關于1941年重慶大隧道慘案的兩張圖片,簡單介紹,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體會作者的憎恨之情。
三、細讀全詩,思考作者如何來表達這種憎恨的? 請學生回答,老師總結。
1、通過意象的對比,把抒情與形象描繪、與審美相結合,表達詩人的憎恨 2、副詞的肯定否定形式的交叉使用加強語勢。 3、長短句交織,表現詩人憤恨又冷峻的姿態。 (顯示幻燈片相關內容)
四、如何理解最后一句“不是要寫詩,要寫一部革命史啊”。 請學生回答,老師總結。
最后一句,體現出年輕詩人的責任意識、家國情懷、無畏精神以及理性思考。詩人應該承擔記錄時代推動時代進步的責任,只有“革命”才能重尋“詩意”。詩人以筆為戈,以紙為戎,不負青春不負國的精神令人敬佩予人深思。
(幻燈片展示詩人的一些其他詩句以及電影《無問西東》的幾張劇照,讓學生有更深的體會) 五、總結。
國之不存,民將焉附。只有國家富強,人民才能生活的詩意。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只有每個人都肩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中華民族才能實現真正的復興。
板書設計
憎恨 綠原
沒有詩——不能寫詩——寫革命史
憤懣 憎恨 激昂
以筆為戈以紙為戎,不負青春不負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