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素芭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外國小說欣賞第四單元《素芭》武漢市第一中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外國小說欣賞第四單元《素芭》武漢市第一中學
《素芭》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梳理情節,概括主要內容。
2、品讀語句,掌握寫法,準確理解素芭的形象特點。 3、深入研討本文的藝術價值和思想意義。 4、能有感情地朗讀精彩片段。
5、合理引用網絡資源,激發學生深入思考。
教學重點:
1、品讀語句,掌握寫法,準確理解素芭的形象特點。 2、深入研討本文的藝術價值和思想意義。
教學方法:
合作學習法、討論點撥法、朗讀法、引入網絡資源法
教學過程: 1、導言
提到印度著名作家泰戈爾,大家一定會想到他那些膾炙人口的詩句,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吧。(朗讀導學案上泰戈爾的詩句)1913年,泰戈爾以詩集《吉檀迦利》榮獲諾貝爾文學獎。這位偉大的作家不僅詩歌寫得好,小說也別有風味。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泰戈爾的短篇小說《素芭》。
2、梳理情節,概括主要內容。
請簡智康、穆藝天同學,帶領大家,完成梳理情節的學習版塊。 預設:
對照網絡資源上對情節概括的內容,簡智康、穆藝天同學介紹自己在情節概括上存在的疑問處或自我感覺不錯的地方,與同學、老師交換看法。 網絡查找的情節概括內容:
(1)素芭的身世 --------不幸的缺陷,美麗的雙眸 (2)素芭的生活 --------優美的村莊,孤寂的素芭 (3)素芭的朋友 --------特殊的朋友,深厚的友情 (4)素芭的同伴 --------唯一的玩伴,奇異的夢想 (5)素芭的婚事 --------殘酷的現實,孤獨的哭訴 (6)素芭的悲劇 --------悲傷的眼淚,凄苦的結局
同學反思自己答案存在的不足。比如,第6章節,同學概括為“父母的干涉,哭泣的眼淚”,反思涉及到對文本主要內容的理解,概括用語的準確性問題。老師進行如何進行小說情節概括的方法小結。 3、品讀語句,掌握寫法,理解素芭的人物形象特點
請鄒佳君、袁哲同學作該版塊的學習引導。
通過整理導學案,發現主要有這樣集中評價;美麗的素芭、善良的素芭、自尊自覺的素芭、悲慘不幸的素芭。
請同學代表,介紹品讀的語句,簡析一下寫法和這樣評價人物的原因。 預設:
美麗的素芭:
語句:第一章,對素芭嘴唇和眼睛的描寫。運用了比喻、夸張、排比、對比等寫法,寫出素芭美在敏感多情、豐富多變。結合最后一章,母親的精心打扮,讓素芭顯得花枝招展,但是自然美喪失殆盡,可以想象素芭還美在自然樸實。
善良的素芭:
語句:第三章中,素芭和牛、羊、貓等動物相處時的動作描寫,寫出了素芭對動物們的愛憐和友善,動物們很通人性,給予了素芭無聲的同情和安慰,讀來令人感動。
自尊自覺的素芭:
語句:第五章中,素芭在月夜中的心理描寫,“她似乎感到,月圓時節的大自然,像她一樣孤寂地坐在熟睡的大地上,覺醒著。她也仿佛全身充盈著青春的歡樂、激情和憂傷情愫,抵達那無限孤寂的邊緣,甚至超越了那孤寂的邊緣,漠然無言地、喪失感覺地、紋絲不動地端坐著,她的嘴里沒有吐出一個詞。
自尊的素芭,表現在那個奇異美妙的夢里。運用古典浪漫的寫法,在水晶宮、金床、水神公主的描寫中,表達素芭內心的渴望,得到尊重,得到真正的接納和欣賞。
悲慘不幸的素芭:
語句:孤寂這個詞語,出現了5次,無聲無言、沉默這一類的詞語,多達12處,這就是素芭的日常生活。而且是,永恒的孤寂,無限的沉默。
眾人的非議,母親的厭惡,同伴的漠然,都讓素芭心痛不已,但是她什么也不能說,也沒有人去傾聽和真正地了解她。
遠嫁他鄉,是素芭不幸命運的加深加重。結尾,“這次,她的丈夫用自己的雙眼和雙耳,非常仔細地察聽,相了親,娶了一位會說話的姑娘。”意味著素芭遭到婆家的嫌棄,永遠不會有人去傾聽她心靈的聲音。
主持同學小結:
素芭的形象特點:美麗善良、自尊自覺,又孤寂無助、悲慘不幸的啞女形象。 寫法總結:正面描寫(外貌、動作、心理描寫),側面描寫(環境的烘托、動物們行為表現的襯托),反面襯托(眾人、婆家人對素芭的態度等)
這一過程中,針對發言同學的觀點,請同學發表自己的意見,深入探討對人物形象的理解。
老師補充強調:
素芭這個人物的塑造,是運用貼著人物的寫法寫的,即主人公特有的、專屬的語
言、動作、心理、外貌等,讓人物生動、鮮活。
素芭是圓形人物(豐富、多樣的個性),其它眾人(村民、母親)是扁平人物,個性單一、強烈。
4、探討作品的藝術價值和思想意義。 說話練習:
如果能穿越時空,與泰戈爾對話,選擇以下某個說法,說一段話。 “您和您的作品《素芭》讓我學會了( )” “您和您的作品《素芭》讓我思考( )” 請況詩雅和鄖鈺彬同學,引導大家討論這個話題。
同學們可以就各自觀點,自由發言,讓想法都顯露出來;請思想性、藝術性方面的代表同學,介紹自己的所寫,進一步激發思考。
同學發言,涉及對不幸人物的同情、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對平等意識的呼喚、對婚姻制度的思考等。
老師的發言:
關于印度女性不幸命運的思考。引入對印度女性生存狀態的報道資源。 體現了作者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對不幸女性的深切同情。
關于自然的思考。經歷了認識的四個階段:作為喻體的自然,生動,突出人物的特點;天人合一,突出素芭與自然一樣豐富、沉寂、覺醒,兩者力量都得到豐富和深化;超越自然階段,素芭的痛苦和孤寂、覺醒和無奈,表現得更復雜,更深沉;缺失自然,人的枯萎和不幸,主要在最后結尾的情節里。
關于經典作品的思考。
引入網絡資源,如影評、作家史鐵生和美學家朱光潛先生的觀點等。 文學性,體現文學的感染力,體現在葉錦容先生的話語中:作品里有著尖銳的痛,又包裹著溫暖,非常有力量。
哲學性,體現在對人性、對社會的深入思考,體現在史鐵生的語句上:寫殘疾,是寫不出真正的好作品的,一定要著眼于人的局限,這個層面就有了更深的意義。 審美性:圓潤美滿是和諧的美;殘缺的溝壑也有悲哀的美和力量。
5、自選描寫的精彩片段,有感情地朗讀。
通過自讀、齊讀、品讀、指導讀、示范讀等方式,加深對人物感情的感受和理解,沉浸在美文的意境中。
6、總結:與經典同行,與美好為伴!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