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發展生產,滿足消費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一框《發展生產 滿足消費》重慶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一框《發展生產 滿足消費》重慶
政治必修1《經濟生活》第四課第一框
《發展生產滿足消費》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識記生產與消費的關系、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理解我國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原因及措施;并能運用生產與消費的關系,解釋現實經濟生活中的相關經濟現象。
(2)能力目標:通過對經濟現象的分析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大力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性,激勵其成為一名促進生產力大力發展的合格勞動者、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秀接班人。
[教學重點]
生產與消費的關系
[教學難點]
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原因及措施 [教學方法]
情景探究法、直觀演示法、討論法、講授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展示一部實物手機,激發學生興趣。
師:同學們,日常生活中你們都知道哪些手機品牌? 生:蘋果、三星、小米„„
結合學生回答,PPT展示華為手機LOGO。 師:同學們,認識屏幕上的LOGO嗎?
生:華為„„
師:你們接觸最多的華為產品是什么? 生:華為手機
師:手機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大家想一想,毛主席,周總理有沒有使用過手機?
生:沒有„„ 師:為什么沒有?
生:那個時候手機還沒有生產出來?
師:不錯,人們的消費,從根本上講不是由人們的主觀愿望決定,而是由客觀的物質生產狀況決定,因此,無論是毛主席還是周總理在當時的物質生產條件下,也不能使用手機,所以生產決定消費。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華為的腳步”進入今天的新課學習——發展生產,滿足消費。首先進入探索一:以“華為”看生產。
新課講授:
探索一:以“華為”看生產 一、生產決定消費 1、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 PPT展示慈禧照片。 師:同學們,這是誰? 生:慈禧„„
師:慈禧是晚清皇權的實際掌控者,直到1908年才駕鶴西去,享年74歲,作為一位高齡統治者,位高權重,那么她是否使用過華為手機呢?
生:沒有,因為„„
根據學生回答講解人們消費的對象,首先必須生產出來,否則就談不上消費,即使是皇帝也享受不了手機的樂趣,所以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
2、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 PPT展示中國行政區劃圖。
師:大家知不知道華為總部在哪里?
生:不知道/知道(深圳)„„ 師:我們現在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生:重慶„„
師:重慶到深圳的直線距離是1084公里,假設一下你們在古代和現代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
生:在古代會坐馬車,在現代會坐飛機„„ 師:馬車和飛機誰會更快到達? 生:飛機„„
根據學生回答講解生產力發展,交通工具更完善,出行時間大大縮短,所以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
3、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
師:同學們,如果現在就讓你們買飛機票去深圳,你們會如何購票? 生:網上購票„„
師:七八十年代的人們會怎么購票? 生:去機場、代購點„„ 師:為什么?
生:因為七八十年代網絡不發達,沒有辦法網上購票„„
根據學生回答講解互聯網的發展影響了人們的消費方式,人們消費不再僅限于市集的面對面交易,更傾向于方便快捷的網絡消費,所以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
4、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展示兩部實物手機,一部為老年機,一部為華為智能手機。 師:同學們,兩部手機的功能一樣嗎?
生:不一樣,老年機只能打電話發短信,智能機還可以上網、看電影、打游戲„„
師:如果你要買手機,哪一部更吸引你? 生:智能手機„„
根據學生回答講解從老年機發展到現今的智能手機,手機功能愈發完善,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也大大提高,因此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歸納小結:從一定意義上說,人類歷史就是生產發展的歷史,物質資料的生
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探索二:以“華為”看消費 二、消費對生產有反作用
問題轉接:生產決定消費,那么消費是否對生產有反作用呢?接下來,請同學們結合PPT材料,閱讀課本第29頁第7自然段,分組討論,自主研究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
PPT展示圖示材料:華為智能手機熱銷效應。 材料1:舊款手機減產,智能手機擴產; 材料2:手機套行業發展; 材料3:智能手機研發人員增加。
學生分組討論問題并派代表發言,教師結合學生回答講解相關知識點。 歸納小結: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主要變現在四個方面:
1、華為智能手機熱銷后,舊款手機減產,智能手機擴產,說明消費形成的新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有導向作用;
2、隨著智能手機熱銷,手機套行業發展壯大,說明一個新的消費熱點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
3、智能手機研發人員增加,說明消費為生產創造勞動力,提高其質量和積極性;
4、不管是生產的調整、相關產業的發展,還是勞動力質量的提高,最終都使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
三、社會再生產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已經了解到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那么社會生產過程是否就僅是生產到消費就結束了?
學生:不是,消費完了還要再生產„„
師:任何社會都需要生產過程的不斷重復和更新,這就是再生產。社會再生產過程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相互聯系的環節,其中生產起決定作用、分配和交換是橋梁和紐帶、消費則是生產的最終目的和動力。
探索三:以“華為”看發展 四、大力發展生產力
1、發展生產力的原因
PPT展示兩張圖片:1張是華為總部廣東深圳,1張是華為代工廠貴陽貴安新區。
師:請同學們觀察兩個地方,思考為什么不同地區城市面貌不同?地區發展有無差距?
生:有,深圳更繁華„„
師:不同地區生產力發展狀況不同、經濟發展程度不同,故而城市設施差距大,而要縮小差距,就需要我們大力發展生產力,生產力就是勞動者運用勞動資料作用于勞動對象,改造自然并創造社會財富的能力。首先讓我們來了解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原因。
(1)現實原因:
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國正處于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2)理論原因:生產決定消費,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2、如何發展生產力 PPT展示“生產力的要素”。
師:生產力包括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三要素,且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請同學們結合“生產力要素”的知識,閱讀課本第30頁兩則方框材料分組討論如何大力發展生產力。
生:„„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講解該部分知識: (1)人才強國,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 (2)科教興國,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 (3)全面深化改革
(4)堅持發展是硬道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五、課堂小結、情感升華
PPT設置情景問題:如果你成為一名“華為” 員工,作為一名勞動者,請結合“如何發展生產力”的知識,想一想,你該怎么做才能促進個人與企業的發展?
生:作為華為員工,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勞動素質和技能,其次„„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結合華為的發展歷程做出總結:鼓勵學生健全素質,全面發展;不懼困惑,不畏艱險。做一名合格的促進生產力大發展的勞動者!做一名優秀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接班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