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在文化生活中選擇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人教版必修二文化生活第四單元第八課第二框《在文化生活中選擇》甘肅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人教版必修二文化生活第四單元第八課第二框《在文化生活中選擇》甘肅省優課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辨識各種文化現象,能夠正確區分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和先進文化,倡導先進文化 ,明確經典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區別和聯系。
能力目標:通過舉例、比較,提高文化鑒別的能力,并在學習中提高邏輯性思考的能力,提倡多維思考,總覽全局。
情感態度和價值目標:能夠自覺接受優秀、有益文化熏陶的意識,不斷追求真、善、美的事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做出正確的文化選擇。
2學情分析
本課內容在全國卷的考查中出現的頻率較低,關于“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和“在文化生活中選擇”是從正反兩個方面透視當代文化生活。因此在復習中將這兩個板塊的內容糅合到一塊,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了解本課內容,而且,這部分內容比較貼近生活,學生通過互聯網對當代文化生活的喜與憂本身就有較好的判斷,因此,將這部分內容的素材交給學生去搜集,可以更有效的學習。提出兩個比較常見的問題,側重學生分析問題的邏輯性思維的培養,以有效應對非選擇題的解答。最后結合地方卷中的高考題,明確考查的角度,提升做選擇題的能力。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怎樣進行文化選擇 (側重學生思維培養)
教學難點:為什么要進行文化選擇
4教學過程
4.1文化生活的選擇
4.1.1教學活動
活動1【練習】模塊一:考點綜覽及回顧
明確考點在《文化生活》中的位置(填空題)。
(一)共性:
1.靜態:文化的作用: (1)總說 :文化的含義、特點、作用。(2)分說:文化對社會的作用和文化對人的作用。涉及考點:考點1-考點3。
2.動態:文化傳承和創新:(1)橫向——傳播;(2)縱向——繼承發展;(3)雙向——創新。涉及考點:考點4-考點6。
(二)個性:
1.過去和現在: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涉及考點:考點7-考點8。
2.現在和將來:文化生活的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思想道德建設。涉及考點:考點9-考點11。
活動2【活動】模塊二:知識探究及梳理
提出問題:文化生活的選擇——為什么要選擇?——怎樣選擇?
互動環節:我來說說看。
學生準備資料,分享互聯網帶來的文化生活的喜與憂。
教師補充說明:
(1)文化生活的“喜”不僅表現在互聯網帶來的有益的變化,還表現在文化產品和文化消費的內容、形式上。
(2)文化生活的“憂”也不僅表現為落后、腐朽文化的存在及通過互聯網的傳播產生破壞性的影響,還有市場自發性和傳媒商業性帶來的問題。
活動3【講授】模塊二:知識探究及梳理
(二)知識梳理:
1.為什么要進行文化選擇?——根據學生搜集材的料總結分析
(1)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發展(優勢):
①從靜態看:
A.從文化生產看,生產設備強大,文化載體多樣,傳播工具快捷,文化生產和流通規模化、產業化、批量化的特點。
B.從文化消費看:人們面臨多種選擇。
②從動態看:可喜的變化:
A.充實精神生活
B.傳播科學文化知識
C.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D.引導消費觀念,推動生產發展。(注重學生思維引導:四句話分成不同角度來總結)
(2)市場經濟的缺陷和大眾傳媒的商業性(劣勢)
①從文化生產看,文化產品品味低下,內容荒誕庸俗,媒體熱衷于捕風捉影。只顧經濟效益,忽視社會效益。
②從文化消費看,落后、腐朽文化仍有市場。
2.做出怎樣的選擇?——提醒思考的角度
(1)從國家看
①發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②奏響主旋律,加強文化建設,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
③結合現實……
(2)從個人看
①自覺抵制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蝕,提高文化鑒別的眼力。
②提高個人素質,自覺主動的接受優秀文化。
活動4【作業】易混易錯分析
思維拓展:易混易錯分析——經典文化和流行文化
學生理解區分,教師引導總結。
活動5【練習】模塊三:高考對接及總結
1.2012年江蘇高考
穿越劇以“穿越”的手法演繹歷史,滿足了不少人的欣賞需求,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以“穿越”的方式解讀歷史也引來了更多的反思,甚至受到批評。這就要求影視作品的創新要能夠( D )
A.滿足大眾的娛樂化需求 B.提高人們辨別異質文化的能力
C.保障人們基本文化權益 D.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2.2013年重慶高考
近年來,央視相繼推出“最美教師”“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節目,強調社會教育和價值塑造,挖掘社會真善美,弘揚善良、勇敢、仁愛、樂觀、奉獻等精神,獲得社會好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①“最美”系列節目受到公眾好評,體現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
②主流媒體宣傳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助于削弱大眾文化影響力
③主流媒體傳遞正能量,對良莠不齊的文化市場起正確引導作用
④主流媒體能夠滿足人民大眾真正的文化需求,決定文化發展方向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3年山東高考
如今,互聯網已成為未成年人認知和參與社會的新途徑。調查顯示,我國未成年人中,91.4%使用互聯網,72.5%上網時遭遇過不良信息,64.9%會模仿網絡語言和行為。因此,文化建設應當( A )
①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凈化網絡社會文化環境
②深入開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養
③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全方位提升文化競爭力
④積極推廣信息技術,促進傳媒的商業化發展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4年江蘇高考
某地首創一種實名制、免費發放的文化惠民卡,市民持卡可以看電影、看演出、買書,只要在簽約商戶進行文化消費,就可以享受折扣、積分、獎勵等多項優惠。文化惠民卡的發放能夠(B)
①降低文化消費的成本 ②全面提高勞動者的素質
③提高文化產品的質量 ④調動人民文化消費的意愿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5年江蘇高考
2014年“十一”黃金周,全國的電影票房達到驚人的10.7億元。同時,電影品質進一步提升,主流價值觀得到廣泛傳播。材料表明( D )
A.文化市場越繁榮越要加強管理
B.市場化才能提高電影產品質量
C.經典文化才是人民大眾真正需要的文化
D.電影產業發展注重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