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點亮小燈泡
所屬欄目:小學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2課《點亮小燈泡》重慶市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知道只有電流流過燈絲時小燈泡才會發光。
2.初步認識電路的意義,即利用電來點亮一只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
3.認識到一個完整的電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種方法建立起來。
4.認識短路對電路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1.會連接簡單電路。
2.能夠觀察、描述和記錄點亮小燈泡的實驗現象。
3.能夠根據實驗現象初步對電流的流向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驗對周圍事物進行有目的、細致地觀察的樂趣和合作成功的喜悅。
2.意識到科學觀察與實驗需要敢于根據現象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
3.增強學生進一步探究電的興趣和安全用電的意識。
2教材分析
《點亮小燈泡》是教育科學出版社《科學》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它是繼學生學習《電和我們的生活》后真正開始探究電現象的一課,與后面的《讓更多的小燈泡亮起來》、《電路出故障了》、《導體與絕緣體》、《我來做個小開關》、《里面是怎么連接的》、《我們選擇了什么》共同組成電單元。
本課教學內容分2 個部分。第一部分:讓小燈泡發光。第二部分:圖中的哪個燈泡會發亮?哪個燈泡不會亮?其中第一部分是教學的重點。而從教學目標和內容來分析,本課很注重讓學生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探究的過程,從觀察小燈泡構造入手,再嘗試點亮我的小燈泡,允許有成功也有失敗,在觀察發光燈泡的連接裝置圖的基礎上再作嘗試,讓學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并思考猜測電是怎樣流過小燈泡的,作出最科學的對電流的解釋,再通過判斷哪個燈泡會亮,哪個燈泡不會亮,區分短路和斷路,尋求多種方法點亮我的小燈泡,對電路形成一個初步的認識。這就使得科學課的味道更濃了一些,不僅讓學生知道“因”,又讓學生去探求“果”。
3學情分析
本課的學習對象是四年級學生,具有觀察事物和發現并找出原因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基本操作軟件的能力,并進行演示和交流的能力。
4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在觀察了解小燈泡結構的基礎上,能正確連接電路。
教學難點:
初步認識電路的意義,理解電路中電流的流動路線,正確連接小燈泡。
5材料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演示軟件;學生實驗準備:1只大燈泡和小燈泡、1節1.5伏干電池、1根導線、實驗記錄單。
6教學過程
6.1第一學時
6.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重慶夜景,是什么使我們城市的夜色變得如此美麗?
2.同學們知道怎樣才能點亮那些漂亮的燈泡嗎?引出課題。
活動2【活動】觀察材料,認識構造
(一)觀察小燈泡
1.學生觀察并匯報觀察結果。
2.教師結合小燈泡的結構圖幫助學生認識小燈泡的各部分名稱。
3.如果有電流進入小燈泡,它會怎么走呢,在圖上指出電流走向。
(二)觀察電池
1.引導學生觀察電池。
2.師生共同了解電池的結構(課件演示電池結構)。
(三)引出導線
出示導線,并對導線作簡要介紹。
活動3【活動】合作嘗試,點亮燈泡
1.小組合作點亮小燈泡
2.利用實物投影(實物演示)展示發光燈泡的連接裝置圖,并說說電在電路里是怎樣流動的。
活動4【講授】交流總結
1.電從電池的正極流出,通過導線從小燈泡的一個連接點進入,再經過燈絲從另一個連接點流出,順著導線又流回到電池的負極,這樣就形成一條回路。
2.老師這里有幾種連接方法,猜一猜哪些會亮?哪些不亮?
3.學生做出判斷,教師予以簡評。
活動5【活動】拓展延伸
1.短路的危險。
2.總結。
板書設計:
點亮小燈泡
小燈泡——導線——電池
兩點 連 兩極
中間不斷開
回路
錯誤連接方法:短路、斷路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