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嘎達梅林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五年級上冊第2課《嘎達梅林》遼寧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音樂人音版五年級上冊第2課《嘎達梅林》遼寧省優課
《嘎達梅林》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五年級上冊《嘎達梅林》(人音版) 課 型:欣賞課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蒙古族民歌和馬頭琴五重奏《嘎達梅林》豪放流暢的曲調,激發學生對民族英雄的敬仰和懷念之情。
2、過程與方法:通過聆聽和音樂實踐活動,理解音樂要素在音樂中的作用,啟發學生在積極體驗的狀態下充分展開想像,感受兩種不同表現形式《嘎達梅林》的不同特點。
3、知識與技能:認識馬頭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渾厚的音色和獨特的草原氣息;聽辨男中音音色,并能哼唱《嘎達梅林》的主題旋律。
教學重點:能夠感受、體驗樂曲中的音樂要素在表現音樂情緒,刻畫音樂形象方面的作用。 教學難點:理解音樂的內容及意境,培養學生對樂曲的感受與鑒賞能力。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教師隨音樂《嘎達梅林》表演蒙古族舞蹈。
師:聆聽如此迷人的樂曲,我非常想表演一段舞蹈,不知道大家歡不歡迎? *伴隨背景音樂《嘎達梅林》大屏播放蒙古草原視頻,教師舞蹈表演。 師:有沒有同學知道剛才這段舞蹈是哪個民族的? 生回答:蒙古族
2、聆聽《嘎達梅林》主題音樂談感受(音樂繼續播放)
師:每當聽到蒙古族的音樂,我都會想跳一段蒙古族舞蹈。但今天這段音樂的風格卻截然不同,哪位同學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聽到這段音樂的感受?
生:樂曲中透露著一些悲傷、難過…… 3.介紹《嘎達梅林》背景資料(教師講解)
師:為什么我們仿佛置身于遼闊的草原,卻沒有絲毫的心情舒暢,反而陣陣悲傷涌上心頭呢?因為這段樂曲,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悲壯的英雄故事。
*(隨馬頭琴曲《嘎達梅林》結合視頻教師講述背景故事) 二、了解馬頭琴及其音色
1、師:能讓人感到凄涼、悲傷除了這個悲壯感人的故事,主奏樂器馬頭琴更是把情緒渲
染的沁人心扉。
2、播放馬頭琴演奏主題音樂的視頻,聆聽音樂,加深對主題音樂的印象。 3、講述馬頭琴來歷的故事,結合PPT圖片了解 “馬頭琴”結構。 3、再次聆聽馬頭琴演奏的《嘎達梅林》主題音樂,隨琴哼唱。 師: 三、探究活動
(一)聆聽馬頭琴五重奏《嘎達梅林》
1、第1次欣賞全曲——探究主題旋律出現了幾次,旋律進行的特點。
師:也許是浸染了馬的靈性,有人曾說對于大草原的描述,一首馬頭琴曲遠比畫家的色彩和詩人的語言更加傳神,音樂家們把蒙古族民歌《嘎達梅林》改編成器樂曲,讓我們一起走進由馬頭琴演奏的《嘎達梅林》,聽聽我們剛才這段旋律在樂曲中出現了幾次,每次出現時請大家伸出手隨老師一起畫旋律線。
2、聆聽全曲——探討主題音樂再現幾次? 師:同學們聽到有重復的音樂嗎? 生:有 師:重復幾次? 生:3次 3、分析作品
師:通常我們會把在整首樂曲中重復再現多次的樂段稱為主題音樂,整首樂曲就是由引子和三次出現的主題旋律構成的三段體。從它的旋律走向來看,(教師把各點連接起來),它的行進方式是上行嗎?不是下行嗎?不是。是平行嗎?也不是。它是又上又下,呈波浪形展開,跌宕起伏,這就和我們聽到這個悲壯故事以后,難以平靜,心潮起伏的心情聯系起來了。那么曲作家為什么要把一樣的旋律再現三次?他將用哪些手段來渲染這個英雄故事呢?
4、對比欣賞——思考音樂要素的變化
A、聽出音區、音色、速度的表現方式,談談感受。 師:我們先來聽聽第一樂段。
生匯報后,教師歸結到馬頭琴悲傷的情感。
師:能表現出悲傷情緒的還有琴師那高超的演奏技法,(播放截取的下行顫音部分)這下行顫音的演奏更是把人們痛失英雄的悲傷表現的淋漓盡致。
*播放第一主題音樂,大屏出現琴師演奏馬頭琴的視頻,教師帶領學生隨第一樂段主題音樂模擬演奏拉馬頭琴的動作,注意聆聽馬頭琴用下行顫音描述的如泣如訴的哀思。
B、聆聽第二樂段,與第一樂段對比,音樂要素上發生了哪些改變,定音鼓的加入烘托戰爭場面。
師:主題音樂第二次出現時,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我們一起來聆聽。 *播放第二樂段主題音樂,。
生匯報音色、音區、速度變化,教師適時歸納到定音鼓伴奏把戰爭的場面表現的栩栩如生。
師:其實剛才老師課前表演的那段舞蹈選用的就是這一段的音樂,讓我們一起用舞蹈的形式跟嘎達梅林一起并肩戰斗吧。
C、聆聽第三樂段,引導學生總結第三樂段在音色音區速度上的變化,感受進行曲的特點,聽出模仿馬蹄聲后十六節奏,并隨音樂用噠噠噠為樂曲伴奏。
*學生匯報第三樂段在音色音區速度上的變化,伴奏特點。 師:對比前兩樂段第三樂段更是把情緒推向了高潮。
*播放第三樂段主題提示學生聆聽進行曲的節奏,大屏幕出示XXX節奏型,讓學生自己創編動作表現后十六節奏。
師:牧民們騎馬扛槍保衛草原,馬蹄聲聲催人奮進。
*再次播放第三樂段主題音樂,學生隨音樂用噠噠噠為樂曲伴奏,感受進行曲特點。 5、完整聆聽全曲
師:今天我們聆聽到的這部作品,是我們一位非常有名氣的音樂制作人黃薈,根據蒙古族民歌《嘎達梅林》創作的馬頭琴五重奏,是由第一馬頭琴、第二馬頭琴、次中音馬頭琴、低音馬頭琴,倍低音馬頭琴組成的五部弦樂群。
師:主題音樂在音區、音色、速度上的三次變化,猶如人們對痛失英雄、思念英雄、贊頌英雄感情表達,下面我們完整的聆聽全曲。
*播放馬頭琴五重奏《嘎達梅林》,當每一次主題音樂出現時,教師提示學生按照“哼唱-舞蹈-騎馬”的方式參與聆聽,體驗感受音樂。
師:從哀悼到歌頌,最后音樂在響亮的號角聲中結束。 (二)聆聽男低音獨唱《嘎達梅林》 1、聆聽聲樂版《嘎達梅林》
師:有人說人的聲音就是最好的樂器,歌唱家也用歌聲來贊美英雄。 *播放《嘎達梅林》,學生可隨音樂模唱。 2、聽辨男低音音色
師:很顯然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男聲獨唱,你們這首歌曲是男高、男低還是男中音呢?
生暢所欲言
師:一般來說男高音音色比較明亮,男中音音色比較圓潤,男低音音色比較低沉渾厚的,我們剛才聽到的是一首男低音獨唱,我們也來模仿一下男低音演唱吧。
*播放音樂,師生同唱《嘎達梅林》,表達對英雄的敬仰。 3、學生討論更喜歡哪種形式的《嘎達梅林》。
師:聆聽了器樂版和聲樂版的《嘎達梅林》,你更喜歡哪一種呢? 學生暢所欲言。
師:聲樂作品也好,器樂作品也罷,只是演繹《嘎達梅林》的創作體裁和表現方式不同而已,但對英雄的崇敬和懷念的感情卻是殊途同歸。
四、總結:
師:《嘎達梅林》是一首詩,一首用音樂浸染的詩;《嘎達梅林》又是一首贊歌,一首用音樂譜寫的贊歌;讓我們記住英雄,記住這位為保衛草原人民土地而英勇犧牲的嘎達梅林!
(播放獨唱的《嘎達梅林》師生齊唱,下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