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分子和原子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笫三單元課題1《分子和原子》第一課時-湖北省 - 武漢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笫三單元課題1《分子和原子》第一課時-湖北省 - 武漢
《分子和原子》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1、了解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的。
2、會用分子、原子的觀點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實驗,探索分子原子的有關性質。
2、幫助學生初步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能夠自己設計實驗,證明自己提出的有關微粒特征的假說。
3、幫助學生學會獲取知識的方法,加深對類推法、類比法、歸納法等科學方法的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探究活動的樂趣,保持和增強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 2、建立“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可分的”的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觀。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微觀粒子是客觀存在的;分子、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兩種微觀粒子;探究微觀粒子的基本特征;會用分子的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 難點:從微觀角度認識物質。
三、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問題1】在生活中你經常會見到這樣的現象?(投影圖片)
(1)走到花圃會聞到花香; (2)濕的衣服經過晾曬會變干;
(3)糖塊放到水里會逐漸“消失”,而水卻有了甜味。
教師:那今天就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進入化學的另一個世界!
學生觀看,思考,并作出猜想: “花香”、水、
糖塊可能都是由看不見的更小的東西構成的。
通過學生熟悉的宏觀生活現象,引
發學生感悟“宏觀的物質可能是由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粒子構成的”,并帶著困惑進入本節課的學習。
【演示實驗】向盛有水的小燒杯中加入少量品紅,靜置。
觀察實驗,交流討論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加入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教師通過實
【問題2】請認真觀察,并描述所觀察到的現象。 【問題3】你認為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的品紅,在水中慢慢的擴散。
品紅可能是由更小的看不見的“品紅粒子”構
成的,這種粒子還在不停的運動。 驗繼續讓學生感知“物質是由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粒子構成的”。
教師講述: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科學家們用先進的儀器設備證明了物質確實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觀粒子構成的。
【展示圖片】
用掃描隧道顯微鏡獲得的苯分子圖像;通過移走硅原子構成的文字“中國”。
同學們傾聽。 觀看圖片,并思考圖片所表示的意義——宏觀物質確實是微觀粒子構
成的。
通過生活經驗和實驗現象的分析,都只是一種推斷。只有通過更科學的手段,才能得出更科學的結論。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科學的重要性。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資料卡片】水分子自述:一個水分子的質量
約是3×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為1mL計)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如果10億人來數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鐘數100個,日夜不停,需要3萬多年才能數完。 從而得出分子的第一條基本性質。
【問題4】根據對“水分子自述”的分析,你認為分子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閱讀、分析所給材料,
并經過討論得出下列結論:
(1)分子的體積很小;(2)分子的質量也很小。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歸納總結的能力。
【演示實驗】教材P49“分子運動現象”的實驗。 1.向盛有約20mL蒸餾水的燒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攪拌均勻,觀察溶液的顏色。 2.從燒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試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濃氨水,觀察溶液顏色有什么變化。
3.另取一個小燒杯B加入約5mL濃氨水。觀察,并描述觀察到的
實驗現象:
1.A燒杯中無變化,說
明蒸餾水不能使酚酞變紅色。
2.試管中溶液變紅色,說明氨水能使酚酞變紅
(1)培養學生觀察實驗現象,描述實驗現象的能力。 (2)通過實驗讓學生體驗對比實
驗的意義。
用一個大燒杯罩住A、B兩個小燒杯,有什么現象發生?
【問題5】根據上述實驗結果,你認為分子有哪些基本特征?
【事實說明】陰霾天曬衣服與太陽天曬衣服。 色。 3.A燒杯中溶液變為紅色,說明B燒杯中的氨分子進入到了A燒杯。
思考,得出結論:分子
總是不斷運動的。 思考,得出結論: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 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分析、總結問題的能力。
【演示實驗】將50mL酒精與50mL水混合,觀察混合后液體體積?
【問題6】根據實驗結果,分析分子有什么基本特征?
觀察,發現實驗結果
“50mL酒精與50mL水混合后,體積竟然不是100mL”。
思考,總結出:分子之間是有間隔的。
通過實驗,制造認知沖突,引發學生思考。
【實驗探究】:捏一個裝滿水的礦泉水瓶 和一個裝滿冰的礦泉水瓶,哪一個瓶子更容易捏癟?
裝水的瓶子更容易捏癟 通過實驗探究,引
發學生的興趣。
【實驗探究】:兩支醫用注射器,分別吸入等體積的空氣和水,用手指頂住末端注射孔,將栓塞慢慢推入,哪支容易推壓?為什么? 【小結】:一般情況:分子間隔變大。
空氣中氣體分子的間隔大,易壓縮;液體水分子的間隔小,難壓縮。
【演示實驗】:用火柴分別去點燃水和酒精,觀察現象。
酒精會燃燒,水不會燃燒。
思考,總結出分子的基本性質: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
通過生活中的現象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 通過熟悉的物質來說明它們是分子從而引出分子的定義。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最小的粒子。
通過微觀動畫來推導出分子在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中的區別。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
生化學變化時,分子本身改變;發生物理變化時,分子本身不變;
引導學生從微觀角度解釋水蒸發和水電解。【教師總結并板書】分子的基本特征: 1.分子的體積、質量都很小;
2.分子總是不斷地運動,且溫度越高,運動越快;
3.分子之間有一定間隔。
4.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 學生整理,記錄。
將本節課的核心知識進行整理歸納,使學生的知識得以條理。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