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魚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級上冊《魚》教學實錄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魚》教學設計
課標分析:
1.課標要求學生會概述脊椎動物中魚類的主要特征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言下之意,首先學生要學會區分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其次,學生能夠通過本節課所學知識,總結出魚的主要特征。最后,學生能夠意識到人類與魚類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2.本節課以深圳教育云為輔助手段,通過構建概念、資料分析、小組討論、探究實驗等方式落實課標,讓學生能夠通過對魚的觀察,總結出魚的主要特征。
學情分析:
魚類是脊椎動物中較低等的終生生活在水中的一個類群。它的形態特征、生理特點都與水中生活相適應:體形一般呈紡錘形,體色背深腹淺,體表大多有鱗片,側線能測定方向,感知水流的作用,用鰓呼吸,用鰭游泳,體外(水中)受精。魚為人類提供多種用途,是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動物資源。學好本節內容不僅為學習各類脊椎動物打好基礎,也讓學生體會到動物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1.在知識儲備方面,學生對魚比較熟悉,部分同學可能會有養魚經驗。學生平常大多注意到的是魚的形態,觀察過魚口的張開閉合,但是常常忽視鰓的作用,對于魚究竟是如何呼吸的,還不清楚。
2.就能力儲備而言,學生具有良好的閱讀能力、觀察能力。具備一定的分析、歸納等思維能力。具有一定合作學習和探究的經驗。
3.從情感態度上來看,學生對直觀、有趣的視頻、圖片資料、探究實驗尤其感興趣,容易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掌握動物的分類;
2.了解多種多樣的魚,知道“四大家魚”;
3.掌握魚的形態結構與水中生活相適應的特點;
4.理解魚的呼吸過程;
5.理解與魚的運動有關的結構特點;
6.了解魚與人類的關系。
7.通過魚呼吸和游泳的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鯽魚形態結構等知識的學習,進一步確立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生物體與環境相適應的觀點;
2.通過觀察鯽魚的實驗,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同學間的合作意識;
3.增強學生保護環境、保護生物資源的思想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魚的呼吸與運動。
【教學難點】
魚的呼吸與運動。
四、教學方法
互聯教學助手、課堂上實驗操作,小組討論與展示,合作學習
五、教學過程
課前給學生發放自學導航,讓學生課前明確學習目標,大概了解本節課的學習任務,起到一個預習的作用。
(一)、引入
首先使用互聯教學助手的翻翻卡功能,如下:
圖1 慧眼識魚翻翻卡
這些常見的動物是不是魚呢?由此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入到課堂里面。接著給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
(二)、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概念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六種動物,思考他們的共同特征是什么?什么是無脊椎動物?什么是脊椎動物?我們平常吃的魚屬于哪一種?
學生:觀察鯽魚骨骼標本中的脊柱,說出幾種有脊柱和無脊柱的動物名稱。
教師介紹:魚是脊椎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個類群,占脊椎動物種類的一半以上。
教師展示圖片:認識常見的脊椎動物
(三)、魚類的主要特征
1.多種多樣的魚
教師介紹:魚因為生活環境不同可以分為海水魚和淡水魚
教師:你認識哪些魚?請你說說。
學生:結合自身已有知識和經驗,對教師的提問進行回答。
教師介紹:中國四大家魚,分別是青魚、草魚、鰱魚、鳙魚。
2.魚的外形特征
教師:魚有哪些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
學生:能靠游泳來獲取食物和防御敵害;能在水中呼吸。
學生:觀看視頻,重點觀察魚的外形和各種魚鰭。
活動一:[演示實驗] 觀察魚的外形和運動
同學們可以取一條活魚,放在一個盛水的玻璃缸中,先觀察它的外形,再觀察它在游泳時各種鰭的動作,思考它們各起什么作用?
教師指導學生分小組觀察鯽魚,提示觀察方法(由表及里)
出示觀察提綱:
1鯽魚的身體分成哪幾部分?
2鯽魚的外形有什么特點?是否有利于克服水的阻力?
3鯽魚體表有什么覆蓋物?用手摸一摸魚的體表,感覺體表特點。
4魚的運動器官是什么?
圖2 魚的形態結構圖
當學生觀察完成后,利用教育云的互聯教學助手批注功能,讓學生自己動手在電子白板上用電子畫筆畫出魚的主要結構。并鼓勵同學利用教師平板及時補充。
當學生全部認識完成以后,利用互聯教學助手截圖分享功能,把魚的形態結構圖發到學生賬號,方便學生課后記憶復習。
總結:鯽魚身體分頭部、軀干部、尾部三部分,呈流線型,有利于減少魚仔水中游泳時遇到的阻力。體表有鱗片覆蓋,鱗片上有黏液。魚在水中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3.魚的呼吸
活動二:探究魚的呼吸
取一條活魚,放在一個裝有清水的玻璃缸中,根據“觀察與思考”觀察回答下列問題:
1魚在呼吸時,它的口和鰓蓋后緣是同時張合的嗎?
2用吸管吸取一些紅墨水,慢慢地滴在魚的前方,墨水流入魚口后,從哪流出來?
3魚呼吸時,流入鰓的水和流出鰓的水溶解的氣體成分會有哪些變化?
4.總結魚類主要特征
最后,根據前邊的觀察和討論,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魚類的特征。完成本節課的其中一個學習目標。
圖3 魚的主要特征
當學生全部總結完成以后,利用互聯教學助手截圖分享功能,把魚的主要特征圖發到學生賬號,方便學生課后記憶復習。
(四)魚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教師提問和引導以下問題:
1.人類對魚類資源的利用體現在哪些方面?
2.我國常見的海洋捕撈魚類以及保護海洋魚類資源所采取的措施。
3.針對魚類資源的現狀,談談自己的看法(滲透保護環境和動物資源的思想情感教育)。
讓學生認識保護魚類資源的迫切性,了解合理開發利用魚類資源的具體做法。至此,完成本節課的另外一個學習目標。
(五)小結
教師:呼應課前翻翻卡的“慧眼識魚”,為什么這些常見的“魚”是不是魚呢?
學生:讓學生學會利用本節課所學,用魚的主要特征來判別動物的類群。
最后,教師結合板書小結,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
利用互聯教學助手題庫出題功能,選取適合我們學生的測試題,幫助學生課堂上掌握本節課相關知識點。同時,也利用平板的拍照功能對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分享,全班師生一起分析答案的正誤。
六、教學總結
這節課下來,我覺得課堂的教學效果較好,預定的教學目標得到較好的實現,完成了教學大綱的內容,活動進行地積極、有序,學生能夠很熱情的參與到活動中來。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教育云多媒體教學資源,從新課程理念出發,根據學生學習能力,在課堂中讓學生合作、探究、自主、體驗,有效的整合資源,給學生建構一個開放輕松的教學環境。
1. 學生興趣被教育云多媒體手段大大激發。課堂上利用互聯教學助手的交互功能創設有趣的、學生感興趣的多種生活情景,刺激他們的思維,提高學生參與度,多感官共同參與,讓他們在活動中感知概念。同時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隨時在教師平板或者電子白板上書寫、移動、勾畫、批注,使教師的預設與課堂的生成巧妙的結合。這種現代化的電子交互手段在教學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更方便、更快捷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2. 教學過程上邏輯嚴密,通過教育云設計的教學環節符合學生學情。總的來說,本堂課整體比較流暢,時間把握較好,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之下,熟練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充分體現了“友善用腦”理念。整個教學流程知識內容的遞進有層次感,課堂秩序有序,整個教學過程上邏輯嚴密,并依托教育云精心設計一些教學環節,引導學生通過獨立分析、合作交流、歸納總結、延伸遷移等方法進行學習。
3.教育云豐富的教育資源為教師備課提供了極大的幫助。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并利用教育云平臺豐富的資源,創設與學生相貼近的生活情景,設計多感官、多層次、多維度的教學活動,形象生動的課堂刺激他們的思維,讓他們在游戲活動中感知概念。同時充分利用互聯教學助手的交互功能,按計劃完成課堂教學目標,突破教學知識的重難點,讓學生學會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在本節課當中,我以時間軸為主線,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分階段設定教學目標,通過新穎的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育云技術手段,有效的完成了每個階段設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注重選擇一些能極大的提升學生的參與廣度,體現學生的學為主的方法,比如任務驅動法、合作學習,同時,我采用了互聯教學助手作為技術輔助手段,通過互聯教學助手的趣味性元素豐富學生在課堂上的情感體驗。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魚”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級上冊《魚》教學實錄”,所屬分類為“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級上冊《魚》教學實錄”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