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傳染病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教版八年級生物下冊第二十五章第一節《傳染病》甘肅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傳染病》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為八年級生物下冊第二十五章第一節,不僅介紹了傳染病的發生和 預防措施,還列舉了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本節內容與學生自身及周圍人的生活聯 系緊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討論常見的傳染病,講出傳染病與非傳染病的區別, 歸納出常見傳染病的特點。學生通過討論自己熟悉的傳染病的流行環節和閱讀有 關艾滋病知識,掌握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傳染病知識有較強的好奇心,學生對生活中的一些傳染病癥狀和預防 措施有一些了解,對預防傳染病的知識很關注,但不能針對具體病例說出傳染病 傳播的幾個環節和預防措施,對于傳染病的分類也不清楚。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列舉常見傳染病的種類。 (2)說明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3)說出艾滋病的傳播方式和預防措施。 2、能力目標:
(1)通過收集、整理資料,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通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交流、表達、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了解傳染病的常識,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樹立健康生活的態 度;培養學生正確對待病人,關心幫助他人的情感,并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四、教學重點:說明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五、教學難點:說明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六、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
教師播放圖片:
這兩種疾病哪種可傳染?(水痘)哪種不可傳染?(齲齒)根據是否具有傳染性,將疾病分為傳染病和非傳染病。學生觀看圖片調動了積極性,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引出新課——傳染病。
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導入課題,激發學習興趣。
學習新知
一、常見的傳染病 播放視頻“歷史上重大的傳染病”
1、學生記錄分析:(小組討論回答)
2、視頻中提到了哪些傳染病?在誰與誰之間傳播?
鼠疫:黑鼠與人
西班牙大流感:人與人
禽流感:禽與禽、禽與人、人與人
SARS:人與人
3、教師對學生回答評價總結得出傳染病概念及特點
概念:由病原體大量生殖引起的,能夠在人與人之間、動物與動物之
間,以及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疾病。 特點:傳染性和流行性
4、播放圖片講解病原體: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
齲齒 水痘
HIV病毒 結核桿菌 曲霉 蛔蟲
5、區分常見的傳染病和非傳染病:
學生活動:議一議(小組合作完成): 下列這些疾病哪些是傳染病?哪些是非傳染病? 流感 心臟病 近視 狂犬病 高血壓 糖尿病 佝僂病 肺結核麻疹 甲型肝炎乙型肝炎 色盲
傳染病 非傳染病
6、教師介紹傳染病的類型:
按傳播途徑分:呼吸道傳染病、消化道傳染病、血液傳染病、體表傳染病
學生活動:
小組討論:流感、肺結核、麻疹、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狂犬病 這些傳染病屬于哪種類型?
學生認識常見的不同類型的傳染病:
類型 舉例
呼吸道傳染病 流感、肺結核、麻疹、百日咳、腮腺炎等 消化道傳染病 甲型肝炎、蟯蟲病、細菌性痢疾、蛔蟲病等 血液傳染病 乙型肝炎、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絲蟲病、艾滋病等
體表傳染病
狂犬病、吸血蟲病、沙眼、破傷風、淋病等
學生練習: 連一連:將下列常見的傳染病與其傳播途徑用線連起來
流行性感冒 消化道傳染 肺結核 細菌性痢疾 呼吸道傳染 狂犬病 甲型肝炎 血液傳染 沙眼 乙型肝炎 體表傳染
二、傳染
病的傳播與預防
1、傳染病傳播的環節: 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學生閱讀課本87頁1-2段內容,找一找(獨立完成): 傳染病的傳播必須具備幾個環節?分別是什么? 教師通過大量圖片介紹
⑴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包括患病的人或動物,病原體攜帶者)
⑵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后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 ⑶易感人群:對某些傳染病缺乏免疫能力而容易患病的人群
由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過渡到預防的一般措施,通過大量圖片介紹。 2.預防傳染病的措施 ⑴控制傳染源
(對傳染病患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 ⑵切斷傳播途徑 ⑶保護易感人群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教師活動:教師簡單介紹艾滋病知識
艾滋病(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死性傳染病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88-89頁內容,獨立完成下列問題: 1.根據所學知識再來分析一下艾滋病的傳播需具備哪些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2.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哪些?我國艾滋病的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是什么?(性行為、血液、母嬰傳播;性行為(63.9%))
3.如何預防艾滋病?(①潔身自愛; ②不與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須刀; ③不用未經消毒的器械紋眉、穿耳等; ④注射器等醫療器械必須嚴格消毒; ⑤需要輸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須經過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
4.假設在你的身邊有人感染了艾滋病,你應該如何與他相處呢?(不應歧視和躲避他們,與他們和諧相處。給他們以精神和心理的支持和關心,幫助他們樹立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設計意圖:在傳染病的學習基礎上引導學生正確科學的對待傳染病病人。
四、 鞏固練習
教師多媒體出示練習題,學生進行練習
下列敘述是否正確?若錯誤試說明理由。 (1)傳染病只能在同種生物之間傳播。 (2)傳染病的病原體只包括細菌和寄生蟲。
(3)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都是預防傳 染病的措施。
五、 知識小結
談談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七、教學反思: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由學生比較熟悉的“齲齒”、“水痘”引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欲望,使學生一上課就融入學習和探究的氛圍中。并為課堂教學奠定一個輕松、和諧的基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意采用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并輔以現代化的多媒體,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促進個性和能力的發展。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