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八区-国产凹凸久久精品一区-国产爱搞-国产啊啊啊啊-日韩视频网址-日韩视频网

網站地圖 | vip會員 | 優質課網_收錄全國及各省市最新優質課視頻,說課視頻,名師課例實錄,高效課堂教學視頻,觀摩展示公開示范課視頻,教學大賽視頻!
視頻導航
小學
小學語文
小學數學
小學英語
道德與法
小學科學
小學音樂
小學美術
小學體育
心理健康
信息技術
綜合實踐
更多>>
初中
初中語文
初中數學
初中英語
初中政治
初中歷史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初中音樂
初中美術
更多>>
高中
高中語文
高中數學
高中英語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音樂
高中美術
更多>>
其他
幼兒園課
職高專師
高校賽課
班主任課
誦讀演講
名師經典
招教面試
書法課
創客教育

在線播放:東莞市初中生物優質課《傳染病及其預防》張利娟-課堂實錄(附課

聯系本站客服加+微信號15139388181 或QQ:983228566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視頻簡介:

東莞市初中生物優質課《傳染病及其預防》張利娟-課堂實錄(附課

視頻標簽:傳染病,及其預防,東莞市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東莞市初中生物優質課《傳染病及其預防》張利娟-課堂實錄(附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東莞市初中生物優質課《傳染病及其預防》望牛墩中學-張利娟-課堂實錄(附課件+教學設計)

傳染病及其預防
——人教版初中生物學 八年級下冊  第八單元第一章第一節

教師姓名 張利娟 所在學校 東莞市望牛墩中學
聯系電話   QQ郵箱  
                                           
一、教學分析
 
課標要求
1.說明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2.列舉常見的寄生蟲病、細菌性傳染。ò懿。、病毒性傳染病(包括艾滋。。
3.調查當地的主要傳染病。
教材分析 1.知識主線
根據是否有傳染性疾病可分為傳染病和非傳染病。有些病是人體受到細菌、病毒或寄生蟲等生物的侵染而引起的,并且能夠在人與人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具有傳染性的屬于傳染病。傳染病的流行須具有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個基本環節,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都流行不起來。因此,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可以分為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三個方面。
2.內容地位
本節課是整套教材最后一個單元《健康地生活》的第一節,學生首先要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判斷一些常見病是否屬于傳染病,并結合自己的預防接種本認識一些傳染病。只有認清了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等,才能選擇恰當的措施來預防相應的傳染病,才能實現健康地生活。同時分清了傳染病的類型,可以更好地理解后面的免疫和計劃免疫等知識。另外通過學習具體的一些傳染病如流感、甲肝等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養成安全、衛生的生活習慣。
3.各欄目的價值
“想一想,議一議”:課前安排表格,調查當地常見的幾種傳染病等?梢詭椭處熈私鈱W生對于傳染病的掌握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指導。
  “資料分析”:通過對流行性感冒和甲肝等兩組資料的分析和討論,從具體到抽象,概括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學生接受一個概念,往往需要結合一些具體事例,從感性認知到理性認知,流感是學生熟悉的疾病,咳嗽打噴嚏要用手帕捂住口鼻等都是學生熟悉的場景,以此作為分析的例子,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通過本節學習,你將知道”:該欄目告訴學生本節課需要掌握的知識要點,方便學生自己檢測和歸納重要知識點。
“調查當地常見的幾種傳染病”:該活動目的之一是讓學生練習和掌握調查的基本方法,二是通過調查和調查后的交流展示,了解當地常見傳染病的種類、治病原因、流行情況和預防措施,用于指導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
“科學.技術.社會”:該欄目介紹了人類與傳染病斗爭的過程以及目前面臨的問題,屬于課外延伸閱讀部分,但是由于和社會熱點有一定關聯,也反映了科學發展和進步與社會相互作用的關系,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科學和歷史的發展。
 
 
 
學情分析
1.學生的起點狀況分析:
1.1知識基礎:
關于傳染病的知識,學生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比如幼時到醫院接種疫苗,從電視、網絡、新聞、廣告宣傳等各方面都可以獲得一些傳染病的常識,比如具體一些預防措施等;另外關于病毒、細菌等生物特征,以及它們的寄生生活等,在前面的章節都有過系統學習。但是學生頭腦中關于傳染病的概念未必是正確的,包括病原體、三個環節等知識也是不夠系統的。
1.2能力基礎:
    經過我校一段時間的嘗試,學生已經對于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式比較認可,能夠通過小組的討論交流,來深入分析問題,包括分析實驗數據等。另外學生也具備一定的動手實踐操作的能力,比如正確使用滴管交換液體等技能。在思維能力上,也初步具備從具體到抽象的概括能力。
1.3情感基礎:
    初二的學生首先因為生物有中考壓力,上課的態度都比較端正。加上生物學知識本身貼近學生生活,傳染病知識與每個學生都息息相關,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比較濃厚。另外生物學還有一些動手實驗的環節,更加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培養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學生喜歡一個老師,自然會喜歡聽該教師的課。師生互動就會更加正面和積極。
2. 學生的潛在狀況分析:
2.1學習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狀況。
雖然教師提前布置了要學生帶來《預防接種本》,有些學生找不到或者帶不來,導致最初的小組討論流于形式;
換水環節有些學生不遵守游戲規則,故意不按照教師安排的換水次數或者故意和別人的“備用杯”換水,導致結果數據不準確;
分析實驗數據時,學生不能夠從直觀數據中提煉出更有價值的結論;
2.2學習過程中可能發展的狀況。
利用《預防接種本》引入環節,因為是從生活現象和經驗出發,學生應該會有濃厚的興趣,可能參與程度較高,但是關于具體傳染病的癥狀和做法,估計除了流感外,其它傳染病學生并不知道,也無法深入討論;
通過科學史的學習,了解人類認識病原體的過程環節,以及通過歸納病原體的概念再到初步概括傳染病的概念,只怕學生會直接從課文中得到答案,不經大腦的思考;
換水環節,學生經歷了興奮、懸疑、緊張、釋然等情緒經歷,這種體驗應該會給學生深刻的印象,對于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也能輕松掌握。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舉例說明常見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教學難點:
1.能夠準確區分和判斷具體某種傳染病的傳染源與病原體、傳染源和傳播途徑,不混淆;
2.說明傳染病的預防措施,特別要理解預防傳染病時,應做到綜合措施和重點措施相結合。
 
 
 
 
教學策略
本節課采用的教學模式屬于“概念獲得模式”,學生通過體驗概念的形成過程培養思維能力。比如通過分析自己的《預防接種本》,初步認識傳染;通過對幾位科學家等科學和歷史的學習,了解人類認識傳染病的過程,以及病原體的概念;通過換水游戲,體驗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分析,形成如何預防傳染病的概念等。
在此基礎上,本節采用了協作式教學策略,包括小組合作、課堂討論、小組游戲等。比如課堂上出現多次的小組討論環節,小組成員之間換水游戲環節等。
運用“源于生活、理解生活、實用于生活、提升生活”的生活化教學理念。從生活經驗的引入,到課堂上的體驗式學習,建立傳染病流行環節等基本概念,最后應用于生活,分析學生不良生活習慣,使學生理解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最終引導學生選擇安全、衛生的生活方式, 進而提升學生的生活質量,保證健康地生活。
另外,在課堂上利用游戲教學和多媒體展示等,調動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程度,注重學生的知識建構過程。
具體到一節課的不同環節,用到了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實踐體驗法等不同的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分析:
1.從生活經驗出發,小組討論關于自己《預防接種本》的問題,將生活中的問題和現象引入課堂。然后再根據生活經驗判斷某些疾病是否有傳染性,初步建立疾病分為傳染病和非傳染病的大概念。
2.關于傳染病的病因,教師結合對幾位典型科學家的介紹,了解人類發現并認識病原體的過程,以及人類和傳染病的斗爭等科學歷史。
3.知道了病因,傳染病怎么傳播呢?這個問題通過一個換水游戲,讓學生體驗傳染病傳播必須具備的三個環節;通過設置游戲規則和步驟,學生一開始并不知道“誰被感染”,也不知道是“被誰感染”,給學生設置懸念,特別是在用酚酞檢測的環節,學生屏息以待,心情緊張。利用清水和碳酸鈉溶液都是無色透明的特性理解某些傳染病的隱蔽性,利用實驗數據理解傳播的快速性。
4.換水步驟環節,教師對不同組做了不同的要求,其中一、三、六組本來各設置了一個“傳染源”,二、四、五組沒有設置“傳染。蝗缓笸ㄟ^一、三、六組分別進行1、3、6次交換,最后得到交換次數越多,感染機會越大的結果;二、四組雖然各進行了2、4次交換,但是因為沒有傳染源,最終的感染人數是0,說明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和傳染源有直接接觸的范圍;第五組雖然只和第六組進行1次交換,但是因為選擇的是已經交換過6次以后的第六組,所以感染機會也很大,說明和高危人群哪怕只發生少量接觸,也有很高的被感染的風險。
5.傳染病預防那部分,通過小組討論,結合書本的圖片信息,不同組有不同的任務,分析針對三個環節有哪些預防的措施,應根據不同病種的特點和具體情況做到綜合措施和重點措施相結合。
6.通過介紹全國健康宣傳日和針對特殊傳染病的社會保障制度,使學生認識到控制傳染病需要政府、社會、個人的共同努力。同時分析學生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選擇安全、衛生的生活方式。)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1學會根據是否有傳染性,把疾病分為傳染病和非傳染病;
1.2舉例說出某些常見傳染病的病因;能夠列舉常見的寄生蟲病、細菌性傳染病和病毒性傳染;
1.3理解傳染病流行必須具備的三個環節;
1.4能夠根據不同傳染病的傳播途徑等特點和具體情況,選擇恰當的預防措施;
1.5理解預防傳染病時要做到綜合措施和重點措施相結合。
2.能力目標:
2.1通過分析傳染病的特點,學會判斷某種疾病是否具有傳染性;
2.2通過學習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能夠在生活中學會自我保護,積極預防;
2.3通過模擬實驗,提高實驗操作時的動手能力;
2.4通過分析模擬實驗的結果,培養學生分析數據得出結論的能力;以及從具體到抽象的概括能力和知識遷移的能力。
2.5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培養學生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3.1通過對有關人類認識傳染病的病因的了解,認同在科學發展歷史中一些重要人物對人類社會的貢獻和價值;
3.2通過了解人類與傳染病的斗爭過程,認同科學發展和技術進步與社會相互作用的關系;
3.2通過對傳染病預防措施的學習,建立控制傳染病需要政府和個人共同努力的觀念;
3.3通過學習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建立正確的生活觀念,養成不隨地吐痰勤洗手等衛生文明的生活習慣;
3.4通過模擬甲肝的實驗,認識到共用餐具或者公共餐具不及時消毒,會傳播相關的傳染病,建立正確的觀念和態度,養成用公筷幫被人夾菜等習慣;
3.5通過對一些傳染病宣傳日的介紹,培養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教學過程(流程及與之匹配的具體行為方法)
教學環節 教學目的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一)引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判斷傳染病、病原體的概念、傳染病的概念
 
 
 
 
 
 
 
 
 
 
 
 
 
2、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
2.1換水游戲
 
 
 
 
2.1.1換水
 
 
 
2.1.2檢測是否感染
 
 
 
 
 
 
 
2.1.3找出最早的“傳染源”
 
 
 
2.1.4 簡單分析數據
2.2歸納三個基本環節
 
 
2.2.1傳染源
 
 
2.2.2傳播途徑
(傳染病的分類)
2.2.3易感人群
 
 
2.2.4典型例題
 
3.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三)歸納小結
 
(四)鞏固練習及拓展作業
 
 
 
源于生活:將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引入課堂
 
 
掌握學生對傳染病的了解情況
 
科學史教育
 
利用典型實例歸納病原體、傳染病的概念
 
 
 
 
 
 
 
 
學生動手、親身體驗
 
 
 
設疑
 
 
 
 
 
 
 
 
 
 
 
 
 
釋疑
 
 
 
 
 
 
 
 
分析實驗數據
從游戲引入課本知識,順利成章
 
 
突破難點
 
 
 
 
 
通過實例、習題等,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性內容
 
 
講練結合
 
 
小組合作討論
 
 
 
 
 
 
 
 
聯系社會,應用于生活
 
 
 
幫助學生歸納筆記
 
練習檢測
 
 
 
 
 
 
請同學們拿出來自己的《預防接種本》,出示小組討論問題。
 
 
1.1明確疾病可以分為傳染病和非傳染病,請同學們根據生活經驗來判斷該病是否會傳染;
1.2傳染病是由什么引起的呢?結合圖片介紹人類認識傳染病病因的過程;
1.3 圖片呈現引起不同傳染病的元兇;幫助學生歸納病原體的概念;
1.4介紹根據病原體的不同,傳染病可以分為病毒性傳染病、細菌性傳染病、寄生蟲性傳染病等(呈現分類的表格)
1.5 粗略歸納傳染病概念
 
2.1傳染病是怎樣傳播的呢?我們來做一個模擬甲肝傳播的換水游戲。
(介紹換水游戲的材料用具和游戲步驟以及注意事項)
2.1.1指導學生換水
2.1.2解釋清水模擬正常的健康人,碳酸鈉溶液模擬甲肝患者,換水過程模擬共用餐具。外表分不清兩種液體,說明從外表我們無法判斷誰是甲肝患者。但是通過滴酚酞,就可以發現不同的顏色反應。
(滴酚酞演示)
水變紅是因為里面有碳酸鈉,也就是模擬感染了甲肝,你們想不想知道自己有沒有“被感染”呢?
請組長滴酚酞檢測每個同學的“換水杯”(教師在副板書上以表格形式記錄結果)
2.1.3這么多同學都“被感染”了,你們想不想知道你是被誰感染了呢?怎么檢測呢?
請組長滴酚酞到“備用杯”
(教師在副板書上以表格形式記錄結果)
呈現問題
以游戲為例,歸納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課件呈現游戲的三個組成,對應三個環節)
2.1.1解釋傳染源的概念,為什么要是人或動物而不能是物品。以具體事例強調傳染源和病原體的區別
2.1.2引導學生認識不同的傳染病有不同的傳播途徑,并且根據傳播途徑的不同對傳染病進行分類(呈現分類表格)
以游戲為例,一開始大多數人都是易感人群,當你已經“被感染”后,就變成新的傳染源了。
2.2.4出示并根據學生回答情況分析典型例題
 
3.1 分配小組討論的任務
 
 
 
3.2引導學生總結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歸納預防措施的三個方面(板書)
 
3.3介紹全國的健康宣傳日、國家免費治療一些傳染病的政策等,同時分析一些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不良習慣
 
復習歸納本節知識要點及其聯系
 
出示課堂練習
通過提問檢查學生的完成情況
 
布置拓展作業:設計調查表
 
小組討論:
認識、交流接種本上的傳染病,以及自己親身體驗過的情境;歸納這些疾病屬于傳染病。
表達交流
                                  1.1判斷表格中的疾病會不會傳染(填寫書中表格)
 
1.2了解人類認識傳染病的過程
 
1.3認識傳染病的病因,歸納病原體的概念
 
 
1.4認識傳染病的分類方法
 
 
 
1.5完成填空,初步歸納傳染病概念
 
 
 
2.1看懂游戲規則,明確自己需要做什么
2.1.1按照要求動手:按照要求先倒出一半液體備用,拿著“換水杯”去和同學進行換水
 
2.1.2了解艾滋病的隱蔽性
 
 
 
 
 
 
滴加酚酞后有的無色,有的變紅色。很驚訝
 
緊張:希望盡快知道自己有沒有“被感染”
看著自己的杯中液體本來沒有變化,但是看到檢測結果有的激動,有的感慨
2.1.3思考,反應快的同學想起檢測“備用杯”
 
找到誰是最早的源頭,興奮
 
 
小組合作根據實驗數據分析問題,獲得怎樣預防甲肝的感性認識
2.2認識三個環節
 
 
 
2.2.1理解傳染源的概念
 
 
 
2.2.2認識不同的傳播途徑
以及傳染病的分類,和前面的分類做簡單對比
 
 
2.2.3認識從“易感人群”到“傳染源”的轉換
 
 
2.2.4解答典型例題
 
 
3.1 各小組結合書中圖片,分析針對某個環節,你能想到哪些措施來預防傳染病的傳播
 
3.2結合圖片,歸納總結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3.3明確傳染病的預防需要政府、社會和個人的共同努力,認識自己生活中的不良習慣
 
 
 
完善筆記
 
 
完成練習,檢測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
 
參考書本77頁,設計關于“調查當地常見的幾種傳染病”的調查表
 
 
三、教學反思(課后自評)
這節課在備課時,我就反復對自己強調,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思維,注重學生已有的感性認識,要讓學生通過體驗來形成概念,而不是直接去讀書上的文字。所以從引入環節開始,我就想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我想到了用登革熱、埃博拉等最近新聞上熱門的話題來引入,又擔心那些信息似乎只是新聞,因為身邊沒有具體的例子,對學生的觸動不大。怎樣才能和每個學生都有關系呢?我就想到了《預防接種本》。所以從上課前一周我就布置學生回去找到并帶來這個本子。陸陸續續在交本子的過程中,學生和我交談過一些關于傳染病的事情,初步將生活和即將學習的知識建立了聯系,我覺得這個做法以后還可以繼續。
對病原體的認識,書本上的介紹很直接,我認為在這里插入科學史教育,簡單介紹人類認識傳染病的過程,幫助學生認識傳染病的病因,邏輯上更合理,學生對傳染病概念的理解也會更具體一些。
“換水游戲”是國際上很流行的模擬艾滋病傳播的游戲,我將其進行改動。一是材料,將有腐蝕性的氫氧化鈉換成安全的碳酸鈉溶液,學生做起實驗更加安全,效果一樣。二是模擬的疾病由艾滋病換成甲肝,因為艾滋病的傳播和預防知識,學生自己分析起來有些難度,另外關于艾滋病的知識書本上也放到了學完免疫知識之后。三是不同的組別進行不同的游戲規則處理,得出不同的數據,從而來說明一些問題。有了這個游戲,學生有“玩”的興致,學習熱情也會高一些。
最后關于傳染病預防措施那部分,我放手給學生討論,事實證明學生還是很聰明的,基本都能夠說出。所以也啟發我們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相信學生,盡可能地放手多給學生說話的機會。
當然,這節課也有一些遺憾的地方,比如說到針對傳染源的處理,有學生說如果是動物就銷毀、焚燒等,人就隔離,我當時也認可了,沒有及時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傳染源都要隔離,什么時候要隔離,什么時候不用隔離等。不說清楚就容易給學生造成錯覺,造成書本和生活脫節的情況。這些小錯漏只能通過以后的課堂去糾正了。所以有人說,把握課堂是一門藝術,有太多的細節需要我們注意,太多的技巧需要去學習。只能說,想要上好課,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四、教學評價(課后他評)
本節課以傳染病為主要線索,需引導學生明確三個問題:什么是傳染病?傳染病是通過什么途徑傳播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預防傳染?學生對這些知識有所了解,但頭腦中形成的概念未必清晰,因此真正理解起來不容易。
本節課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引導學生聯系“接種本”針對疾病展開初步的討論,不僅幫助學生弄清了疾病的分類,還拉近了學生與本節課的距離。從科學家的角度來分析疾病,既增加了本節課的深度,又加強了對學生“疾病與科學”的情感教育。在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圖片資源,聯系生活實例,使學習過程始終貼近學生自己的經驗,引發了學生心靈上的一次次共鳴。
關于“傳染病是怎么傳播的”這一話題,教師以甲肝為例,巧妙地安排了比較有趣的“換水游戲”進行探究,使課堂變得生動活躍起來。體現了教師“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的教學理念,以及“從生活中來,教學指導服務于生活”的指導思想。
教師在教學中充分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通過模擬探究、討論分析、圖片展示等教學方法,使抽象的知識更加具體化,復雜的知識變得簡單,同時促進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增強集體意識,使分組學習有實效性,不流于形式。
 
五、板書設計
  第八單元第一章第一節  傳染病及其預防
 

能在人與人或者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由病原體引起的疾病。
          

           

分類
                                       (細菌、病毒、寄生蟲等)

       
     
       傳染源           傳播途徑        易感人群
            (患者或攜帶者) (空氣傳播、飲食
傳播、生物媒介傳播等)
 
              控制傳染源      切斷傳播途徑     保護易感人群

 
   

 
 

副板書:
  組別 換水次數 “感染”人數 備用杯變紅人數
組內換水 第一組 1    
第二組 2    
第三組 3    
第四組 4    
第六組 6    
組間換水 第五組 1(和換過6次水之后的第六組)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傳染病,及其預防,東莞市”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東莞市初中生物優質課《傳染病及其預防》張利娟-課堂實錄(附課”,所屬分類為“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東莞市初中生物優質課《傳染病及其預防》張利娟-課堂實錄(附課”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優質課說課大賽視頻

首頁 | 網站地圖| 關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優質課說課網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和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據,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質課網 版權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1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質課網QQ客服:983228566 投稿信箱:983228566@qq.com
中國.河南.鄭州.石化路 郵編:457000

豫公網安備 41090202000066號

關閉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優質課網_手機微信
加入vip會員
如何觀看本站視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拨萝卜电视剧视频歌高清在线观看大牛| 浙江卫视直播在线观看高清电视台| 山岸逢花| 最爱电影免费完整| 让我们的家更美好教学设计| 你让我感动| 许良| 放学我当家| 王牌替身免费观看全集| 蒋锐| 张猛龙魏碑字帖大全| 欧美一级毛片免费视频| 成吉思汗电影| 河中石兽是几年级的课文| 赵子惠| 赵士杰| 黑太阳731电影| 夫妻情感生活| 黄晓明鹿鼎记| 宁波电视台| 水果篮子第二季全集| 最新电影免费观看| 749局演员表| 荒山之夜| 女生被艹在线观看| 甲种公牛1976| 古风少女换装纸娃娃| 电影《塔蒂亚娜1》演员表| 成龙电影大全 免费播放| 雅雅英| 红灯停绿灯行电影观看| 欧美日韩欧美| xzj| 第一财经现场直播| 超越天堂菲律宾| 熊涛| 奇爱博士| 塔木德全文阅读免费| 晕车喝什么饮料能缓解| 李赫洙| 茶馆剧本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