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東莞市,單細胞生物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東莞市初中生物優質課《單細胞生物》陳慧-課堂實錄(附課件+教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東莞市初中生物優質課《單細胞生物》東莞中學初中部-陳慧-課堂實錄(附課件+教學設計)
2014年東莞市初中優課教學設計
基本信息 | 章節、名稱 | 第二單元第二章第四節 單細胞生物 | ||||
學 段 | 七年級上冊 | 授課時數 | 1 | |||
作者姓名 | 陳慧 | 所屬學校 | 東莞中學初中部 | |||
教學目標 | ||||||
1.知識目標:描述單細胞生物的形態和生命活動特點;舉例說出單細胞生物對外界刺激產生的反應。 2.能力目標:學習對快速運動的微小生物進行實驗的方法,提高制作臨時裝片的技能,學會使用電子數碼顯微鏡; 通過觀察草履蟲的形態結構和運動,培養學生相應的觀察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實驗,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通過對草履蟲生命活動的觀察,感受微觀生命的美妙,培養學生熱愛生命,敬畏自然的健康心態;通過赤潮的學習,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的意識。 |
||||||
教學重點和難點 | ||||||
項 目 | 內 容 | |||||
教學重點 |
(1)單細胞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 (2)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
|||||
教學難點 |
(1)使用數碼顯微鏡觀察草履蟲 (2)單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特點 |
|||||
教學策略 |
課前準備 | |||||
1.綠色的池塘水 2.采集和培養好草履蟲 3.制作好實驗用面粉糊{將1.5克小麥面粉放人100ml水中, 攪拌均勻, 加熱至沸騰(加熱過程中要注意觀察, 如有溢出現象及時處理, 以免發生事故), 然后繼續加熱,5min后, 用流水迅速將混合物冷卻至室溫即可使用,小麥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在沸騰后呈膠體狀。} 4.“觀察草履蟲”實驗的材料用具 5.多媒體課件 6. 數字顯微網絡互動平臺課室 |
||||||
教學策略的簡要闡述 | ||||||
全班各小組做“一滴水”實驗,可以看到大量的小球藻以及其他的單細胞生物,激發學生興趣,導入新課。 圖片展示常見單細胞生物,并引入實驗“觀察草履蟲”。學生用低倍顯微鏡觀察草履蟲,為了限制草履蟲運動過快,書本的方法是加棉花纖維,但是學生不好控制棉花纖維的用量,且會影響觀察,所以本人對此進行了改進——面粉糊(小麥面粉和水的混合物:) 在低倍顯微鏡找到一只運動相對緩慢的草履蟲,換高倍顯微鏡觀察,學生自己對照課本圖片,初步認識草履蟲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學生在此情況下,可以邊觀察邊學習草履蟲的結構,例如:纖毛,表膜,細胞質和食物泡的形成等。在初步認識草履蟲的形態結構的基礎下,教師再和學生一起學習草履蟲的其他結構和功能。再觀看視頻草履蟲的應激性,進一步闡述單細胞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也能獨立生活。 最后,利用草履蟲可以吞噬細菌的特點,引入草履蟲的作用,補充在培養草履蟲時的應用,并引入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的學習。 |
||||||
教學過程 |
課堂教學過程設計 | |||||
一、“一滴水”實驗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又到了我們生物實驗課的時間了。(PPT1:綠色池塘)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瓶池塘水,大家猜猜一滴池塘水里面有什么? 生:“有微生物”“單細胞生物”“…”。 師:光說不過癮,我們還是一起動手讓顯微鏡告訴我們答案吧。(PPT2: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 生:動手制作臨時裝片,放在數碼顯微鏡下觀察,看到四處游動的微小生物…… 師:觀看學生制作情況,在投影屏幕上選擇一組學生顯微圖像觀察。 師:在這樣一滴看似什么也沒有的池塘水中卻有這么多的生物,像這些游動的是小球藻,它們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稱為單細胞生物,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主要內容。(PPT3顯示本節課主題:單細胞生物;板書課題和關鍵詞) |
||||||
二、常見的單細胞生物 師:我們先來看看一些常見的單細胞生物。請同學們看到課本P66,(PPT4:顯示眼蟲、衣藻圖片,葉綠體等六種常見的單細胞生物)這是眼蟲,可以看出它的身體是綠色,這是因為它體內有葉綠體,含有葉綠素,眼蟲比較特殊的是它有感光的結構——眼點,因此眼蟲是介于植物和動物之間的一種單細胞生物。除此之外,這些都是常見的單細胞生物(稍加解釋)。他們大多生活在水域或濕潤的環境中,有些寄生在其他生物體上,例如大腸桿菌,聽這個名字,大家猜到它寄生在哪里嗎? 生:大腸。 師:是的,他寄生在人和許多動物的腸道中。單細胞生物種類繁多,其結構和生活方式差異很大,下面以草履蟲為例,了解它們的形態結構,探討其如何生活的。 |
||||||
三、數碼顯微鏡觀察草履蟲(低倍鏡、高倍鏡) 師:草履蟲的個體較大,易于觀察,同學們可以將桌面的燒杯放在燈光下觀察,那些游動的小白點就是了(PPT顯示草履蟲在試管中肉眼可見的圖片,為學生快速觀察到草履蟲提供參考)。 生:學生觀察,看到后表現很興奮。 師:雖說草履蟲肉眼可見,但要看到其形態、結構還是需要借助…..(生:顯微鏡)要在顯微鏡下觀察草履蟲,就得先做成玻片標本,那微小生物個體做成哪種玻片標本類型? 生:裝片。 師:臨時裝片的操作步驟是…… 生:擦、滴、斯、展、蓋、染、吸(PPT顯示) 師:對于草履蟲而言,我們只需:擦、滴(草履蟲培養液)、蓋。(稍加解釋) 師:我們一起看看這樣直接做成的臨時裝片看到的草履蟲是怎么樣的?(播放草履蟲運動狀態的視頻) 生:運動好快! 師:那我們如何解決這一困難? 生:用棉花纖維。 師:這個辦法不錯,我們書上也是這樣做的,不過,經過老師們多年實踐,發現同學們不好控制棉花纖維的用量,太多會影響觀察,太少又不能達到目的。今天老師也想了一個辦法——用面粉糊,其實就是用面粉和水攪拌均勻,加熱至沸騰,等它冷卻后,就會呈現膠體狀,這樣就會黏住草履蟲,從而達到限制其運動的目的。 師:那今天我們就用這個方法試試吧,下面看看怎么做吧【PPT顯示實驗步驟:擦、滴(在載玻片上滴一滴面粉糊,接著在面粉糊上面滴一滴草履蟲培養液——取表層)、蓋、顯微鏡觀察】 師:請同學們先在低倍鏡下觀察(PPT顯示觀察指標:草履蟲的形態,運動方式和遇到障礙物如何逃避),請小組同學做好分工(PPT顯示參考分工情況) 生:動手實驗。 師:巡視指導,當在顯微互動顯示屏上看到各小組同學已經在低倍鏡下找到草履蟲后,示意大家先停下。教師轉換屏幕,選擇其中一個小組的觀察情況講解。 師:大家看,草履蟲的形態像什么?(鞋底)它的運動方式是什么?(旋轉),當它遇到淀粉粒等障礙物后,如何避開?(后退),大家都觀察得很仔細,那現在可以選一個運動相對緩慢的草履蟲換高倍鏡觀察了。 師:請同學們選一個運動相對緩慢的草履蟲換高倍鏡觀察,大家可以參考書本P68草履蟲的結構模式圖,從而認識它的各個結構和運動情況,大家可以重點觀察纖毛,表膜,口溝,細胞質和食物泡(PPT顯示高倍鏡觀察的注意事項和觀察指標), 生:換高倍鏡觀察,參考課本圖片,在顯微鏡下認識草履蟲的各個結構。 師:巡視指導,通過顯微互動視頻觀看學生實驗進展。 |
||||||
四、草履蟲的形態結構 (選擇一組學生在高倍鏡下的顯微觀察情況投影給全班同學) 師: 剛剛同學們已經初步認識了草履蟲的結構,下面我找一位同學上臺來找一下他看到了什么結構? 生:一位同學上臺在屏幕上指出自己看到的結構——纖毛,表膜,口溝和食物泡(絕大多數同學都能找到,有的能看到食物泡的形成過程) 師:同學們都非常棒!這些結構我們比較容易看到,它們有什么作用呢?草履蟲還有什么結構呢?我們就通過圖片來了解吧。(PPT顯示草履蟲結構模式圖) 生:說出草履蟲的各個結構 師:纖毛有什么作用?(運動)草履蟲通過什么呼吸?(表膜)為什么要取培養液的表層做實驗? 生:因為草履蟲靠表膜呼吸,需要吸入氧氣,在培養液的表層氧氣較多。 師:非常好!取食和消化的結構分別是?靠什么結構排泄、排遺? 生:認真思考,回答問題。 師:通過學習,我們知道草履蟲生活需要營養,能進行進行呼吸,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那它生長到一定階段可以繁殖嗎? 生:能。靠分裂繁殖。 |
||||||
五、應激性 師:這些都說明它具備生物的多個特征,那當草履蟲遇到外界刺激能做出反應嗎? 下面我們看一個視頻。 生:觀看草履蟲應激性視頻。 師:(PPT顯示問題) 在這個實驗中,草履蟲遇到食鹽的刺激做出的反應是什么?(生:逃避),那如果這個刺激變成是肉汁,預測草履蟲會怎樣?(生:趨向有利刺激)。 師:由此可見,草履蟲具有生物的特征,單細胞生物雖然結構簡單,但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PPT顯示總結語)。 |
||||||
六、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情感教育 師:另外,草履蟲與人類的關系也很密切,同學們請看到P68左下角的“小資料”(PPT顯示文字資料) 生:認真看資料,總結出草履蟲可以吞噬細菌。 師:人們利用草履蟲的這個特征,把它用于污水凈化。其實,老師在培養草履蟲時,也利用了它這個特點,我是每隔5天向培養液中滴一滴牛奶,而牛奶在培養液中容易滋生細菌,草履蟲靠吞噬細菌為食。那其它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怎樣呢?(PPT顯示標題) 生:閱讀課本,總結出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師:重點講解“赤潮”、形成原因和危害。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赤潮的危害,那我們應該怎么避免赤潮發生呢? 生:盡量減少含氮、含磷污水的排放,生活污水的排放,盡量不使用含磷洗衣粉等等。 師:同學們都說的很好!所以我們應該從平時做起,從自我做起,愛護環境。 師:總結單細胞生物對人類有利也有害! |
||||||
七、小結 師:今天這節課同學們學到了什么? 生:…… 師:總結(PPT顯示小結內容) |
||||||
教學特色 | ||||||
教學 特色 |
筆者大膽嘗試全班同學用電子數碼顯微鏡,并利用電子數碼互動平臺監控到每位同學的顯微視野,隨時點擊就可立即調用學生的顯微視野來教學,快速可效,相信本節課一定可以給同學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課還在實驗方法上做了改進。在本實驗玻片標本制作過程中,草履蟲運動過快是實驗中重點需要解決的問題,教材中用的是棉花纖維,筆者經過多次實踐認為學生很難控制好棉花纖維的用量,太多會影響觀察,太少又不能很好的限制草履蟲的運動,因此筆者大膽嘗試新方法——面粉糊。經過實踐發現,面粉糊呈透明膠狀物,可以有效地限制草履蟲的運動,且不影響觀察,還可以觀察到草履蟲的旋轉前進,食物泡的形成過程以及遇到淀粉粒后退的現象等,觀察效果很好! 在突破重點和難點“草履蟲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時,利用學生的顯微視野,采用“邊實驗邊學邊講解”的形式,體現了“做中學”的課程新理念,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一邊實時實驗,一邊結合課本認識草履蟲的各個結構,并在教師的講解過程中落實所學新知識,培養了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又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獲取了新知識。 另外,將草履蟲污水凈化的作用做了延伸,與本實驗中草履蟲的培養相結合,將其應用貼近生活,學生更感興趣,也易于掌握。 |
|||||
教學反思 | ||||||
1、本節課主要以實驗為主,所以在課堂控制和時間的把握上都比較考驗老師。 2、本節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實驗設備的限制,在目前東莞的學校里,這種設備還是不能滿足全班學生每人一臺,部分學校有1-2臺。不過,如果沒有此設備的學校,用筆者的實驗方法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效果也很好。 3、本實驗需要教師提前準備面粉糊,需要耗時30分鐘,且面粉和水的比例非常重要,否則會影響實驗效果。 4、在應激性實驗上,受到時間上的限制,沒能讓全班同學做實驗是一個遺憾,希望有待改進。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