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東莞市,開花和結果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東莞市初中生物優質課《開花和結果》低涌中學黎麗華-課堂實錄(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東莞市初中生物優質課《開花和結果》低涌中學黎麗華-課堂實錄(附課件+學案+教學設計)
東莞市高、初中生物學優課教學設計《開花和結果》優課教學設計
——人教版新教材 七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第二章第三節
教師姓名 | 黎麗華 | 所在學校 | 東莞市低涌中學 |
聯系電話 | QQ郵箱 |
課標要求 |
1. 描述花的基本結構。 2. 描述傳粉和受精的過程。 3. 闡明花與果實和種子的關系。 |
教材分析 |
1. 本節的內容:由花的結構、傳粉和受精、果實和種子的形成三部分組成。花與果實的關系既是本節的重點,也是貫穿整節的主線。 2.內容地位:《開花和結果》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學新教材中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三節的教學內容。綠色開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種子萌發、植株的生長、開花、結果與死亡等階段。《開花和結果》一節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本節內容為學習《愛護植被,綠化祖國》和第七單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作了鋪墊。 3.各欄目的價值:通過圖片展示花的美,讓學生欣賞花的美,并結合教材中桃花的基本結構,引發學生思考:植物開花的作用是為了什么?(傳粉、受精)一朵花凋謝后,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結果)果實和種子的形成與花的哪些結構有關呢?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動手觀察花的結構(重點觀察雌蕊和雄蕊),通過問題導學,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傳粉、受精和受精后子房的發育過程,幫助學生構建本節的重要概念。 |
學情分析 |
1.學生的起點狀況分析: 1.1知識基礎:學生已經掌握了植物具有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并知道花、果實和種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1.2能力基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已養成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能自覺看書并完成導學案中自主學習部分的內容。學生基本掌握了由外向內的觀察方法,初步具有實事求是的觀察態度。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3情感態度(學習態度):初一年級的學生,對身邊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對于生物中的問題學生有很強的探索欲望。學生對課堂上體驗式的探究學習特別感興趣。 2. 學生的潛在狀況分析: 本節課設計的探究活動較多,包括合作探究解剖紅花羊蹄甲花,需要動手操作和認真觀察,對照桃花的基本結構,進一步認識花的各部分結構,并能夠嘗試描述所解剖的花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對學困生(種子選手)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他們的參與度可能不夠高,需要小組長的督促與指導。本節課的傳粉內容讓學生自學,完成學案中相關的內容,并讓種子選手嘗試回答,提高他們在課堂上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課堂的參與性。教學環節與教學時間的分配不好把握。 |
教學重點、難點 |
【教學重點】花的基本結構及其最重要部分。 【教學難點】受精過程及受精后子房的發育。 |
教學策略 | 本節課的教學策略是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究性學習方式進行教學,構建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的教學形式,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和互助性。教學模式:知識回顧→探究交流→總結歸納→互助提高→當堂檢測。利用圖片和動畫等多媒體資源,增強學習的趣味性。通過問題導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花的形態結構與其生殖功能相適應,幫助學生構建本節的重要概念。 |
教學目標 |
1.知識目標: (1)按實驗順序解剖紅花羊蹄甲的花,描述花的基本結構。 (2)描述傳粉和受精的過程。 (3)闡明花與果實和種子的關系。 2.能力目標: (1)通過對花的解剖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動手能力。 (2)通過描述傳粉和受精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通過請小老師上臺講解,請同學修改補充、作出評價的方式培養學生認真聽,細心分析的能力,并增強學生的評價意識。 3.情感目標: (1)欣賞花的美麗。 (2)養成愛護花的習慣,珍愛身邊的一草一木。 |
教學環節 | 教學目的 | 教師行為 | 學生行為 |
知識回顧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探究交流 探究活動一:花的結構 探究活動二:傳粉 探究活動三:受精 探究活動四: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三)總結歸納 (四)拓展應用 (五)當堂檢測 |
1.通過預習使學生了解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2.溫故知新,同時承上啟下。 1.學生被美麗的花所吸引,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愛護植物的情懷。2.通過獻花照片,滲透情感教育,讓學生懂得尊敬英雄和尊敬父母。 1.學生通過解剖自學,能概述花的結構。培養學生探討問題的能力。2.通過上臺解剖和講解,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能力、鍛煉動手能力和表達能力,鞏固所學的知識內容。 傳粉的過程比較容易理解,以學生自學為主,培養閱讀能力、歸納總結能力。 受精過程很抽象,平時觀察不了,也較難理解,通過受精過程示意圖,結合動畫演示受精過程,引導學生看圖描述受精過程,化抽象為直觀,幫助學生理解受精的概念,培養學生看圖思考問題的能力。 掌握花與果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在品嘗香甜的果時,別忘了感謝花朵”的情感。 梳理、歸納和鞏固知識。 學以致用 鞏固所學知識;檢查反饋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
布置預習內容。 復習提問,引出課題。 1.列出自主學習提綱,指導學生利用課前時間,快速閱讀課本。 2.圖片展示多種花的美,以及獻花情景照片。引入課題。引導學生對花感興趣,對“開花和結果”提出問題。 1.提出問題:你知道花各部分的名稱嗎?組織各小組參照P103頁“觀察與思考”對帶來的花進行快速解剖,比賽看哪個小組最快看到子房中的胚珠。并引導學生思考:①一朵花由哪些部分組成?最主要的是什么結構? ②花的哪一部分將來發育成果實? 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已解剖的花各部分結構,與教材中桃花的基本結構進行比較,得出花的基本結構是相同的結論。 展示龍眼和荔枝開花和結果的圖片,提問:植物是不是開花了,就一定會結果呢?花藥裂開后,花粉會到哪兒去呢?引導學生思考花傳粉的過程。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什么是傳粉,利用移動的卡片,把花粉移動到柱頭上,形象地概括傳粉的過程。 圖片展示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幫助學生構建概念。 提問:完成傳粉后,花就能結出果實了嗎?借助受精過程示意圖,引導學生看圖看教材內容,小組合作討論受精的過程,完成學案探究活動三的內容,提出疑問:花粉到達柱頭后,會有什么變化呢?什么是受精? 結合受精的動畫視頻,演示和講解受精過程。 提問:1.受精完成之后,花會發生怎樣的變化?2.花的哪些部分會凋謝?3.花什么部分變化最明顯?4.花是怎樣發育成果實、結出種子的呢? 結合多媒體課件,形象展示從花到果的變化。利用花生復習果實的內容。 結合圖的講解,幫助學生理解花與果實和種子之間的內在關系。 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體系,強調重難點。明確花的基本結構與果實和種子形成的內在關系。 聯系生活實例,讓同學們分析討論。 1.布置課堂練習,組織學生完成學案中“基礎訓練”和“提升訓練”中的選擇題。 2.講評:通過抽查和提問學生,了解學生對學案的完成情況。 |
預習課文,完成學案自主學習部分內容。 獨立思考,回答問題。 閱讀課文內容,完成學案中自主學習。思考“開花和結果”的現象,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為什么開花之后會結出果實?”“開花和結果有什么關系?”“花是怎樣發育成果實、結出種子的呢?” 活動一(合作探究):小組合作探究花的結構,對花進行解剖,并嘗試用放大鏡觀察雌蕊中子房里的胚珠(紅花羊蹄甲花子房里的胚珠易于觀察)。 活動二(學生展示):1.邀請學生上臺解剖和講解。2.學生利用桃花模型講解花的基本結構,并嘗試說出花的最主要結構,猜測可能發育成果實的結構。 3.學生利用可移動的紙片補充板書,總結花的基本結構。 完成學案,探究問題中探究活動一的相關內容。 閱讀課本P104傳粉的內容,完成學案探究問題中探究活動二的相關內容。自主探究花的傳粉,知道什么是傳粉。能區分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簡單概括出蟲媒花的特點和風媒花的特點。 獨立思考,回答問題。 小組合作探究,通過觀察受精過程的圖片,完成學案探究問題中探究活動三的內容,學會看圖表達圖片中的受精過程,理解精子與卵細胞相結合的過程就是受精。 1.學生自學,完成學案探究問題中探究活動四的相關內容。 2.小組合作探究,結合課本中的彩圖以及教師對圖的講解,理解花的各部分結構與形成果實、種子的關系。 3.認同植物從開花到結果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要經歷傳粉和受精的過程。 回顧本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掌握教學重點。 用已學知識分析討論生活應用問題。 1. 練習:完成學案“基礎訓練”和“提升訓練”中的選擇題。 2.請小組成員把答案寫在黑板上。 3.相互評價,檢查自己知識的掌握情況。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