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東莞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東莞市初中生物優質課《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可園中學鐘靜-課堂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東莞市初中生物優質課《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可園中學鐘靜-課堂實錄(附課件+教學設計+學案)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課題來源: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學八年級下冊 所屬單元章節:第七單元第二章第一節
教師姓名 | 鐘靜 | 所在學校 | 東莞市可園中學 |
聯系電話 | QQ郵箱 |
課標要求 |
1.形成以下重要概念: 1.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蚴前z傳信息的DNA片段,它們位于細胞的染色體上。 1.2遺傳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攜帶的遺傳信息是可以改變的。 2.具體內容: 2.1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2.2描述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 2.3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 3.活動建議: 收集和交流關于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報道、資料等信息。 |
教材分析 |
遺傳與變異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生命能在生物圈中延續、發展的根本所在。本節是在第七單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發展》闡述了生命個體水平上的延續、發展之后,進一步從基因水平繼續探討。 本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著重于向學生介紹遺傳學的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融合了遺傳學新進展,例如介紹人類認識遺傳、變異最初是從性狀開始的,選取了克隆牛、轉基因鼠的實驗來說明基因與性狀的關系。本節解決的是生物個體的性狀與基因的關系問題,同時也隱含著親代的性狀能夠在子代出現,是親代基因傳給了子代的緣故,從而為下一節《基因在親子間的傳遞》的內容做鋪墊,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
學情分析 |
1.學生的起點狀況分析: 1.1知識基礎:學生在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章第四節《細胞的生活》中,學習過細胞核是控制中心,并通過克隆羊的故事了解遺傳信息存在于細胞核中。 1.2能力基礎:經過一年多初中學習,學生具有一定討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平時也有小組合作學習的經驗。 1.3情感態度:學生對生物學感興趣,對尖端技術充滿好奇。 2. 學生的潛在狀況分析: 2.1學習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狀況:對自學完成的題目,不夠自信,不敢回答問題。 2.2學習過程中可能發展的狀況:在平時分激勵機制下,學生能積極參與課堂,同時更關注生活。 綜上所述,本人引導學生采用學案導學法、聽講法、合作法、練習法等達成學習目標。 |
教學重點.難點 |
1.重點: 1.1說出細胞核、染色體、DNA和基因之間的關系。 1.2說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1.3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以及親子代間在性狀上的延續現象。 2.難點: 2.1說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2.2舉例說出不同種性狀和相對性狀之間的區別。 2.3轉基因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影響。 |
教學策略 | 依據皮亞杰和布魯納的建構主義的理論,注重學生的前認知,注重體驗式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究和思維能力,本課運用了啟發式教學策略。如:引課部分,用“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視頻,啟發學生的前認知;通過分析“轉基因鼠的啟示”的資料,啟發學生認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通過猜謎游戲,啟發學生認知“性狀”的概念;通過圖片和身邊的事例,啟發學生認知“相對性狀”的概念,實現體驗式教學;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啟發學生認識轉基因生物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從而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 |
教學目標 |
1.知識目標: 1.1說出細胞核.染色體.DNA和基因之間的關系。 1.2舉例說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1.3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以及親子代間在性狀上的延續現象。 1.4舉例說出性狀和相對性狀之間的區別。 2.能力目標: 2.1培養學生分析圖片資料.獲取知識的自主學習能力。 2.2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 2.3培養學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正確的科學觀,關注轉基因技術對人類的影響。 |
教學環節 | 教學目的 | 教師行為 | 學生行為 |
(一) 回顧知識,引入新課,形成“遺傳”和“變異”的概念。 |
回顧過去的知識,呈現前概念,有利于幫助新概念建構,同時可以提升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信心。 |
1.播放《精子和卵細胞結合》的視頻,要求學生完成學案導學第1題,巡視并及時解答學生疑難。 2.講評并設問引導學生形成“遺傳”和“變異”的概念。 |
1.認真觀看,完成學案導學第1題。 2.專心聽課,回答問題。 |
(二)細胞核、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 完成遺傳基礎知識的建構,重在引出“基因”的概念。 |
1.要求學生完成學案導學第2題,巡視并及時解答學生疑難。 2.講評并設問引導學生理解細胞核、染色體、DNA和基因之間的關系。形成“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的概念 |
1.認真觀看,完成學案導學第2題。 2.專心聽課,回答問題。 |
(三)基因可控制生物的性狀。 | 通過高科技應用實例——轉基因鼠的啟示,說明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進而引導學生獲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的概念。 |
1.設問“如何驗證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呢?”,要求學生完成學案導學第3題關于“轉基因鼠的啟示”,巡視并及時解答學生疑難。 2.講評并設問引導學生理解“基因是DNA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的概念,進而引導學生總結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的概念。 |
1.認真觀看,完成學案導學第3題。 2.專心聽課,回答問題。 |
教學環節 | 教學目的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四) 性狀 |
通過猜謎游戲和看圖說話等多種方式,建構“性狀”的概念。 |
1.通過猜謎游戲,提高學習的趣味性,同時引導學生了解“性狀”的含義。 2.通過看圖和對比,幫助強化對“性狀”中“形態結構”、“生理”和“行為”內容的理解。 |
1.積極參與猜謎游戲。 2.專心聽講,積極回答問題,用心觀察周圍同學的性狀,并 按教師要求完成動作和對比,相互之間進行討論。 |
(五) 相對性狀 |
理解和鞏固“相對性狀”概念。 |
1.利用圖片引導學生獲得“相對性狀”的概念。 2.通過在課本中做標記和朗讀的方法,加強學生對概念的了解。 3.通過“單挑”練習,鞏固“相對性狀”的概念。 4.強調“相對性狀”概念中的關鍵詞:“同種生物”、“同一性狀”、“不同表現”。 |
1.專心聽講,認真回答問題。 2.在課本26頁對“相對性狀”概念做標記,用心朗讀。 3.踴躍參與,檢查自我認識水平,提高對概念的掌握程度。 4.標注關鍵詞。 |
(六)課堂提升:1.生物性狀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2.轉基因生物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
建立正確的科學態度,認識轉基因技術對人類的影響。 |
1.設問引導學生形成“環境影響性狀”的概念,鼓勵學生運用生活實例說明問題。 2.通過熒光水母的圖片引導學生大膽設計轉基因實驗,實現“熒光豬”的想法。 3.留下伏筆,引導學生利用課后時間開展對轉基因技術進行探索,形成小抄報進行評比。 |
1.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大膽回答問題,認識生物性狀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2.認真聽講,開動腦筋,大膽設想實驗,認識轉基因技術就在生活中大量運用。 3.認真記錄手抄報要求。 |
(七) 小結 |
梳理知識,建構完整重要概念,達成知識目標。 | 通過板書引導學生回答。 | 認真聽講,回答問題,完成筆記。 |
(八) 課堂練習 |
加強知識理解和運用。 |
1. 巡視學生完成情況,解答學生疑難問題。 2. 評講練習。 |
1.認真完成學案的練習題。 2.認真聽講,做好筆記。 |
板書 |
1. 遺傳和變異 2. 細 染 胞 色 DNA 基因 核 體 3.基因控制性狀 4. 形態結構 性狀 生理 行為 5. 同種生物 相對性狀 同一性狀 不同表現形式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