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比較線段的長短
所屬欄目:初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二節比較線段的長短“導學案+小組合作”廣東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二節比較線段的長短 -“導學案+小組合作”之雅行課堂-廣東省級優課
20 16學年第一學期
“導學案+小組合作”之雅行課堂教案
科 組:數學 授課班級:七(12) 課題
4.2比較線段的長短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1、借助于具體情景中了解“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性質; 2、能借助于尺、規等工具比較兩條線段的大。
3、通過“折出這線段中點”理解線段中點的定義并能用尺規
作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
過程與方法
通過思考想象、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等數學探究過程,了解線段大小比較的方法策略,學習開始使用幾何工具操作方法,發展幾何圖形意識和探究意識。
情感、態度 價值觀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解決的學習過程,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借助尺規比較兩條線段的長短及利用尺規作一條線段等于
已知線段。
學習難點:借助具體情境,了解“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性質。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動手操作、合作交流 課時安排
1
教學工具 三角板、圓規、多媒體
教 學 過 程
一、回顧與思考
什么叫線段、射線和直線?請完成下表: 名稱
圖形
表示方法 延伸方向 端點個數 長度可否度
量
線段 射線 直線
二、探究學習:
如右圖,從A地到C地有四條道路, 哪條路最近?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B
D E F G …
F
E
D
C
B
A
教 學 過 程
發現規律:線段的性質
兩點之間的所有連線中, 最短。簡述為 。 兩點之間線段的 ,叫做 。
三、合作學習:
(一)、活動一
1、動動手:各小組拿著你們手上的小棒和拿紅色小棒的同學比較,看看誰的長,誰的短?
2、思考:怎樣比較兩條線段的長短? (1)、先把兩條線段的一端重合,另一端落在同側,根據另一端落下的位置來比較長短,這種方法叫做 。 (2)、先分別量出各線段的長度,再比較長短,這種方法叫做 。 (3)、如果兩條線段相差很大,直接 就可以進行比較了。 3、學以致用:
怎樣比較兩棵樹的高矮?怎樣比較兩根鉛筆的長短?怎樣比較窗框相鄰兩邊的長?
( ) ( ) ( ) (二)、活動二:
想一想,折一折,怎樣找到你手上繩子的中點位置?
1、點M把線段AB分成相等的兩條線段AM與BM,點M叫做線段AB的 。
2、想一想如上圖,點M是線段AB的中點,則線段AM、BM、AB有怎樣的關系?
AM= = AB AB=2 =2 3、練兵場:如圖所示:
點C為AB的中點,AC=3cm,則AB= CM,BC= CM。 (三)、活動三:
教 學 過 程
1、什么是尺規作圖?
2、小組合作交流,試一試用尺規作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
四、當堂檢測: (一)、基礎鞏固 1、如下圖:
(1)、從小明的家到學校有三條不同的路線可走,小明想盡快從家到學校,會選擇線路 。其依據是 。
(2)雅行教育:上圖中如果線路②是一片綠化草地或者是有安全隱患的地方,小明又該怎么走?
2、兩點之間的距離是指兩點之間線段的( )。 3、下列錯誤的是( ) A、任何兩條線段都能度量長度。
B、因為線段有長度,所以它們之間能判斷大小。 C、利用圓規配合尺子,也能比較線段的大小。
D、兩條直線也能進行度量和比較大小。
4、下列說法中不一定能判斷點C是線段AB的中點的是( )
A、AC=CB B、AB=2AC C、AC+CB=AB D、CB= 2
1 AB
5、已知線段AB=6cm,C是AB的中點,D是AC的中點,則DB等于 A. 4.5cm B. 1.5cm
C. 3cm D. 3.5cm (二)、拓展延伸
1、已知線段a,b,用尺規畫一條線段c,使它的長度等于兩條已知線段的長度的和。
2、做一做:在直線L上順次取A,B,C三點,使得AB=4cm,BC=3cm, 如果O是線段AC的中點,求線段OB的長度。
五、小結
1、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2、你有什么困惑?
(2)、兩點之間的距離: 。 (3)、線段的兩種比較方法: 。 (4)、線段的中點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5)、能用尺規作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
六、作業:課本113頁習題4.2 必做題 第2、3題 選做題 第4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