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第一單元第三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山西省優(yōu)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第一單元第三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山西省優(yōu)課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識記四種消費心理的含義及特征,理解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huán)境、綠色消費,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等基本消費原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情景導入,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自己身邊的消費入手,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以科學求實的態(tài)度對待消費;堅持正確的消費原則,發(fā)揚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的精神;樹立生態(tài)文明觀念,自覺落實環(huán)境保護行動。
二、教學重難點
1.做理智的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2.適度消費。
三、教學方法
情景討論法、小組探究法、分析講授法、活動啟發(fā)法。
新授課教學基本環(huán)節(jié):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fā)導學案、布置預習。
四、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jié)課學習,我們知道了消費的類型、消費結構的變化,也重點學習了影響消費的因素,知道我們的生活消費受居民收入、消費品價格和商品的性能、外觀、質量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其實,我們的生活消費不僅受客觀因素的影響,還受消費心理的影響,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消費觀呢?
新課教學
1、合作探究:消費心理
播放視頻,《大學生開學購物消費》,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大學生的這種消費行為反應了什么樣的心理?
小組合作討論、探究,分小組展示探究結果。 教師總結
消費心理有:從眾心理引發(fā)的消費,求異心理引發(fā)的消費,攀比心理引發(fā)的消費,求實心理引發(fā)的消費。
多媒體展示四種消費心理,結合教材進一步舉例區(qū)分四種消費心理的特點。 表現 特點
態(tài)度
從眾心理 仿效性,重復性,盲目性,
具體分析,盲目從眾不可取 求異心理 標新,立異 過分標新立異,不值得提倡 攀比心理 夸耀性,盲目性 不健康心理,不值得提倡 求實心理
講究,實惠
理智消費,值得提倡
總之:盲目從眾不可取,過分標新嚇死人,虛榮攀比活受罪,理智求實樂融融。
思考運用:一群人走進了世外桃源,景色優(yōu)美。現在讓你選一個地方,在那里建一幢房子住下來,你會選擇在哪里?
A.看看大多數人在哪里建,我就建在哪里,大家在一起熱鬧,房子式樣什么要和別人差不多,不要太突出。(從眾心理)
B.大家在一起沒有意思,瞧他們都建在山腳下,我這么有個性的人怎么能和他們一般,我要建在山腰上。(求異心理)
C.我的房子地段肯定要比別人的好,房子造型„„要有新意,不能讓別人看貶了。(攀比心理)
D.看看家里的存款有多少,再根據地段方便與否選一個地方。(求實心理) 2、合作探究:樹立怎樣正確的消費觀?
①.你聽說過“負翁”、“月光族”、“卡奴”嗎?這些稱號給我們有什么啟示?展示視頻,引導學生結合視頻《大學生借貸消費變成“土豪”,務農父母賣豬糧還債》,從不同角度探究如何引導大學生正確消費?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教師提問:什么是適度消費?貸款消費有沒有違背此項原則?對量入為出,適度消費如何理解?
學生活動:認真閱讀教材內容并熱烈討論,回答自己不同的看法
教師總結:量入為出,適度消費原則就是要求人們的消費與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相適應。
理解這一原則注意:一方面,消費支出應該與自己的收入相適應,不超前消費。另一方面,在自己經濟承受能力之內,應該提倡積極、合理的消費而不能抑制消費。
探究活動:思考你曾經憑一時沖動或是隨大流買東西嗎?當時你是怎么想的?我們應該怎么做?
學生活動:學生就所提問題展開討論。 教師活動:針對學生的見解作點評、總結: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首先,在消費中注意避免盲目從眾。其次,要盡量避免情緒化消費。在消費時,要注意保持冷靜。最后,要避免重物質消費,忽視精神消費的傾向。因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結構是不斷變化與改善的,我們的選擇也要有利于人的全面發(fā)展。(3)保護環(huán)境,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就是指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jié)約資源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huán)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稱,核心是可持續(xù)性消費。因為,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帶來了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和資源的嚴重短缺,我們國家提出了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科學發(fā)展觀”,大家也應該從自身出發(fā),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去從事綠色消費,即:節(jié)約資源,減少污染;綠色生活,環(huán)保選購;重復使用,多次利用;分類回收,循環(huán)再生;保護自然,萬物共存。希望同學們能真正把所學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做個綠色消費者。
探究活動:你怎樣看待現在社會上流行的“打包”這一現象?勤儉節(jié)約和艱苦奮斗的作風是不是過時了?為什么說沒有過時?
學生活動:學生就所提問題展開討論。 (4)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
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是一種民族精神,而不是一種具體的消費行為。作為精神,它是永遠不過時的。特別是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還面臨人口、資源等壓力,我們更應該發(fā)揚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從個人思想品德的修養(yǎng)角度講,有利于個人優(yōu)秀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是有志者應該具備的精神狀態(tài)。當然,不能把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與合理消費對立起來,勤儉節(jié)約不是抑制消費而是說不要浪費。
重點回顧四個原則。總之,以上四個原則,是科學消費觀的具體要求,我們要理解和掌握這些原則,并用他們指導自己的消費行為,既有益于個人,也有益于社會,將促進個人的健康發(fā)展和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課后小練:根據理智消費的原則,模擬一份家庭消費計劃。并結合個人行為,說說怎樣才算應該理智的消費者。
1.你主要的消費是什么?
A.學習用品 B.零食 C.話費 D.服飾 E.娛樂場所 F.書報/音像制品 G.其他:_______(請寫明)
2.你每月的零用錢約是多少?
A.100元以下 B.100~200元 C.200~400元 D.400~500元 E.500~700元 F.700元以上
3.你每月零用錢收支狀況如何?A.有節(jié)余 B.有赤字 C.基本平衡 4.你擁有下列哪種物品?(可多選)
A.CD機/MD/MP3 B.山地車 C.手機/小靈通 D.電腦
5.你的零用錢主要從何處得來?A.父母 B.壓歲錢 C.其他親戚 D.打工 E.其他:_______(請寫明)
6.你在花錢買東西時較注重什么?(可多選)
A.質量 B.款式 C.品牌 D.服務態(tài)度 E.價格 F.其他
7.你對新型的消費方式(如網上購物)有何種經驗?A.沒有 B.1~2次 C.偶爾 D.經常
8.你是否時常有“人情消費”(如買生日禮物)的狀況?A.有 B.沒有 9.明星代言或品牌是否對你的消費有影響?A.有 B.沒有
10.你的父母對你的消費狀況關心程度如何?A.對我如何花錢較了解 B.只是偶爾問問 C.基本不關心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