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制造平衡
所屬欄目:小學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大象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生活中的機械》第二節《制造平衡》河南省 -登封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制造平衡》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本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大象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生活中的機械》的第二課《制造平衡》。 【教材分析】
《制造平衡》是在本單元第一課《機械是什么》這一整體感知機械的基礎上,具體感知杠桿的平衡。平衡游戲的引入,使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自然而然地明白平衡需要的條件,實驗需要記錄,然后順利過渡到利用杠桿尺研究等臂平衡和不等臂平衡的條件。此處出示了第一組較為簡單的實驗數據,為下一課《我能撬起地球》中杠桿省力的研究再次做了實驗與記錄數據兩方面的鋪墊。
【學生分析】
學生在學習本節課時候,已經初步感知了機械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及功能。因此,本節課重點在培養學生借助杠桿尺等簡單器材做簡單的觀察實驗,并記錄分析實驗數據的能力。從心理上說,學生學習本節課的知識基礎并不太難,關鍵是實驗過程中各種習慣、能力的培養,這應作為本節課的重中之重。 【教學目標】
1.認識杠桿尺、鉤碼等實驗器材,了解各重要組成部分的名稱。 2.認知平衡,能準確判斷什么是平衡狀態,什么是不平衡狀態。
3.根據探究過程和所記錄的實驗數據,分析、歸納出杠桿尺平衡的條件。 【教學重點】
利用杠桿尺、鉤碼等簡單器材進行等臂平衡和不等臂平衡條件的研究。探究出杠桿尺平衡的條件,并從探究出的數據分析、總結出杠桿尺平衡的條件。 【教學難點】
從探究出的數據分析、總結出杠桿尺平衡的條件。 【教學準備】
鉤碼、杠桿尺、探究實驗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提出問題 1.你能堅持多久?
同學們做過單腳站立的游戲嗎?今天我們上課之前來玩這個游戲,第1、3、5組的學生睜著眼睛,單腳站立;第2、4、6組的學生閉上眼睛,單腳站立,看哪邊堅持的時間長。堅持不住的或者有腳著地的情況就可以坐下。
為什么閉上眼睛后單腳不能長時間站立?(讓學生提前查閱資料,課堂上教師演示引導說出:身體的平衡需要時不時地用視覺來矯正。)
2.尺子能不掉下去嗎?
好玩嗎?我們繼續來玩游戲。好嗎?
①在你的右手食指上放一把尺子,你能讓它保持平衡不掉下來嗎?(學生演示)
很好,此時尺子與手指就構成了一種平衡的狀態,那么,同學們是怎樣做到的呢?(保持平衡,手指充當了支點,尺子兩端距離手指的長度相等)
②如果在尺子的一端放上一塊橡皮,還能保持平衡嗎? (學生演示,一端放置橡皮,尺子掉落)此時,尺子為什么不能保持平衡了呢?(因為一邊比較輕,一邊比較重)
若想保持平衡,你試著猜想一下,可以怎樣做?(移動尺子的位置,使手指距重物一端的距離小于支點與尺子另一端的距離)
今天,我們將利用手中的實驗材料也來制造平衡,怎么樣?(板書:制造平衡)
看到這個課題,你聰明的小腦瓜里產生了哪些疑問?生提出問題:怎樣制造平衡?生活中哪里有平衡?……
二、實驗探究
(一)認識杠桿尺、鉤碼等實驗器材
為了幫助大家完成實驗,老師這里準備了一些實驗器材。 首先同學們請看,這是杠桿尺,它由底座、豎桿和平衡尺三部分組成。使用時,我們只需要將平衡尺固定在支點上,擰上螺絲就行了。現在杠桿尺平衡了嗎?
這個平衡尺真調皮,也玩起了蹺蹺板。這時候,我們試著調整平衡尺兩端的螺母,直到平衡為止
仔細觀察杠桿尺,說說杠桿尺還有什么特點?
(有一個一個的格子、每個格子之間的距離是相等的……下面的孔是用來掛鉤碼的。)
這是鉤碼,我給大家準備的鉤碼是同樣的7個,每個鉤碼的上下兩端各有一個鉤子,方便我們掛在杠桿尺上。
(二)使用杠桿尺,實驗探究 1、掛幾個才能平衡
(1)提問:我在左邊第5格掛2個鉤碼,大家認真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左邊沉下去了)還平衡嗎?大家想一想右邊第一格處應掛幾個鉤碼才能使杠桿尺平衡?
教師做相應演示(杠桿尺處于不平衡狀態)
(2)學生猜測結果:看到這里,你有什么猜想呢?你想怎樣做?其他同學的想法和他一樣嗎?
(3)講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要判斷同學們的猜測對不對,老師也不能直接說你對他錯,我們必須通過實驗來檢驗。
(4)指導學生對實驗數據進行記錄。教師在黑板上畫出杠桿尺平衡實驗數據記錄表,向學生簡單介紹記錄表的各部分組成。然后讓學生把數據記錄到表上。
(5)分組實驗,使桌上的杠桿尺平衡
要求四點:1.每一組選擇一種情況來做,第1、6組在杠桿尺的左邊第5格處掛三組不同數量的鉤碼實驗,第2、5組在杠桿尺
的左邊第10格處掛三組不同數量的鉤碼實驗,第3、4組在杠桿尺的左邊第15格處掛三組不同數量的鉤碼實驗。
2.要愛護實驗器材,小心輕拿。
3.小組內要分工,1名組長,3名操作員,1名記錄員,1名匯報員,杠桿尺達到平衡之后,記錄員要將實驗數據記錄到表1上,交流時由匯報員來匯報小組內的實驗情況。
4.每個小組實驗三次之后,在組長的帶領下研究你的發現。 (師巡回指導,督促學生做好記錄,問是怎么想的,為什么平衡?兩邊比較,兩邊掛一樣多鉤碼會怎樣,兩邊不一樣多時會怎樣?)
(6)匯報員匯報展示并將結果記錄到黑板上。 你們發現了嗎,剛才的平衡有什么特點呢? (左右兩邊的格數一樣,鉤碼數也一樣。)
(7)匯報員匯報并將結果記錄到黑板上。(針對學生估計:可能會有學生拋開要求,在右邊其他位置掛上不同數量鉤碼使杠桿尺平衡,這時要及時給于學生充分肯定,并鼓勵、表揚。)
2、掛在哪兒才能平衡
(1)提問:同學們,你們再來看,如果我在杠桿尺左邊的第15格掛兩個鉤碼,要想使它平衡,除了在右邊對應位置掛相同數量鉤碼外,我們還可以在哪個位置懸掛鉤碼使它平衡呢?教師做相應演示(杠桿尺處于不平衡狀態)
(2)學生猜測結果;
(3)講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請同學們動手驗證一下,開始之前,還是要看清我們第二次試驗的要求:(課件出示) ①杠桿尺左邊必須是第15格掛2個鉤碼;②右邊掛鉤碼時,可以在一個位置上掛,也可以在兩個位置上掛,只要平衡即可,數據請記錄到表2上;③平衡的方法不只一種,找到的方法越多越好,但要作出準確的記錄。
(4)學生分組進行探究活動,教師巡視,觀察學生探究情況(教師注意:不要對學生的探究活動造成暗示或干擾);
(5)匯報員匯報并將結果記錄到黑板上。
針對學生估計:可能探究出以下情況,右邊:①5格處掛6個;②10格處掛3個;③15格處掛2個。
如果學生只回答出一個位置的情況,教師還可以提問如果不是在右邊一個位置上,而是在幾個位置上懸掛不同的鉤碼是不是也可以讓它平衡呢?引導得出①5格處掛3個,15格處掛1個;②10格處掛2個,5格處掛2個;③10格處掛1個,20格處掛1個等等。這時要充分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不束縛學生的思維,引領學生做好觀察實驗、做好數據記錄,為下個環節做鋪墊。
三、嘗試解釋,表達交流
1、談話:同學們找到這么多平衡的方法,真了不起,通過剛才的實驗探究,對于杠桿尺的平衡我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那么杠桿尺的平衡有沒有什么規律呢?剛才大家實驗記錄的數據中,會不會存在使杠桿尺平衡的某種規律呢?這也是許多科學家
在搞科學研究時經常要想到的一個問題(也就是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下面請同學們對我們剛才得到的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尋找一下杠桿尺的平衡是不是存在某種規律,若真的存在,看誰能先找出來?
2、學生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研究、討論,探尋杠桿尺平衡的規律。
針對學生估計:若學生自己探究出杠桿尺平衡的規律了,可請他們講出規律。若沒有,教師引導學生探索出杠桿尺平衡的規律(左邊鉤碼個數×格數=右邊鉤碼個數×格數)。
四、聯系生活,學以致用
同學們,平衡現象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你們了解多少? (學生自由交流,如人們利用平衡現象發明了秤、天平、體重計;挑水時扁擔放到肩部中間;起重機吊起重物而不倒;走鋼絲的雜技演員做動作時要保持平衡等。)
【板書設計】
制造平衡
杠桿尺平衡實驗數據記錄表
杠桿尺平衡的規律:
左邊鉤碼個數×格數=右邊鉤碼個數×格數
左邊格數×鉤碼數=
右邊格數1×鉤碼數1+右邊格數2×鉤碼數2+……
杠桿尺平衡實驗數據記錄表1
組長________操作員___________ 記錄員____________
左邊
右邊
格數 鉤碼數
格數 鉤碼數
通過實驗,我發現了:
杠桿尺平衡實驗數據記錄表2
組長_______ 操作員___________ _ 記錄員____________
左 邊 右 邊 格數 鉤碼數
格數1 鉤碼數1
格數2 鉤碼數2
15
2
通過實驗,我發現了: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