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平均數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平均數》云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平均數》云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平均數》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四年級下冊90~91頁。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結合具體情境,在觀察、思考、討論、交流等活動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并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2、問題解決與數學思考
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靈活運用平均數的相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運用。
3、情感態度
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體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時成功的愉悅,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數方法。 難點:找到平均數的特點,并能靈活運用平均數的相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建立意義 1、情境導入
同學們喜歡籃球運動嗎嗎?和籃球有關的比賽很多,有五人對抗賽、花式籃球、一分鐘投籃比賽等。你們知道一分鐘投籃比賽嗎?有三位同學組織了一分鐘投籃比賽,考慮到大家水平不穩定,他們決定每人投三次。你們愿意幫他們做裁判嗎?
2、初步感知平均數
板書小林和小睿投籃成績統計。 小林:5 5 5 小睿:3 4 5
讓學生發表觀點,評判兩位同學成績。教師課件出示小睿投籃統計圖,幫助學生分析。
學生用“總數”、“平均數”、“最大數”、“三打兩勝”等方法都可以,教師充分給學生時間,說自己的方法如何評判,經過討論,發現用“最大數”辦法不合適。
在評判兩人成績時,引導學生自己得出“移多補少”的找尋平均數的辦法,教師再總結。
理解清楚“移多補少”方法后,讓學生說說4能代表每一次投籃水平嗎?
3、深入了解“平均數”,總結出算平均數的方法。 板書和課件出示小城同學三次投籃情況。 小城:3 7 2
讓學生依次用“總數”、“平均數”、三打兩勝”的方法評判三人成績,發現的方法當人數多時,”三打兩勝”就不太好用了。
在評判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找尋“3、7、2”這組數的平均數時,就沒有“3、4、5”這樣的一組數方便,從而找到計算的方法。
總結:不管是“移多補少”還是先合并再平均分,目的都是使幾個不相同的數變得同樣多。這個數就叫做這幾個數的“平均數”。
讓學生說說小睿和小城投籃個數的平均數。
教師:4能代表小城第一次投籃個數嗎?能代表第二次、第三次投籃個數嗎?平均數能代表什么呢?
學生說出“平均水平”、“整體水平”、“一般水平”都可以。 二、進一步體會平均數使用價值和特點。
教師:看三位同學投籃比賽很有意思,我也申請加入比賽,而且我要求投四次,他們同意了,想知道我的投籃情況嗎?
出示前三次投籃統計。 李老師:4 6 5
提問:猜猜,三位同學看到我前三次投籃成績,心里會怎樣想? 讓學生充分說出想法,教師再出示第四次投籃成績。
讓學生討論,老師贏了還是輸了,為什么?
通過討論發現:投籃次數越多總數可能越大,當比賽次數不相同時,用“總數”評判成績就不合適了,而用平均數是可以評判的。
2、平均數的特點。
教師:用平均數可以評判成績,請大家不計算,憑直覺估計一下李老師的平均投籃個數。
學生說出估計的數后,教師提問:為什沒有人估1或6呢? 引導學生發現平均數第一個特點:平均數比最大數小比最小數大。 教師:看來李老師比賽輸了,你們覺得問題出在哪里? 學生會直接找最后一次投中個數少的原因。教師出示最后一次投中5個或9個,讓學生思考結果會怎樣。
通過討論發現平均數的二個特點:前三次投總個數不變,第四次投總個數越多,平均數越大,也就是平均數容易受一個數據影響而發生改變。
教師出示下圖,讓學生在觀察,找找關于平均數還有什么特點。通過觀察、討論、引導,得出平均數第三個特點:數據中比平均數多的總和與比平均數少的總和同樣多。
三、拓展運用。
1、小明說下面三張紙條平均長度是10厘米,對嗎?請用平均數的特點說一說理由。
2、小朋友下水游泳有危險嗎?為什么?牌子上應該怎么寫?
3、李奶奶已經72歲了,她看到這則報道后,很擔心自己的壽命,你想對她說什么?
4、請用平均數相關知識說明理由。
5、請列式解答。
四、總結本節課收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