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明天要遠足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課標版(部編)一年級上冊9明天要遠足-浙江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課標版(部編)一年級上冊9明天要遠足-浙江省 -永康
《明天要遠足》
【教學目標】
1.識認“睡、海、亮”等3個生字,認識“目字旁”。
2.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會對“那地方”的風景展開想象,能初步仿照詩歌句式說說其他美麗的風景。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小女孩要去遠足的期待、激動的心情。
【設計意圖】
《明天要遠足》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童詩。詩歌文字簡練,立足生活,形象生動地描寫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遠足而喜悅、激動,睡不著覺的情景。本課針對詩歌和一年級學生特點,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生活經驗入手,寓教于樂,創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本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引導學生結合平時遠足經歷,體會小主人公遠足前無比激動、無限期待的心理,從而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合理想象進行說話拓展練習,創造屬于自己的詩歌,感受詩歌的特點和魅力,鍛煉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在本課實施之前,學生已經在一年級上學期學習過了這篇課文,對大部分生字都已經熟識,對詩歌也比較熟悉。根據以學定教的原則,這一課時不再安排大量生字的識記,而是對“海”、“亮”和“睡”三個比較有特點或存在難點的生字進行進一步拓展和鞏固,在識字過程中結合多種識字方法,比如分類組詞識字法、偏旁識字法、會意字字源識字法等,激發學生識字興趣,培養學生識字能力,為以后的自主識字打下基礎。這一課時減輕了學生已經掌握的一些知識點的分量,對一些重點和拓展內容著重筆墨,盡量避免學生重復無意義的學習,讓學生在第二次學習過程中也能有所收獲。
【教學過程】
一、聊天激趣,導入新課,理解詩題
1.聊天導入:談話回憶旅行經歷,引起學生情感共鳴。 2.揭示課題:明天要遠足
3.理解“遠足”:什么是“遠足”呢?(走路去很遠的地方郊游,去看美麗的風景)
4.讀好課題:明天要遠足了,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帶著這樣的心情一起讀課題:明天要遠足
2
二、初讀全詩,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一)初讀詩歌
1.自由朗讀詩歌,讀后思考:明天要遠足了,小女孩心情激動睡不著,在想些什么? (二)采用各種方式,教學生字
1.以舊帶新,利用會意字的特點,教學生字“睡” (1)運用已學方法,自主識認生字
讓學生說說可以用什么方法記住睡字,目+垂。 (2)識認“目字旁”,引出會意字
①會意字識認“睡”:目字旁代表眼皮;垂,往下垂。眼皮往下垂,就是要睡覺了。 ②會意字記住“睡”:會意字是用兩個及兩個以上的獨體字,根據各自含義組成的。 復習之前學過的會意字:“日月明,小大尖,小土塵”等,續編口訣“目垂睡”。 ③“目字旁”識字拓展:目部和眼睛有關,拓展目字旁的字:眼、睛、盯、睜、眨等。 2.借助圖片,采用資源探究法,教學生字“亮”
(1)觀察字理圖:觀察“亮”的字理圖,說一說圖上畫了什么?
(2)建立聯系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講解字理圖,上面這個高高的建筑其實是一座高高的燈塔(PPT出示“高”),上面亮著燈光。看來這個字和“高”字有些聯系。下面的小茶幾小凳子,晚上要擺在明亮的地方。所以這是“亮”字。
(3)根據字義,給“亮”組詞,鞏固生字。 3.借助思維導圖,采用分類組詞法,教學生字“海” (1)自主識記“海”字。
(2)給“海”組詞,鞏固生字。相機引導分類組詞。
— — — — (海的部位) (海中生物)
海灘 海岸 海水 海面 海 海帶 海星 海馬 海參 南海 黃海 渤海 東海
3
(海的名稱) 4.生字學習小結
小朋友們真能干,用會意字、字源識字、分類組詞等方法把生字學得這么好,那么在詩歌的學習中相信你們能學得更棒!
(三)整體感知詩歌
1.自由朗讀詩歌,讀后思考:小女孩睡不著,在想些什么? (板書:海、云和天亮) 三、品讀詩句,感受詩意,還原詩境
(一)品讀詩句,扶放結合,體會情感 1.想象畫面,品讀“那地方的海”
(1)品詩中海,談心中海:在小女孩心里,那地方的海是怎樣的?你見過大海嗎?見到的海是什么顏色的?
(2)讀美麗的海:出示美麗的海邊風景圖,把期待、激動的情感送進詩歌里讀一讀。 2.聯系生活,品讀“那地方的云”
(1)感受云的“潔白柔軟”:在生活中見過哪些“柔軟”的事物? (2)讀出云的“潔白柔軟”。 (二)拓展想象,梯度練習,言語實踐 1教師引領,聚焦貝殼,練說句式 (1)選取貝殼,詩句仿說。
那地方的貝殼,真的像同學說的,那么_________嗎? (2)除了老師、同學,還可能有誰?
(3)除了海邊,還可能是哪些地方? 2.小組討論,發散思維,詩句創作
那地方的________,真的像________說的,那么________嗎?
3.發言分享,成果展示,合成小詩 (三)感悟詩情,練習朗讀,了解詩體 1.關注嘆詞,體會人物心情
(1)關注“唉”,指導朗讀“唉”。聯系生活,朗讀感受。
(2)體會心情:你從小女孩“唉”的一聲里聽出了怎樣的心情?讀出這樣的心情。
2.關注變化,了解詩歌特點
(1)三次嘆氣,自由朗讀,體會嘆氣的心情。 (2)說一說三次嘆氣小女孩的心情發生了什么變化。
三次嘆氣,一次比一次期待,一次比一次激動,嘆的氣一次比一次長。把這些心情送進嘆氣里,一起再來讀一讀!
(3)詩歌特點
引導學生發現三個小節的句子,句式相像,各有不同,讓這首詩歌讀起來很順口很好聽。
4
3.關注全詩,感受詩歌情感
認識了這首詩歌的特點,也感受了小女孩的心情,相信你們一定能讀得更好! 小女孩睡不著在想些什么?(板書:海、云和天亮) 四、回歸整體,合作朗讀,情感升華,激趣總結 (一)多種形式合作朗讀 1.指名展示,點評指導。 2.師生合作朗讀 3.男女生合作讀 (二)學習總結
1.學生自主談收獲。明天要遠足,想著那地方的海和云,心情非常激動,翻過來翻過去睡不著,等待著天亮。學到這里,這首美妙的詩歌也結束了,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呢?
2.教師引領作提升。大家不僅認識了詩歌的特點,還用會意字、分類組詞等方法認識難認的生字,認識了目字旁,還創造出了屬于自己的詩歌!大家都是會學習的孩子,留心觀察生活的點點滴滴,說不定你就是下一個小詩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