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明天要遠足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課標版(部編)一年級上冊9明天要遠足-云南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課標版(部編)一年級上冊9明天要遠足-云南省優課
《明天要遠足》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明天要遠足》是部編本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課文以“兒童生活”為人文主題編寫。《明天要遠足》的作者是方素珍,臺灣資深兒童文學作家,被讀者親切地稱為“花婆婆”。這是一首充滿童趣、表現童真的兒童詩。詩歌文字簡練,立足生活,通過對兒童遠足前夜的動作和心理描寫,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小主人公因期盼遠足而情緒起伏,難以入睡的情景。全詩共三小節,一、二兩節句式相同,“唉”字反復三次,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韻律。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剛剛進入小學,應注意培養良好讀書、傾聽、觀察、思考等學習習慣,扎實有效地進行聽說讀寫訓練。在閱讀教學中,應以朗讀為重,重視閱讀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讀出不同的感受,讀出不同的味道;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在讀書中多識字,提高學生的朗讀表達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課外閱讀習慣。
設計理念:
本課的教學設計以學生為本,寓教于樂,努力創造和諧、愉快的
教學氛圍。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引導學生體會小主人公遠足前無比激動、無限期待的心理,從而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采用隨文識字的方法,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充分實現以讀促識、讀中感悟的教學情境。全詩短短三節,三節中作者都用同一個感嘆詞“唉”,三次重復,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教學本課時主要運用多種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一起感受詩歌的童趣,激發對語言文字的熱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讀好輕聲詞。
2.認識“目”字旁。 過程與方法: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2.讀好疑問句和感嘆詞“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遠足之前那種興奮,期待,急切與向往的心情。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疑問句和感嘆詞“唉”。
教學難點:體驗遠足之前那種興奮,期待,急切與向往的心情。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過程設計:
第2課時
一、激趣導入
1.播放兒歌《小腳丫走天下》。
2.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明天要遠足》,板書課題,齊讀。結合兒歌《小腳丫走天下》理解“遠足”。
3.請學生再齊讀課題,并指導朗讀:讀課題時,可以在“明天”后面稍稍停頓一下,這樣就會顯得更有節奏。
學習“明”字:你是怎樣記住“明”字的?組詞。
【設計意圖:以學生感興趣的兒歌導入新課,引起學生共鳴,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恰當地揭示并理解課文題目,使學生自然地理解了“遠足”的含義,可以說是潤物無聲。】 二、初讀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請同學們認真聽,注意聽準字音。
2.上節課,大家已經認識了本課的生字詞,現在請大家試著自由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詩歌讀通順。
3.有幾個特別的詞語寶寶調皮地從課文中跑出來,想和大家交朋友,你們能和它們交上朋友嗎?
(課件出示輕聲詞,練讀、開火車讀)
【設計意圖: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循序漸進地感知課文內容——先通過教師范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有了初步感知;再通過
自己試讀,把詩歌讀通順;最后通過讀好輕聲詞完成對課文的初讀。】
三、再讀理解
1.介紹小節,指名分節讀課文。思考:遠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著)
2.(課件出示“睡”字),咱們來看看這個睡字,它的左邊是目字旁,目字旁的字大家覺得應該和什么有關呢?(眼睛)它右邊是一個垂字,咱們的眼皮垂下來在閉目養神了,就是在睡覺了。記住睡覺的時候是閉上眼睛的。指導學生拼讀,給睡字找好朋友。
【設計意圖:識字是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教學目標,特別是小學一年級,必須每堂課扎扎實實地指導。本環節融把握文本、隨文識字于一體,通過朗讀順勢引出“睡”字,認識“目”字旁,并運用形聲字的特點進行識記。識字教學和朗讀相結合,提高了教學效果。】
四、精讀感悟 (一)學習第一節
1.小作者睡不著覺,首先想到了什么?自由讀第一節,找一找。 2.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樣?(顏色很多) 你們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顏色嗎?(藍色、黑色、綠色)
你們想去看看顏色各異的大海嗎?(課件出示大海圖片) 3.指導朗讀:“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師說的,那么多種顏色嗎?”“真的”讀重音,句末語氣上揚,讀出疑問的語氣。指名讀,齊讀。
(二)學習第二節
1.小作者除了想到大海外,還想到了什么呢?自由讀第二節。2.你見過的云都是什么樣的?
小作者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樣的? (課件出示:藍藍的天空中白云朵朵。) 3.你知道還有什么東西也是潔白柔軟的嗎?
4.指導朗讀:這樣潔白美麗的白云,太吸引人了!你能讀出這種期待、興奮的心情嗎?
(三)學習第三節
1.指名讀第三節,思考:小作者越想越興奮,此時她的心情怎樣? 你是從哪句話看出來的?
2.(出示:到底什么時候,才天亮呢?) 誰能把這句話讀出著急的語氣來?
師引導朗讀:這么多種顏色的大海,我們要明天才能欣賞到,好無奈!——齊讀句子;
這么潔白柔軟的云,也要等到明天才能欣賞到,好著急!——齊讀句子;
這么美麗的地方,我們明天就能好好欣賞了,好興奮啊!——齊讀句子。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教學重點放在感悟文章內容上。通過引導學生想象“那地方的海”、“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樣的,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并通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引讀等多種方式的朗讀,培養學生朗讀能力,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
五、品讀升華
1.在“唉”的后面還有一個標點符號“——”,它叫破折號。你們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嗎?老師告訴你們,這個破折號表示聲音的延長,我們在讀“唉”的時候,要把聲音拉長,這樣就更能表達出小作者既著急又無奈的心情了。同學們試著讀一讀。在前面的兩個小節中,也出現了這個“唉——”,同學們也試著讀一讀。
2.表演讀全詩。
3.小作者是這樣急著天亮去——遠足。她高興得翻過來,翻過去,睡不著覺。你有過這樣的心情嗎,你都想到了什么?
4.仿照句式,同桌仿創詩歌。 翻過來, 唉—— 睡不著。
那地方的 , 真的像 說的, 那么 嗎?
【設計意圖:抓住三個“唉”使學生充分感悟小作者的心情,并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進行體驗。通過仿創詩歌,培養孩子想象和創造的能力,并在閱讀、創作中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就這樣,把孩子們引向自身,讓他們去想象、體驗、表達自我生活世界。】
六、拓展閱讀
1.介紹方素珍創作的童詩繪本《明天要遠足》。 2.閱讀其中的《收獲》,注意讀好語氣詞。
3.總結:明天就要去遠足啦,多么開心的事兒!快,咱們再把課題大聲讀一讀,準備出發吧!
【設計意圖:有研究表明,當學生對學習內容感到有興趣、原有的情感與生活積累被調動被喚醒、身心處于最佳狀態時,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我遵循以上客觀規律,在此環節推薦閱讀童詩繪本《明天要遠足》,充分誘發學生閱讀的欲望,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板書設計:
明天要遠足
大海
睡不著 白云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