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合理安排,課余生活
所屬欄目:綜合實踐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合理安排課余生活》貴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 《合理安排課余生活》教學設計
活動主題 合理安排課余生活 活動對象 三到六年級
學生 課型 開題課
一、 選題背景
課余生活是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學期,我校開設了少年宮,課余活動豐富多彩。三年級的小學生思辯能力有限,他們不能很好的選擇和利用課余時間,有的學得有始無終,有的同學什么都沒報。
這些現象表明孩子們還沒有感受到課余生活帶來的樂趣,無端端浪費了寶貴的時間。由此確定開展探究活動,延伸到孩子們放學到晚間的規劃安排,旨在通過活動讓學生有初步的時間觀念,學會正確選擇、合理安排課余生活——健康向上的,或鍛煉體魄,或增長知識,或啟迪心智,或陶冶情操的活動,改掉一些不良習慣,增強自我管理的意識,從中得到多方面能力的培養。
二、 教學目標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是以綜合為主要特征,以實踐為主要環節,以活動為基本形式的一門課程。旨在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在活動過程中加強對信息技術的了解,培養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掌握收集、處理休息的方法;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的個性品質,從而實現學生生動、
活潑、主動地發展。所以我把《合理安排課余生活》的目標定為: 1.認知目標——通過活動正確認識課余生活,懂得合理安排自己的課余生活的重要性;
2.能力目標——通過活動能夠設計好每一天的課余生活,增強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從中培養探究能力、交際能力、實踐能力、寫作能力等。
3.情感目標——通過活動,用不同形式(繪畫、手抄報、日記等)記錄自己的課余生活,陶冶情操,感受課余生活帶給自己的快樂。
三、 教學重難
點 重點:根據活動主題,在探究性的活動中正確認識課余生活,設計課余生活。
難點:用不同形式記錄自己的課余生活,展示自己的課余生活,陶冶情操。
四、 活動準備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為順利開題,激起學生對問題的關心和思考,課前我做了大量調查和準備工作,預設如下——
教師層面:了解學生情況;分組;多媒體教室;制做各種表冊 學生層面:關注校園少年宮活動的成果展等
五、 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開題課),認識課余生活,確定主題,1課時。 從校園課余生活延伸到家庭課余生活,學會設計自己的作息時間表;
第二階段(探究課),規劃課余生活,開展活動,2課時
擴大活動范圍,讓學生走出戶外,通過探訪名人,受到教育和感化。 從中加強學生對信息技術的了解,培養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第三階段(展示課),記錄課余生活,展示評價,1課時
通過活動前期準備課、活動中期跟蹤了解,現在是活動后期成果展示課。預備通過手抄報、日記、統計表等作品來呈現。以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只要積極參與、態度端正,就是最棒的。
六、說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 話題引領 揭示主題
(5分鐘) 一、導入新課,明確主題 1.情景談話:
(1)剛剛下課十分鐘你玩了些什么?感覺怎么樣? 那我們把放學和周末的時間都拿來玩好嗎?為什么?
小結:學習很重要。但必須有充沛的精力,所以課與課之間必須留出一定的時間來休息。走出課堂,凡是在課堂以外的時間(如放學后、周末等)參與的活動,都是課余生活。
2.出示本校(少年宮)作息時間表。你發現了什么?
(課余活動形式多樣,且時間安排有規律。特別是下午的少年宮活動,都是1小時。)
(1)追問:有一個問題值得深思—— 5點半離校到晚上九點鐘上床睡覺,這段時間你是怎樣度過的?
(2)學生發言。(有意識讓學生感受時間的珍貴,童年的寶貴) (3)揭題:今天,我們重點研究的是怎樣合理安排課余生活的問題。 揭示課題:合理安排課余生活
【設計意圖】以“問題”為核心是《綜合實踐活動》的特征,它與社會生活、時代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強調對學生生活的影響。 “合理安排課余生活”是我校需要解決的焦點問題之一,老師以課后活動為視角,以作息時間表為抓手,在學生心理埋下問題的種子 ,激起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的欲望。
第二板塊 緊扣主題 正面思辯 (5分鐘) 二、探究活動1——說一說,正面認識課余生活
1.再看本校(少年宮)作息時間表。
(1)討論:這么多項目,讓人喜歡的我們都參加,行嗎? (不行。一個時間段只選一項。多而不精,適得其反。)
(2)那么,我想學什么就學什么,一會去學……一會去……,可否? (不行。朝三暮四,結果什么都學不到)
2.現在,
讓我們一起走進五小少年宮,看看同學們參加了什么活動,他們學得怎么樣?播放少年宮活動圖片——這些活動,
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豐富多彩。
3.活動中的同學們學得有聲有色,那是因為什么? 光有興趣愛好行嗎?還需要什么精神?
板書:興趣愛好 持之以恒
第三板塊 反面思辯 加深認識
(6分鐘) 三、探究活動2——議一議,正確選擇課余生活 1.辯論:小明說,下面這些他都喜歡,你的看法?
A.長時間看動畫片、電腦游戲、手機游戲 、彈古箏 B.下河游泳、玩彈弓、五子棋 、合唱隊 C. 繪畫 、打籃球 、偷玉米 、捉小鳥
D. 做手工 、科技、扶老奶奶過馬路 、路上撿到錢 2.分組探討,說理由。
3.小結:以上活動要么危險,要么無意義,要么不健康,影響和危害著我們的身心。不提倡參加。所以,課余生活的選擇,必須是健康向上的。
板書:健康向上
【設計意圖】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絕不在于灌輸和傳授多少知識,但如“課余生活”的選擇絕不能含糊,必須讓學生及時看到事物的本質。為讓學生心神領會,通過以上兩個一正一反的材料組織,循循善誘,在層層深入的教學中引起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學生受到正面教育的影響,在接下來的研究性學習中產生積極心理體驗,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第四板塊 動手嘗試
培養能力
(20分鐘)
四、探究活動3——動一動,試著規劃課余生活
1. 導語:學校課余活動結束了,5點半了,我們要離校回家了。那
么,五點半——晚上九點鐘上床睡覺這段時間你是怎樣度過的,你
有什么具體的安排嗎?學生回答。
2.板貼:老師把這些活動一一請到黑板上(板貼)。
3.時段劃分:(提示)我們上一節課的時間是40分鐘。那么,我們放
學回家后的每項活動就控制在——30-40分鐘之內,避免疲憊。師
引導依次劃分時段。
4.請生上臺,選取適合自己的活動項目填在相應的劃分好的時間段旁。簡要評議。
5.再請一生上臺,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調整。簡要點評。
6.剛才兩位同學給了我們很多提示,現在請為自己設計一張作息時間表。
7.學生做課,教師巡視,
8.展示交流,學生上臺講述自己的安排。 9.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息時間表。
小結:一份好的作息時間表,能讓我們養成各種好習慣。只要持之以恒,你就是那個離成功越來越近的人!
【設計意圖】通過前面兩個環節的鋪墊,學生進入了嘗試階段。此環節預設15分鐘,讓學生在充足的時間里動手動腦,量身打造一份屬于自己的作息時間表。在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思辯能力,合作能力,審美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 第五板塊 激情結課 課后延伸 (4分鐘)
五、課后延伸,激情結課 1.作業:
(1)和爸爸媽媽一起完善自己的作息時間表;
(2)延伸:(看圖片)這是誰?——姚明、孫楊,紅果果綠泡泡,他們的名字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樣閃亮。他們的成功與自己善用時間分不開。接下來的活動——探訪名人,看看他們是怎樣安排自己的課余生活的,下次課上我們交流。(提示:上網查詢,問大人……(3)指導填寫小組活動記錄表
活動主題 名人課余(業余)生活探訪
組長: 組名
成員: 聯絡員 監督員
記錄員
匯報員
內容:
2.齊呼勵志語,結束課時 ——播種行為,收獲習慣;
播種習慣,收獲性格; 播種性格,收獲命運。
【設計意圖】對于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少學生存在模糊心理。給予具體的提示和要求,為研究性學習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一份小組活動記錄表就相當于小組活動計劃方案,讓學生的探究活動做到切實可行。
信心是力量的源泉。要求學生呼號,為學生創造一個富有感染力的活躍氣氛。學生還未走出教室,身心已經滿懷憧憬的投入到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活動中了……
板書設計
興趣愛好
合理安排課余生活 健康向上
持之以恒
【設計意圖】一個好的板書設計是一節課的經典濃縮。此板書高度概括了合理安排課余生活的重點依據,融指導性、教育性為一體,為學生合理安排課余生活起到啟示作用。
教學反思
1.關于課題的確定。上學期,我校開設了少年宮,課余活動豐富多彩。三年級的小學生思辯能力有限,他們不能很好的選擇和利用課余時間,有的學得有始無終,有的同學什么都沒報。這些現象表明孩子們還沒有感受到課余生活帶來的樂趣,無端端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我立足于學生實際,捕捉學生存在的亟待解決的熱點問題,確定開展探究活動。旨在通過此活動,讓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然后參與活動,親自體驗,為自己設計比較合理的課余生活,有初步的時間概念。出發點符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對生活的影響,發現并解決實際問題”的宗旨。
2.課前準備充分,教學環節構想合理。三年級的小學生是非觀念不強,意志力薄弱。我緊扣主題精心設計教學環節。首先就地取材,以“學校課余活動”映入眼簾,由一張少年宮活動一覽表,追問“離校回家到晚上上床睡覺這段時間,你是怎么安排自己的?”此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引起學生對自己課余時間的思考。接著通過一正一反兩個方面,讓學生正確認識健康向上的活動才是有意義的課余生活。然后從校內走到校外——離校回家到晚上睡覺,怎樣安排才合理?
3.扶放有度,凸顯“雙主”。教給學生正確認識課余生活、正確選擇課余生活、指導劃分時間段是“扶”,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需要動手動腦為自己安排課余活動是“放”。通過劃分時間段,學生的思路清晰了,他們躍躍欲試在每個時間段安排自己的課余活動。盡管不成熟,但“合理安排課余生活,學會管理自己”已經悄然在學生心理播下了種,此環節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新教學理念。最后安排了一個探究活動“名人課余生活探
訪”,這些名人都是當前學生耳熟能詳的明星,他們的成功與他們合理利用時間(及意志力)分不開。讓學生探訪他們,就是讓學生從中受到一定的感染和熏陶,激勵他們能夠更好地規劃自己的課余生活。帶著問題走出教室,也正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以“問題”為核心的特征體現。
4.《綜合實踐活動》不在于讓學生掌握多少知識,但一定要以正向引導為主,以活動為載體,讓他們在活動中得到啟示,有所收獲,在活動中受到某方面或多方面培養即可。但這是開題課,大前提是必須讓學生能正確的判斷事物的本質,為后續活動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所以課的前面部分以組織材料正面啟發為主。
5.語言簡潔,親和力強,注意到問題設計的有效性,所設問題緊扣主題貼近學情,達到層層深入循循善誘拋磚引玉的教學效果。 6.不足之處:(1)個別學生照顧不到,在小組合作中不能面面俱到。 (2)最后拓展延伸教學環節——“探訪名人課余生活(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教室)”,課前預備了一張“小組活動記錄表”。對于三年級的學生有點難度,怕壓力過大影響孩子們對探究的欲望,我就跳過了,決定在高年級使用。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