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質量守恒定律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微觀解釋《質量守恒定律》北京市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5.1.2微觀解釋質量守恒定律 學科
化學 課型 新課
年級
初三
教材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
課時分析
指導思想
與 理論依據
一、課標要求
一級主題 二級主題
要求
活動與探究建議
四、物質的化學變化
(三)質量守恒定律
1.認識質量守恒定律,能在說
明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4.認識定量研究對于化學科學
發展的重大作用
②用微粒的觀點對
質量守恒定律做出
解釋
本課時的內容在課標中要求學生能夠從微粒的觀點對質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釋,同時還可以明白化學方程式的意義以及其和符號表達式之間的不同。
本節課需要幫助學生建立有關物質化學變化的基本觀念,讓學生認識并了解在化學變化中,反應前后參與反應的物質總質量不變,讓化學變化的學習真正從定性描述走入
定量分析。
二、核心素養
1.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
在上一課時的教學中,讓學生們從宏觀認識了質量守恒定律,通過實驗探究的方法讓學生們親身體會質量守恒定律所蘊含的內容,本課時中,需要讓學生們自行將認識質量守恒定律的角度從宏觀轉向微觀,從分子原子的角度上對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進行理解和梳理,明白質量守恒定律的核心為反應前后原子沒有發生變化。 2.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
學生們進入初三以來,對化學反應已經有了很深刻的認識,并且能夠通過是否有新物質的生成判斷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但是之前對于化學變化的學習都是停留在定性描述的角度上,通過符號表達式來描述反應物、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本課題的內容讓學生們認識到化學反應并不僅是簡單的物質變化,同時還包括質量的守恒,讓學生們真正定量的分析化學反應。
微觀解釋質量守恒定律
2
3.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
由于微觀層面是學生無法通過肉眼真實看到或觀察的,所以需要借助模型進行推斷理解,教學常用到的微觀結構示意圖就是在本課時中,十分有效的教學模型,讓抽象的分子放大成為學生可以形象描述的模型,讓學生們不再通過抽象思維進行模擬,而是通過模型的分析來進行認知。
教材分析
本課時的內容選自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 從知識結構來說,本課時將質量守恒定律從微觀角度進行解釋,讓學生們明白質量守恒定律的核心為反應前后原子不變,讓學生們對于化學反應的認識從宏觀走入微觀;通過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對于化學方程式的所表達的內涵,即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及物質宏觀的質量關系、粒子微觀的數量關系進行講解。
從能力培養來說,讓學生們對于定量化學探究進行一次充分的認識,從而明白定量對于從微觀層面上理解化學反應是十分重要的。通過學生自行分析微觀結構示意圖,鍛
煉學生們宏微結合以及模型認知的思維。
近幾年中考說明在《物質的化學變化》中對本課時內容有如下要求:
考試內容
考試要求
要求層次
質量守恒定律
質量守恒定律
的含義
1.依據質量守恒定律,說明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 2.用微粒的觀點對質量守恒定律做出解釋。 ★★★ 化學方程式
1.能正確書寫簡單的化學方程式。
★★ 2.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有關反應物、生成物的質量計算(物質中可能含雜質,但雜質不參加化學反應)。
★★★
學情分析
1.學生的知識基礎
學生們在之前的學習中分別學習過符號表達式的書寫,相對分子質量等與本節課密切相關的一系列知識點,并且在前一個課時中剛剛學習過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論知識,對于質量守恒定律有一個相對系統的認識。這一個課時的內容主要是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
內涵及其應用。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體現的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化學方程式的認知,可以表示表示物質宏觀質量關系和粒子微觀數量關系。本節課就依托質量守恒定律,創設課堂,使學生們開始學會應用質量守恒定律來看待化學變化,并且解決實際問題。 2.學生在本課時學習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問題和常見的錯誤
本課時中學生容易對構成物質的粒子辨別不清,同時不能很好地掌握化學變化的微觀本質,即在化學變化中,分子破裂生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生成新的分子。
北京工業大學附屬中學
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對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討論,幫助學生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核心內涵; 2.通過符號表達式與化學方程式的對比,幫助學生從對化學反應質的理解上升到量的理解,明白化學方程式所表達的含義,并可以進行簡單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討論、分析,讓學生們自行學會對于已知進行應用,同時對于未知進行推理; 2.認識定量研究對化學科學發展的重大作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學會科學嚴謹的思考微觀世界,不隨意假設; 2.學會知識的遷移應用,解決實際問題。
重點 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含義 難點 1.正確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含義 2.對于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的應用 教學手段 學案導學、 PowerPoint 教學課件 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法
教學流程
宏觀層面
→ 微觀層面
展示電解水的實驗,引領學生從宏觀走向微觀,通過化學反應中原子不變,讓
學生們明白微觀層面上原子種類不變,質量不變,數目不變決定了宏觀上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不變。
通過原子種類,質量,數目不變,讓學生自行推斷出元素種類及元素質量不變,
從而也可以得出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不變。
微觀層面
→ 符號表征 通過符號表達式及微觀結構示意圖不能匹配的認知沖突,讓學生們自行調整符
號表達式,從而寫出化學方程式。 讓學生們知道化學方程式的定義。
化學方程式的內涵
讓學生自行認知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學反應的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 引領學生,讓學生們知道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學反應中,微觀粒子的質量關
系,以及宏觀物質的質量關系。
微觀解釋質量守恒定律
4
教學內容及過程
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宏觀
層面 → 微觀
層面
【實驗復習引入】
我們在上一個課時中學習過質量守恒定律,那么讓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在第四單元學習過的電解水的實驗是否也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呢?讓我們來做一個實驗進行驗證。
通過實驗現象,能說明什么問
題?
學生猜想假設。
觀察實驗,描述現象。
學生回答(說明參加反應水的質量等于反應生成的氫氣和氧氣的質量)。 通過實驗對上節課的內容進行復習,引入新課,奠定本節課貫穿質量守恒定律的基調。
【過渡】 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構成的物質,物質的變化本質上是分子的變化,那
么,接下來就讓我們從微觀的視角來
看一看電解水這個反應究竟是如何
進行的。
通過從宏觀向微
觀過渡,讓學生們學會用微觀視角
看待質量守恒定
律。
【活動1】
以電解水的反應為例,首先寫出這個反應的符號表達式,之后大家嘗試用微觀結構示意圖來描述一下,這個反應到底應該是如何進行的?
兩個水分子在電解的條件下生成4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之后每2個氧原子重新組合生成1個氧分子,每2個氫原子重新組合生成1個氫分子,共生成2個氫分子。 讓學生對于化學變化的微觀實質進行一個復習,明白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生成新的分子。 【思考】 從微觀來說,為什么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不變。
讓學生們質量守恒定律的核心是因為原子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北京工業大學附屬中學
5
宏觀層面 → 微觀層面
【推進思考】
由“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不變。”你能總結出微觀和宏觀層面上都什么沒有發生變化嗎?并且說說你為什么會這樣認為?
你還能推斷出在化學變化中,什么一定變了嗎?
同時思考一下,微觀上面哪些方面不變,決定宏觀上什么不變。
微觀:原子的種類不變、原子的數目不變、原子的質量不變 宏觀:元素的種類不變、元素的質量不變、物質的總質量不變
微觀:分子的種類一定變 宏觀:物質的種類一定變
原子的種類不變、數目不變、質量不變決定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原子的種類不變決定元素種類不變;原子的數目不變、質量不變決定元素的質量不變;元素的種類不變、質量不變決定了物質的總質量不變。
通過學生自行推理,讓學生們明白由于原子不變,可以推出元素不變,由于原子和元素不變,推出物質不變。
微觀層面 → 符號
表征
【過渡】
我們再來觀察一下這個反應的符號表達式,與他的結構模型示意圖,二者之間互相匹配嗎?
你能怎樣去修改一下,來使二者相互匹配呢?
(不匹配,符號表達式沒有表示出量的關系。)
通過對于表達式的復習,讓學生們理解表達式在定量表示方面上的不足,讓學生們自行找到一個能同樣表達反應中量的關系的方法。
【思考】 小組討論一下,符號表達式和這個你們修改過的表達式中,你們都能得到哪些相同點?哪些不同點?
兩個式子都可以表示反應的反應物、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 但是符號表達式不能像第二個式子
一樣,表示出反應過程中物質的數量關系。
讓學生自行發現符號表達式和化學方程式之間的不同點,從而可以區分二者。
微觀解釋質量守恒定律
6
微觀
層面 → 符號表征
【講解】
為了表示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
量的關系,我們選用了一種新的方式
來表示化學反應
這種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我們稱為化學方程式。
化學式前的系數我們成為化學計量數。
學生聆聽,記錄
對于化學方程式的定義進行講解。
化學方程式的內涵
【提問】
化學方程式都能表示出哪些信息?
1.反應物、生成物 2.反應條件
3.微觀粒子數量的關系
讓學生自行找出化學方程式所表達的含義。 【練習】
請你用結構模型示意圖描述下列兩個反應,并寫出他們的化學方程式。
我們使化學方程式兩側的原子守恒的過程稱為配平。 學生練習 學生展示
通過之前的講解,讓學生們進行聯系,鞏固,充分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和定量思想來解決問題。
【講解】
我們剛剛學習過相對分子質量,我們來看看化學方程式與相對分子質量之間有沒有關系。
【提問】
18g質量的水,電解生成多少克的氫氣和氧氣?
多少克的水,能電解生成1g的氫氣和多少克的氧氣?
36份質量的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
4份質量的氫氣和32份質量的氧氣。
通過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還可以表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即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讓學生們對于化學方程式有一個完整的、科學的認識。
北京工業大學附屬中學
7
化學方程式的
內涵 【練習】
請你分析下列兩個反應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
學生練習 學生展示
讓學生們學會通過化學方程式找到量的關系,反扣質量守恒定律。
【練習3】甲和乙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丙和丁。結合微觀示意圖分析,完成下列問題。
甲乙丙丁
(1)請你寫出這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請你指出這個反應中各物質的粒子個數比。
(3)請你指出這個反應中各物質的物質質量比。
學生練習 學生展示
讓學生們對于本節課的所有內容進行一次全面訓練,包括數量的關系,質量的關系。
課題 |
§5.1.2 微觀解釋質量守恒定律 |
|||||||||||||||||
姓名 |
|
班級 |
|
學號 |
|
日期 |
|
|||||||||||
學習 目標 |
1. 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核心內涵; 2.通過質量守恒定律認識化學方程; 3.會讀化學方程式,并能夠說出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
|||||||||||||||||
學習 重點 |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 |||||||||||||||||
學習 難點 |
質量守恒定律的核心內涵 | |||||||||||||||||
學 習 過 程 | ||||||||||||||||||
預習導學 |
電解水實驗是否遵循質量守恒定律?你能嘗試從微觀角度解釋一下原因嗎? |
|||||||||||||||||
課堂導學 |
一、質量守恒定律 1. 電解水的反應 符號表達式: 結構模型示意圖:
【思考】1.從微觀來說,為什么參加化學變化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
|||||||||||||||||
課堂導學 |
【思考】1. 符號表達式與結構模型示意圖是否能夠完全匹配? 2. 符號表達式和化學方程式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化學方程式: 化學方程式的含義: 【練習1】請你用結構模型示意圖描述下列兩個反應,并寫出他們的化學方程式。
![]() ![]() ![]() ![]() ![]() ![]() 【思考】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量之間有什么關系?(H-1 O-16) ![]() |
|||||||||||||||||
課堂導學 |
【練習2】請你分析下列兩個反應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H-1 O-16 Cl-35.5 Hg-201)![]() ![]() 【練習3】甲和乙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丙和丁。結合微觀示意圖分析,完成下列問題。 ![]() ![]() ![]() ![]() ![]() 甲 乙 丙 丁 (1)請你寫出這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請你指出這個反應中各物質的粒子個數比 。 (3)請你指出這個反應中各物質的物質質量比 。
|
|||||||||||||||||
課堂檢測 |
1.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S + O2 ==== SO2。這個式子不僅表明了反應物是 ,生成物是 ,反應條件是 ,還表示了參與反應的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即在點燃條件下,每 份質量的硫與 份質量的氧氣簽好完全反應生成 份質量的二氧化硫。 2.選擇題 (1)化學反應前后肯定沒有變化的是( ) ①原子數目 ②分子數目 ③元素種類 ④物質種類 ⑤原子種類 ⑥物質的總質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2)根據化學方程式不能能夠獲得的信息是( ) A.該反應的反應物和生產物 B.各物質和生成物的質量比 C.反應發生所需要的條件 D.化學反應的快慢 (3)現將10g A和足量B混合加熱,A與B發生化學反應,10g A完全反應后生成8g C和4g D,則參加反應的A與B的質量比是( ) A.1:1 B.2:1 C.4:1 D.5:1 ![]() A.只含碳、氫元素 B.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C.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無法確定 |
|||||||||||||||||
學習反思 |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