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種子的萌發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章第一節《種子的萌發》深圳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種子的萌發 教學設計
寶安中學 李姮
一、教材分析
《種子的萌發》是人教版《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的第一節,教材先引導學生通過探究活動了解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然后闡述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最后簡要介紹種子萌發的過程。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對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有了一定的認識,而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在進一步綜合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的同時,對學生科學方法的訓練上側重訓練設置對照實驗。考慮學生在上一章學過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結構,具有較好的理解萌發過程的知識基礎,因此教材僅用圖文結合的形式簡要介紹了種子萌發的過程。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在上一章學過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基本結構,具有較好的理解萌發過程的知識基礎。七年級學生對于動手實驗的愿望非常強烈,愿意主動探索未知的領域,但是獨立完成操作的能力和方法還有待加強。探究實驗的嘗試在上一單元“探究光對鼠婦的影響”這一活動中了解了對照試驗的要求,這對本節課設計探究實驗已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三、 設計理念
對于七年級學生來說,參與設計和完成生物實驗,既是一種區別于其他科目的學習方式,也是提升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本節課通過以生活常識、農業生產勞動或社會實踐為情境,引出探究課題,指導學生自己動手設計探究實驗,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強烈的動手欲望,體驗探究的樂趣,并得出結論,完成知識的建構過程,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根據教材和課程標準及學生的學習情況,我擬訂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四、教學目標
1. 知識方面:
①掌握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②闡述種子萌發的過程;3用“實驗法完成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的探究。
2. 能力方面:通過參與實驗方案的設計,探究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掌握對照實驗這一方法,培養設計對照實驗方案的能力和對結論的分析能力,并在探究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增強組員之間的協作能力、溝通表達能力。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
①、通過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使學生認識到生命的來之不易,激發學生樹立生態學的觀點,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②、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和匯報交流,培養同學間的合作精神和協作情感。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的探究實驗中,設置對照實驗的訓練及實驗現象的分析。
2.教學難點:設計探究實驗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六、教學過程
教學 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 生 活 動 | 教學設想 |
情 景 引 入 |
師:第二章我們共同來學習《被子植物的一生》,通過學習我們已經知道被子植物作為高等植物已經有專門的生殖器官:種子。種子的萌發也作為被子植物生活史的起點。 本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種子的萌發》。現在請同學們把課本打開。 師:在人類漫長的農耕史中我們通過對自然的觀察和反復的實踐獲得了大量寶貴的經驗,根據經驗我們知道,農民伯伯是什么時候進行播種? 師:為什么要在春天進行播種? 播種前后農民伯伯還要做哪些工作?為什么? |
課本翻開到88頁。 生:春天。 學生用自己的經驗談論如:水分充足、溫度比較適宜等 生:松土、澆水、施肥等農耕活動,為種子提供萌發所需的環境條件。 |
溫故知新,引入時提到已經學過的植物體結構層次中學過的內容,使學生思維自然的由已有知識過渡到新知識。 聯系實際,將生活常識與書本知識結合,引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學習。 |
小組匯報: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探究活動報告 |
師:我們在生活中觀察到的這些農耕經驗是不是正確的呢?種子的萌發到底需要哪些環境條件呢?課前我們各個小組分別針對不同的條件進行了探究活動,現在就請幾位小組長向大家匯報一下實驗結果。 首先有請第一小組進行匯報。 簡要分析點評探究活動中的問題。將第一組的探究活動記錄表貼在白板上,并板書“溫度”。 師:根據第一組的探究實驗結果,我們可以得出,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需呀? 師:好,下面有請第二小組進行探究活動匯報。 簡要分析點評探究活動中的問題。將第二組的探究活動記錄表貼在白板上,并板書“水分”。 師:第二組的實驗證實種子萌發所需的環境條件有? 師:下面有請第三小組進行匯報。 簡要分析點評探究活動中的問題。將第三組的探究活動記錄表貼在白板上,并板書“空氣”。 師:第三小組的實驗結果告訴我們種植萌發需要? 師:接下來請第四小組的成員來匯報你們的探究結果。 簡要分析點評探究活動中的問題。將第四組的探究活動記錄表貼在白板上。 師:光照不會影響種子的萌發,為什么?那種子萌發所需的物質和能量從哪里來? 師:其他組的探究結果和以上四組是否相同? 師:根據我們的探究,可以得出種子萌發所需的環境條件有哪些? 以上四個小組的實驗中都只有一個條件不同,其他條件都相同,這樣的實驗稱為? 強化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概念。 |
小組根據實驗現象描述種子萌發過程的實驗記錄和結果,匯報交流 第一小組匯報:(ppt展示) 課題:探究溫度對種子萌發的影響。 結論:溫度會影響種子的萌發,種子只有在適宜的溫度下才會萌發。 生:適宜的溫度。 第二小組匯報:(ppt展示) 課題:探究水分對種子萌發的影響。 結論:水分會影響種子的萌發,種子只有在合適的水分環境下才會萌發。 生:一定的水分。 第三小組匯報:(ppt展示) 課題:探究空氣對種子萌發的影響。 結論:空氣會影響種子的萌發,種子只有在充足的空氣中才會萌發。 生:充足的空氣。 第四小組匯報:(ppt展示) 課題:探究光照對種子萌發的影響。 結論:光照不會影響種子的萌發。 學生根據之前學過的種子的結構進行分析,種子萌發所需的物質和能量來自自身子葉和胚乳。 認同或提出不同意見,進行分析討論。 得出結論: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生:對照實驗。 |
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動手操作,對之前學過的實驗探究的步驟實踐強化。 在學生設計實驗的時候給予指導,引導學生科學的思考和操作方法,培養學生的綜合科學素養。 各小組匯報時全班一起交流分析,對探究中的錯誤進行糾正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培養學生對科學認真嚴謹的態度。 溫故知新,在學習中不斷加入對原有知識的回顧。 |
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 |
滿足了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所有的種子都能萌發嗎?老師在家也做了種子萌發的實驗,我在廚房找到了大米(PPT展示圖片),但遺憾的是它們都沒有萌發,同學們分析一下這是為什么? 接下來我找到了完整的種子,煮熟的花生(PPT展示圖片),可是還是沒能發芽,為什么? 思考:種子在秋季成熟后為什么不馬上萌發? 引導學生得出種子萌發所需的自身條件。 |
學生談論 : 生:種子結構不完整。 得出結論:種子萌發需要完整的胚。 學生發言,得出結論:種子萌發需要有活力的胚。 生:因為處于休眠期。 討論休眠期對種子萌發的積極意義。 種子萌發所需的自身條件:完整而有活力的胚,且種子不在休眠期。 |
拋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結論。 |
種子萌發的過程 |
種子有了萌發的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后,就可以萌發成為幼苗。那么,幼苗又是如何發育形成的呢?請同學們參考老師拍的圖片,結合你們在探究實驗中的觀察,小組討論,總結種子萌發的過程。 對照種子的結構,講解萌發后的發育情況。 |
小組討論。 根據觀察圖片和探究活動中的記錄,總結種子萌發的過程。 |
學生發言交流談論結果,但表述可能不會很清楚,要及時指導糾正。要多給學生鼓勵。 |
學 以 致 用 |
通過隨堂練習鞏固本節課知識點。 | 學生完成相應練習。對有疑問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 | 通過練習,增強學生對知識運用的靈活性。 |
內容小結 作業布置 |
種子萌發的條件。 種子萌發的過程。 了解了種子萌發的條件和過程會更好的指導農耕生產活動,在實際的農業生產上,播種前還應當測得種子的發芽率,為什么要這樣做?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討論完成《測定種子的發芽率》的探究活動。 |
對本節課內容小結回顧,加深記憶。 學生根據知識經驗討論回答。發芽率低會影響產量。 |
內容回顧,幫助學生構建知識脈絡。 將所學知識點落回生活實際。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