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免疫與計劃免疫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免疫與計劃免疫》廣東省 - 茂名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免疫與計劃免疫》廣東省 - 茂名
拼圖式學習 第八單元 健康地生活教案
第一章 傳染病和免疫
第一節 傳染病及其預防 第二節 免疫和計劃免疫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舉例說出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預防措施。 2、說出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 3、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
4、區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能力目標
1、調查當地常見的幾種傳染病,并說出其病原體、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 2、理解病原體和抗體的概念及二者的關系。
3、了解自己接種疫苗情況,體會父母對子女健康成長的關心。 【教學重點】 重點
1、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
2、說明人體的三道防線,理解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3、區分抗原與抗體,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 難點
1、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2、區分抗原與抗體,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 【教學過程】 拼圖式學習
一、分組情況:任務(A和B兩部分)
整個班分為4大組,每一大組的單列(1、3、5、7列)學習任務A的知識,雙列(2、4、6、8列)學習任務B的知識。
然后每一大組的前面兩位同學向后轉與后面兩位同學組成4人學習小組,交叉學習,單列同學教會雙列同學A部分知識,雙列同學教會單列同學B部分知識。
2
二、任務分配
任務A 傳染病及其預防 (第1、3、5、7列)
1、什么是傳染病?什么是病原體? 2、傳染病有哪些特點?
3、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是什么?
4、什么是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請舉例說明 5、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任務B 免疫與計劃免疫(第2、4、6、8列)
1、保衛人體有哪三道防線?功能是什么?什么是抗原和抗體? 2、免疫的概念是什么?功能有哪些? 3、免疫的種類有哪些?分別有哪些特點? 4、什么是疫苗?計劃免疫的意義?
5、什么是艾滋病?病因、傳播途徑、預防措施是什么?
學生觀看圖片,分析題目,相互學習,共同討論找出答案;教師檢查自學成果,根據學生的回答作簡要的總結。 三、習題鞏固練習
1、2016年巴西爆發了一種由寨卡病毒引起的疾病,寨卡病毒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寨卡病毒是該病的病原體 B.寨卡病毒不是生物,沒有遺傳物質 C.該病的傳播途徑與流感相同
D.在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中,殺滅伊蚊屬于保護易感人群。 2、下列疾病中都屬于傳染病的是( )
A.乙型肝炎、夜盲癥 B.艾滋病、流行性感冒 C.手足口病、糖尿病 D.色盲、肺結核 3、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包括( )
A.傳染源 B.傳播途徑 C.易感人群 D.以上三項都是
3
4、在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中,禽流感患者屬于( )
A.傳染源 B.傳播途徑 C.病原體 D.易感人群 5、我市某校提出了“每天鍛煉一小時,幸福工作四十年”的健身倡議,從免疫學的角度考慮,其作用是( )
A.控制傳染源 B.切斷傳播途徑 C.保護易感人群 D.促進抗體產生
6、近年來,急性傳染病—埃博拉病毒再次在非洲流行,引起了全球的高度關注,下列預防埃博拉病毒流行的措施中,屬于控制傳染源的是( ) A.將患者隔離治療 B.醫生照料患者時穿上防護服 C.不吃未煮熟的食物 D.有效處置患者的廢棄物 7、殺滅蚊子是預防登革熱的重要措施之一,這一措施屬于( )
A.切斷傳播途徑 B.清除病原體 C.控制傳染源 D.保護易感人群 8、右圖分別表示人體免疫的兩種免疫過程,結合圖示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幅圖均表示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 B.圖一中的分泌物有殺菌作用,是保衛人體 的第二道防線
C.圖二中的溶菌酶能夠使病毒失活,是保衛人體的第三道防線 D.兩幅圖均不針對特定的病原體,都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9、正常情況下,人體能夠識別并清除腫瘤細胞,這是由于免疫系統具有( ) A.抵抗病原體侵入的功能 B.清除體內衰老、死亡或損傷細胞的功能 C.識別和清除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的功能 D.清除“非己”細胞的功能 10.下列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 ) A.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清掃異物 B.吞噬細胞消化病原體
C.患過麻疹的人對麻疹病毒有免疫力 D.溶菌酶破壞病菌細胞壁,溶解病菌
4
11.小孩口服脊髓灰質炎病毒疫苗(減毒活性疫苗)后能產生相應的免疫能力,這是由于口服的疫苗中含有( )
A.抗原 B.抗體 C.溶菌酶 D.淋巴細胞
12、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受傷的小狗常用舌頭舔傷口,對傷口的愈合有一定作用,下列敘述中,免疫類型與之不同的是( ) A.皮膚能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
B.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具有清掃異物的作用 C.白細胞能吞噬病菌 D.接種乙肝疫苗能預防乙肝
13、我國科學家成功研制出H7N9禽流感疫苗,注射該疫苗可預防H7N9禽流感,從免疫和傳染病的預防來看,注射的疫苗和采取的措施分別是( ) A.抗原 控制傳染源 B.抗原 保護易感人群 C.抗體 控制傳染源 D.抗體 保護易感人群
14、通過“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實驗可知,生活環境中有大量的病原體存在,但我們能健康地生活,這源于人體有自我保衛的三道防線,下列結構屬于第三道防線的是( )
A.皮膚 B.吞噬細胞 C.黏膜 D.脾臟 15、下列關于傳染病和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傳染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遺傳病具有遺傳性 B.小明的父親患乙肝,他也患乙肝,所以乙肝是遺傳病
C.小張和妻子是近親,小張患有白化病,妻子正常,他們的孩子一定患白化病
D.傳染病和遺傳病一樣,只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可預防和治療的 16.艾滋病被稱作世紀癌癥,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主要破壞人體的( )
A.神經系統 B.消化系統 C.運動系統 D.免疫系統
5
17、天花是一種在全世界已經被消滅的傳染病。目前世界上只有極少數的實驗室保存有天花病毒。天花病毒是天花這種病的( ) A.病原體 B.傳染源 C.傳播途徑 D.易感者
18、今年5月,非洲國家安哥拉暴發黃熱病疫情,該病由蚊子攜帶黃熱病毒傳播。蚊子和黃熱病毒分別屬于( )
A.傳染源、病原體 B.傳播途徑、傳染源 C.病原體、傳染源 D.傳播途徑、病原體 19、下列不能傳播艾滋病的途徑是( ) A.不安全性行為 B.飲食和接觸
C.輸入含HIV的血液制品 D.已感染HIV的婦女哺乳嬰兒 20、下列有關傳染病和免疫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種牛痘預防天花屬于特異性免疫 B.肺結核、螨蟲、蛔蟲病都屬于傳染病 C.HIV是艾滋病的傳染源
D.吞噬細胞可以包圍細菌、衰老的細胞等,將其消化分解
21、2015年,寨卡病毒感染在南美洲爆發并在全球蔓延。該病毒是由蚊子傳播的。母親感染了寨卡病毒可致胎兒小頭畸形。以下有關寨卡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寨卡病毒結構簡單,細胞內沒有成行的細胞核 B.在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中,寨卡病毒屬于傳染源 C.侵入人體細胞的寨卡病毒在免疫中屬于抗體 D.消滅蚊子可以切斷寨卡病毒的傳播途徑
22、新生兒注射乙肝疫苗后,體內產生的特殊蛋白質及所屬免疫類型分別是( )
A.抗體,特異性免疫 B.抗體,非特異性免疫
C.抗原,特異性免疫 D.抗原,非特異性免疫
6
23、計劃免疫是預防人類傳染病的一種簡便易行的手段,當人體注射疫苗后,體內抗原、抗體含量會發生相應變化,下列圖示中能正確表示這種變化的是( )
A. B.
C. D.
24、2016年3月,山東警方破獲案值5.7億元的非法疫苗案,引起公眾對疫苗安全問題的高度關注。下列有關疫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接種疫苗可以使人獲得特異性免疫 B.接種疫苗可以治療某種疾病 C.接種的疫苗屬于人體的第二道防線
D.過期疫苗沒有毒性,接種后對人體沒有危害 25、根據免疫的定義判斷,下列屬于抗原的是( )
①流感患者體內的流感病毒 ②接種到健康人體內的乙肝疫苗 ③自身免疫器官產生的免疫細胞 ④移植到燒傷患者面部自己腿部的皮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四、布置作業 優化設計P55-59頁 五、板書設計
第一章 傳梁病和免疫
(一)傳染病及其預防
1、什么叫病原體?
7
2、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 3、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二) 免疫與計劃免疫
1、人體的三道防線及其功能。 2、免疫的概念、功能。 3、計劃免疫。
4、艾滋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 六、課后反思
(一)總的復習思路明確。這一章的復習內容包括傳染病及其預防(A)和免疫與計劃免疫(B)兩大部分,在復習時我就將導學案分成了兩大塊進行,并把全班同學分成單雙兩列,單列同學帶著5個問題先學習傳染病及其預防的知識。雙列同學帶著5個問題先學習免疫與計劃免疫的知識,然后再交叉學習,互相交會對方自己所學習的知識。
(二)在本節復習結束,再用習題來鞏固本節學生復習的效果,并用拓展延伸的題目讓學生接觸與這部分知識點有關的更深入的中考題等,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做題的能力。
(三)本節復習課,采用了拼圖式的教學方法,先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再進行互相討論與交流,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達到了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作用的教學目的。學生對本節課興趣濃厚,課堂氣氛活躍,同學們積極發言,收到了較為滿意的學習效果。
(四)雖然拼圖式教學能發揮很好的教學作用,但我認為這種教學方式還不應該離開教師的組織和引導,而應該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有序學習,良性競爭。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