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預防犯罪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五課第二框《預防犯罪》陜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題
部編人教版 初中道德與法治 八年級上冊 第五課 第二框《預防犯罪》教學設計
課 標 要 求
課標要求:一、成長中的我部分(三)心中有法
1、了解違法與犯罪的區別,知道不良心理和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 2、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強自我防范意識。
設 計 理 念
課堂教學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自己的感知、體驗、發現、思考和感悟;尊重學生人格,使每位學生獲得發展。將學科邏輯與生活邏輯結合起來,既遵循教材又不拘泥教材,既能發揮學科邏輯的優勢,又符合生活邏輯的要求。
教 材 分 析
《預防犯罪》是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遵守社會規則》第五課《做守法公民》的第二框,既是對本單元自尊自信的總結,又對下一單元內容的學習起了基礎性的作用,在本單元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和關鍵作用。同時,對學生的初中階段乃至以后的健康成長都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所以,本框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
本框題主要包括兩目,第一目是“了解罪與罰”;第二目是“加強自我防范”
學 情 分 析
八年級學生的理性思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對人對事都形成了初步的認識。另一方面,青少年社會經驗較淺,情緒不穩定,做事容易沖動,易受環境影響,如果缺乏相關法律知識的了解,對生活中的小問題不夠重視,易造成違法行為的發生。部分學生對法律存在認識上和態度上的偏差,比如誤認為未成年人違法行為不受法律制裁,片面認為違法犯罪的成本不高等。
教 學 目 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樹立法治觀念,增強自我防范意識,杜絕各種不良行為,養成自覺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
能力目標:對于犯罪行為有一定的判斷能力,在生活中不斷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且自覺遵紀守法,堅決遠離各種違法犯罪行為。
知識目標:了解一般違法與犯罪的區別;了解刑法與刑罰,認識犯罪的特征;知道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知道如何加強防范,遠離違法犯罪。
2
教 學 重 點 難 點
重點:犯罪的特征。
難點:加強自我防范,遠離違法犯罪。
教 學 方 法
教法:情境教學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學法:情境體驗法、分析歸納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一、導入
播放案例:女乘客掌摑司機入刑。
提問:女乘客掌摑公交司機入刑4年,對此你怎么看?
認真觀看,發表自己的看法。 用直觀案例引發學生對犯罪行為
的思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出
今天的主題《預防犯罪》。
探究一:罪與非罪 我會辨
第一步:一站到底 活動規則:
結合所學的三種違法行為的知識。 每組選出參賽者,并決定順序。
當主持人讀完題說開始后,參賽選手競 速搶答,答對得1分,答錯對方得分。
連續得2分獲勝。 第二步:請獲勝者利用三種違法行為區別的表格分享成功經驗。
第三步:合作探究
1、對比分析上述案例,你發現犯罪行為的特
每組選派一位選手參賽,角逐出獲勝者。
請獲勝者給同學們講述三種違法行為的區別。
學生以小組為
單位合作探究,派代表在班上分享探究成果。
通過引入學生喜愛的節目《一站到底》,在小組間
展開法律知識PK,充分調動了學生的
參與熱情和學習積極性,寓教于樂,同時掀起了本堂課的小高潮。
通過請獲勝者分享經驗的方式,
能產生榜樣影響力量,有利于在學生
中營造對違法行為知識的學習熱情。
通過引入一般
違法與犯罪的典型
案例,鼓勵學生合作探究發現生活中
3
征有哪些?
2、我國《刑法》中對刑罰做出了怎樣的規定?
的類似案例,分析歸納出犯罪的特征,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探究二:
是非界限 我劃清 播放學生表演的法治情景劇:《悔恨的淚》
第一步:合作探究 1、王明走上犯罪道路的軌跡是怎樣的?
2、王明的行為會造成哪些危害?
(對自己、對家庭、對學校、對社會……)
第二步:展示材料 同學們紛紛發表看法:
張麗說:都怪王濤的爸爸經常出差,導致王濤缺少家庭的關愛。
劉威說:都怪老師不能及時對王濤的行為進行
教育。
李玲說:都怪學校沒
有開展法制教育講座,一些同學法治意識淡薄。
周靜說:都怪這些不良社會青年,太壞了……
思考:
1、請發表你的觀點。
學生認真觀看視頻,產生情感共鳴,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派代表在班上交流。
學生發表看法,分析歸納得出:未成年人應加強防范,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通過讓學生表演一名中學生因交友不慎一步步走上違法犯罪的典型案
例,不僅能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還能很好的起到警示作用。通過分析行為軌跡和危害,一方面能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引起學生對自己行為的反思,為后面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
通過對觀點的辨析,不僅讓學生明白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來自身邊的四大保護也有不到
位不及時的可能,最重要的是青少年要加強自我防范。通過層層設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
4
2、在這個悲劇中,誰應該負主要責任呢?說明理由。
第四步:播放視頻《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關于
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的內容。
實活實說:說說自己和他人身上的不良行為。
學生認真學習《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關知識,并反思自己身上的不良行為。
辨能力。
通過學習《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反思自己和
他人身上的不良行
為,有助于學生增強法制觀念,提高
辨別是非的能力。
探究三: 守法公民 我做到
第一步:回音壁:有些同學認為:“我年齡小
與犯罪無關”、“我年齡還小犯了罪也不會受到刑罰處罰”。
第二步:合作探究:如何預防犯罪,做守法公民?
展示溫水煮青蛙實驗: 將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鍋里,青蛙觸電般地立即躥了出去。后來,人們又把它放在一個裝滿涼水的大鍋里,任其自由游動。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熱,青蛙雖然可以感覺到外界溫度的變化,卻因惰性而沒有立即往外跳,直到后來熱度難忍而失去逃生能力而被煮熟。
學生討論,發表看法。
學生結合溫
水煮青蛙的實驗進行合作探究。
通過討論和學
習相關法律知識,
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明確違法須擔責。
通過引用形象
而蘊含深刻道理的
“溫水煮青蛙”的實驗,能在學生中產生情感共鳴,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預防犯罪不僅需要思想上高度重視,還需要在生活中踐行。活動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規律,避免了簡單的說教,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
四、感悟提升 做守法好少年
請同學談談自己的學
習收獲!
最后讓我們一起傾聽那些在押少年犯悔恨的心
聲,同時在心中謹記父母、老師的教導,心中有法,做一名守法好少年!
學生在感悟交流中堅定自己的人
生方向 通過交流學習收獲,傾聽少年犯的心聲,能幫助學生將法律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
作業設計
在祖國建國70周年來臨之際,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學校開展了“同心共筑中國夢 法治文藝耀育才”法治文藝作品征集活動,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種參與形式,上交作品。
文藝形式有:征文、小品、歌曲、舞蹈、書法、攝影……
板 書 設 計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