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價格變動的影響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經濟生活價格變動的影響-河北衡水中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經濟生活價格變動的影響-河北衡水中學
教 案
課 題
價格變動的影響
教 學 目 標
知識 與 技能
1.通過猜詞游戲的導入,引導學生溫故知新,并對本課內容有所了解。
2.通過對商場促銷活動的分析,學生能夠概括價格變動對需求量影響的一般規律,并指出不同商品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映程度不
同。
3.通過列舉生活中的事例,學生能夠理解替代商品、互補商品的特點,并概括價格變動對相關商品需求量的影響。
4.通過對大蒜價格變化的分析,學生能夠說出在價格變動的情況下,生產者會做出什么樣的經營調整,并歸納價格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5.通過本節課學習,學生能夠提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實踐能力,增強參與經濟生活的自主性,進一步養成學生觀察生活,熱愛思
考的習慣,激發創造美好生活的熱情。
過程 與 方法
情感態度 價值觀
教學重點
價格變動對需求的影響
教學難點
價格變動對相關商品需求的影響
第 1 頁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導入】
智慧大比拼之猜詞游戲 【展示學習目標】 【講授新課】 環節一:“請你來幫忙”
第一幅場景介紹老師在商場中的一些發現,展示商家促銷的畫面,引導學生思考:
這些廣告、促銷釋放出了什么信號?商家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得出結論:
一、價格變動對生活消費的影響
1.商品價格變動對其需求量的一般情況 一般情況下,商品價格上升,需求量減少 商品價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商品價格與其需求量的呈反向變動。(需求法則) 展示圖像:
第二幅場景,介紹不同種類的商品商家不同的營銷方式,降價促銷的力度不同,引導學生思考: 為什么商家在營銷上存在這么大差異?這兩類商品有什么特點?消費者在這兩類商品價格變動的時候分別是什么表現? 得出結論: 2.價格變動對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響程度不同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彈性比較小,高檔耐用品需求彈性比較大。 展示圖像:
學生兩人一組,進行猜詞
激發學生思考,學生回答
學生思考,回答
復習上節課所學,并引出本節課內容,為新課做好鋪墊
引導學生回想生活經歷,從生活中體會價格變動對商品需求的影響
從對比中引導學生認識到兩類商品的不同特點,有利于對價格變動對不同商品的需求影響進行區分教學內容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第三幅場景,展示坐高鐵開通后,坐飛機的人少了;牙膏和牙刷,洗發水和護發素,面包和果醬通常放在一起 請同學們思考這些商品之間有什么關聯嗎? 得出: 替代品:兩種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滿足人們的同一需要
互補品:兩種商品必須組合在一起才能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 進一步舉例深化認識。 請同學們繼續思考
※豬肉漲價后,如果雞肉價格穩定的話,雞肉的需求量會發生什么變化?
※汽油價格不斷上漲,人們對汽車的需求量會發生什么變化? 得出結論:
3.價格變動對相關商品需求量的影響
商品價格變動不僅影響該商品的需求量,還影響相關商品的需求量
環節二: 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智慧大比拼之省錢妙招: 有這樣一個三口之家,家住在石家莊,父親、母親是工薪階層,家庭月收入一萬元。女兒今年來到衡水一中讀書,是父母的驕傲和希望。 在這個家庭每月的收支計劃中, 有6000元的儲蓄是雷打不動的,因為這是為女兒將來的大學教育,以及應付生活中的突發事件所作的準備。 剩下的錢,要保證全家人一個月正常的生活, 特別是要保證女兒身體成長和腦力消耗的營養需要,父母安排如下:
激發學生思考,學生回答
學生歸納概括
首先形成對替代品和互補品的認識,再探究價格變動對相關商品的影響,步步深入。
全面認識價格變動對相關商品需求量的影響
第 3 頁
教學內容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但是,由于物價上漲,爸爸媽媽遇到了一些問題:
請大家討論回答:
如果你是這家女兒,你來為父母提出幾條合理的消費建議,并闡明你的理由。
總結過渡:生活中要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只要善于思考,就可以讓生活更美好,下面我們繼續觀察生活 環節三:智慧大比拼之經營決策
回顧去年大蒜價格“蒜你狠”問題,今年大蒜威風不在(播放視頻) 學生思考
※大蒜的種植規模為什么連年攀升?
※今年大蒜收購價格0.7元左右,如果你是蒜農,該如何選擇?并說明理由。 得出結論:
二、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1.調節產量
商品價格與商品產量呈正向變動。得出供給曲線
學生討論,回答
學生思考,回答
能夠結合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體會到生活中父母的不易,樹立感恩意識。
結合上節課所學,體會價格變動對產量的影響。
第 4 頁
教學內容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引入材料:
一畝地,耕地大概需要100塊錢,蒜種300斤400塊錢左右。種蒜工人工資一畝200左右。化肥,農藥,地膜,澆水,按700塊錢計算,而且還在上漲。今年大蒜收獲時期由于人工少,工人工資有所上漲,平均按1000算。綜合以上所有費用加在一起大概是2400元左右。
再來看一下大蒜的產量。一般畝產干蒜在1600到1800斤左右。個別較好的有2000斤的。這里按產量一般1700斤的來計算。2400除以1700等于多少?也就是說大蒜至少賣1.4元一斤才不賠錢。
思考:如果堅持種植大蒜,怎樣才能減少大蒜價格過低帶來的損失?
通過降低成本減少損失 得出結論:
2.調節生產要素的投入。
總結過渡: 價格就像是一只無形手,調節著生產要素在各個生產部門流入或流出,價格對生產經營的影響,其實就是價值規律起作用的表現。然而在價格的自發調節下,往往也會出現這樣的谷賤傷農的場景。 列舉豐產不豐收現象,啟發學生深度思考: ※農產品豐產,價格下降,為什么還會遭遇滯銷? ※如何破解農產品“豐產不豐收”怪圈? 【總結升華】
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相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在黨的領導下,價高傷民,價低傷農這樣的問題不復存在,相信我們的生活一定會更加美好!
激發學生思考,學生回答
學生討論,回答
從材料中能夠體會到生產要素價格上升對農民收益的影響,總結價格調節生產要素的投入。
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化本節課所學,從農業發展的角度深刻認識這一問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