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安全教育主題,當地震來臨時
所屬欄目:初中主題班會課
視頻課題:初中安全教育主題班會《當地震來臨時》重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當地震來臨時
——安全教育活動課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針對學生對發生地震后如何自我防護的意識較淡薄,因而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首先采用播放地震紀實視頻營造氣氛設定情境,提出如何守護自己生命的話題。然后讓學生把收集的地震知識資料進行交流,懂得用地震前的防震知識來守護生命。然后通過講述案例故事,讓學生知道如何及時自救互救,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和拯救別人的生命。讓學生在場景感受中,辨別出地震時一些錯誤的避險防護,討論正確的防護做法,并通過現場防震避險模擬演練,提高學生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在最后環節設計了知識競答加深學生對“防震減災”主題的深刻理解,更加珍愛生命! 【活動目的】
1.通過學習讓學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異常表現,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
2.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演練遇到地震這種突發事件時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讓學生掌握來不及逃離的情況下如何躲避地震傷害的本領。
3、讓學生觀看防震減災課件,了解自救方法。使學生掌握避震要點,提高學生的自救、自護能力。使學生知道在地震災害中如何緊急避險,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更加地尊重生命、珍愛生命。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地震的危害,增強學生對地震的認識,引導學生掌握一些自救方法。 【活動準備】
1.教學課件。搜集一些地震知識圖片、地震時的避險措施制成課件。 2.有關地震的視頻,防震科普片。 【活動過程】
一、引入:觀看地震視頻,感受地震的可怕。 (一)、播放《親愛的小孩》視頻片斷。
師:同學們,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其中地震是破壞力最強的。上課之前,讓我們先來看一段視頻。
師:看完剛才的視頻,同學們感受很深.地震就像兇殘的惡魔,肆虐的摧殘了人類的家園,多走了人們的生命. (二)、詩歌朗誦《媽媽,別哭》。
(三) 、 列舉歷史上幾次大地震的危害。 中國百年大地震。
師:看,近一百年來,中國就發生過這么多地震。
師:地震是可怕的,帶來的傷痛,更是無法用語言所能表達的。但是如果我們懂得一些防震減災的知識,相信就會減少傷亡,降低傷痛。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討論地震來臨時,怎么辦?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防震減災自救的知識,用知識來守護我們的生命。 (四)、出示課題:當地震來臨時,怎么辦?
二、震前:學習地震預防知識(提高避險意識,留心觀察地震前兆) 師:地震是怎么回事呢?地震前有哪些前兆呢?通過課前查找資料,你能用一句
2
話來介紹嗎?
1.學生交流匯報。 2.投影出示,地震前兆
師總結:同學們搜集的資料真多,老師將最常見的地震前兆歸為這幾種:…… 三、震中: 學習怎樣避震?
師過渡:遺憾的是,雖然早在2000年前張衡就發明了地動儀,但到目前為止,對地震的預測還是一大難題,現在人類還不能準確的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那么,地震來了,我們該怎么辦呢? (一)模擬演練,發現問題。 1.突發警報。
提醒學生地震了,讓孩子想辦法逃生。 師:地震了,快想辦法逃生呀! 學生模擬演練。
2.學生分組討論并交流:如何避震?(在學校,家里,公共場所)。 (二).觀看視頻《怎樣正確避震》。
(三)教師歸納,梳理正確的逃生方法。 師:那地震時,怎樣才是正確逃生呢?如果真的地震了,你可能在室內怎么避震?一起來看圖片。
1.學校正確的避震方法。 2. 家里正確的避震方法。 了解“地震活命三角區” 師:什么是地震活命三角區 圖片展示:活命三角區
師:這些地震后的照片真實地告訴了我們“地震活命三角區”很重要。 尋找“地震活命三角區”。 3.戶外避震
介紹了在行駛的公共汽車、在百貨商場、在野外的避震方法,室外避震的共性是:盡量到開闊的空地,降低重心,護好頭部。 四、震后
1.討論并交流:地震后被埋壓怎么辦? 2.觀看視頻《當地震發生后》
3.學生歸納總結:被埋壓后怎么辦? 五、地震知識搶答賽。
我們剛才掌握了地震時的防護和地震后的自救互救知識,現在請各小組進行搶答。(以先舉手為主,各小組比賽,答對的小組可以分。) 公布比賽結果。 頒發獲獎證書。
六、總結升華、呵護生命 小結:同學們,在大家熱烈的比賽中我們相信你已經成為學會了地震時的防護和地震后的自救互救知識。相信大家在地震發生時一定會用所學到的知識,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所以從小就要多學習一些科學知識和自救自護安全逃生知識,就可以做到防震減災,從而保護生命,減少損失。讓我們用知識守護生命,呵護生命。希望同學們學會珍愛生命、守護生命,將自己的生命譜寫的更加輝煌!
3
【板書設計】 震前——地震前兆
震中——避震 (地震活命三角區) 震后——被埋壓怎么辦?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