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傳染病,其預防
所屬欄目:初中主題班會課
視頻課題:初中安全教育課預防和應對公共衛生傷害事故發生《傳染病及其預防班會》山西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安全教育課預防和應對公共衛生傷害事故發生《傳染病及其預防班會 》山西省 - 大同
《傳染病防控》主題班會教學設計
一、活動分析:學校是人群聚集,流動性大,接觸面廣,是傳染病的易發場所,一旦有傳染病發生,極易造成傳染病的傳播和流行,并可擴大到家庭和社會,這不僅影響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和學生的身心健康,更給社會,家庭帶來了較多的不安定因素。學校的學生由于年齡等因素影響,身體素質相對于成年人來說還是差了些,所以通常發生傳染病的概率較高。尤其是像春季和冬季,這是流行性傳染疾病的高發期,因此要對學生普及這些傳染病的知識,做好相關的預防措施。 二、活動目標:
1、通過班會課中的情景劇、小組探究及展示、微課,知識競賽等,讓學生對傳染病的發生、傳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讓學生知道傳染病的危害及傳播方法和途徑,明白講究衛生的重要意義。
2、通過小組討論、小組代表發言等形式激發學生講究衛生,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決心。 三、活動重點:
普及傳染病知識和預防傳染病的措施 四、活動難點:
區分各類傳染病的特征和預防手段 五、活動準備:
1、關于預防傳染病的微課。 2、準備知識競賽題十個。 3、排演《我感冒了》情景劇。
4、每人做一份《預防傳染病》手抄報。 六、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詢問學生生病的恢復情況,拉近師生間距離。
2、展示新聞報道中出現的由于發生傳染病引發的問題,揭示“傳染病猛于虎”。 (二)授課
活動一:情景劇表演《我感冒了》
【設計意圖】通過情景劇表演揭示什么是傳染病以及傳染病的三個重要環節。 活動二:手抄報展示
【設計意圖】對學生所做手抄報予以肯定,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活動三:小組合作 【設計意圖】學生在做手抄報的過程中對相關傳染病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小組成員再匯集集體之智慧完整總結出一類傳染病共享于同學。
小組活動一
請每一小組選擇一種傳染病,結合小組內成員所做手抄報從傳播途徑、主要癥狀、預防措施三方面進行討論,并選擇一名代表進行總結發言。 1.七種常見的傳染病,七個小組分別介紹,再整體歸納 ①流行性感冒(流感)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其發病率占傳染病之首位。潛伏期1—3日,主要癥狀為發熱.頭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不適等,發熱一般持續3—4天,也有表現為較重的肺炎或胃腸型流感。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傳染期為1周。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也可通過被病
毒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 ②水痘
水痘是傳染性很強的疾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臨床表現是中低等發熱,很快成批出現紅色斑丘疹,迅速發展為清亮的卵園形的小水皰,24小時后水皰變渾濁,易破潰,然后從中心干縮,迅速結痂。臨床上往往丘疹.水皰疹.結痂同時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軀干,繼頭面.四肢,而手足較少,且瘙癢感重。接受正規治療后,如果沒有并發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傳播途徑為呼吸道飛沫傳染和接觸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觸傳染。人群普遍易感,兒童多見。由于本病傳染性強,患者必須早期隔離,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結痂為止。 ③流行性腮腺炎
俗稱“乍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傳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臨床癥狀是發熱.耳下腮部.頜下漫腫疼痛,腮腺腫大的特點是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發腦膜腦炎.急性胰腺炎等。傳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隱性感染者,病毒經過飛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見于兒童及青少年,預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④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潛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臨床癥狀可概括為“三.三.三”,即前驅期3天:出疹前3天出現38度左右的中等度發熱,伴有咳嗽.流涕.流淚.畏光,口腔頰粘膜出現灰白色小點(這是特點);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體溫升高達40度左右,紅色斑丘疹從頭而始漸及軀干.上肢.下肢;恢復期3天:出疹3-4天后,體溫逐漸恢復正常,皮疹開始消退,皮膚留有糖麩狀脫屑及棕色色素沉著。麻疹是通過呼吸道飛沫途徑傳播,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疾『罂色@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發病者極少見。未患過麻疹又未接種過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個月~5歲幼兒發病率最高(占90%)。 ⑤猩紅熱
猩紅熱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特點為發熱,咽炎、全身彌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膚脫屑等,潛伏期1—7天。 ⑥結核病
結核病過去俗稱“癆病”,是由結核桿菌主要經呼吸道傳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傳染病,其中以肺結核最為常見,也可侵犯腦膜.腸道.腎臟.骨頭.卵巢.子宮等器官。傳播途徑:活動期的排菌(也就是痰涂片陽性或者痰培養陽性)肺結核病人是主要的傳染源;結核病的傳播途徑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黏膜接觸,但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主要癥狀:結核病多為緩慢起病,長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熱.夜間盜汗.食欲不振.體重減輕.女性有月經紊亂等癥狀。嚴重的患者可有高熱.畏寒.胸痛.呼吸困難.全身衰竭等表現。肺結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帶血絲。結核桿菌侵犯腦膜.腸道.腎臟.骨頭.卵巢.子宮等器官,可有頭痛.嘔吐.意識障礙.消瘦.腹瀉與便秘交替,還可有血尿.膿尿.脾大.貧血以及婦科疾病的癥狀等。 ⑦流腦(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它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較強。流腦發病初期類似感冒,流鼻涕.咳嗽.頭痛.發熱等。病菌進入腦脊液后,頭痛加劇,嗜睡.頸部強直.有噴射樣嘔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癥狀。傳染源主要病人或帶菌者,傳播途徑
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潛伏期一般為2—3天,最長的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發于小年齡段兒童。 2.預防措施
不同的傳染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但基本的預防措施是相通的,我們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就能有效地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傳播。
①合理膳食,增加營養,要多飲水,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宜多食些富含優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和新鮮蔬菜.水果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多到郊外.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每天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體氣血暢通,筋骨舒展,增強體質。 ②不到人口密集.人員混雜.空氣污染的場所去,如:農貿市場.個體飲食店.游藝活動室等;
③勤洗手,并用流動水徹底清洗干凈,包括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 ④每天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尤其宿舍.電腦室.教室等;
⑤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規律;注意不要過度疲勞,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⑥不食.不加工不清潔的食物,拒絕生吃各種海產品和肉食,及吃帶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隨便 倒垃圾,不隨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類并統一銷毀。 ⑦注意個人衛生,不隨便吐痰,打噴嚏;
⑧發熱或有其它不適及時就醫;到醫院就診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⑨避免接觸傳染病人,盡量不到傳染病流行疫區;
⑩傳染病人用過的物品及房間適當消毒,如日光下晾曬衣被,房內門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劑噴灑.擦拭。
傳染病雖然種類繁多,但只要我們重視預防工作,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有效地阻斷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
小組活動二
每一小組送大家一句預防疾病諺語。
【設計意圖】學生的諺語會朗朗上口,便于學生記憶,也便于宣傳預防措施。 活動四:傳染病預防知識問答 【設計意圖】鞏固本節活動課所講的內容,再次提高學生的傳染病的防控意識和對防控措施的落實;也是對學生日常面對傳染病時,及時采取正確得當的預防方案。 ①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 )
A.控制傳染源 B.切斷傳播途徑 C.保護易感人群 D.切斷三個基本環節中的任何一個 ②流行性感冒是( )
A.消化道傳染病 B.呼吸道傳染病 C.蟲媒傳染病 D.自然疫源性傳染病 ③流行性感冒的典型臨床表現不包括( )
A.高熱伴畏寒或寒顫 B.頭痛肌痛,乏力 C.急性熱病容 D.腹痛、腹瀉 ④麻疹的傳播途徑主要是( )
A.呼吸道飛沫傳播 B.垂直傳播 C.血液傳播 D.蚊蟲叮咬 ⑤學校發生流腦疫情時,哪項防治措施不正確( ) A.易感者接種流腦疫苗 B.密切接觸者進行預防服藥
C.及時將患者隔離 D.預防服藥后可以進行集體活動或大型集會 ⑥流行性腮腺炎的傳播方式哪一項除外( ) A.說話 B.蚊蟲叮咬 C.咳嗽 D.噴嚏
⑦肺結核主要是通過什么途徑傳播的?( )
A.一般的接觸 B.一起吃飯 C.病人咳嗽、打噴嚏的飛沫被別人吸到肺內 D.血液傳播 ⑧流感流行的季節,你應該( )
A.少去公共場所,鍛煉身體,提高抵抗力 B.自己吃感冒藥預防 C.外出戴好口罩在家時關好門窗 D.不理不睬 ⑨傳染病傳染性最強的時候是( )
A.發病初期,表現出病癥的時候 B.發病中期,病重的時候
C.發病末期,病要好的時候 D.病好后,病癥剛剛消失的時候 ⑩傳染病易感人群是指( )
A.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 B.沒有接種疫苗的人
C.經常感染傳染病的人群 D.未曾感染過某種傳染病的人群 (三)總結
學生總結傳染病的類型和預防措施 七、活動反思:
通過本節活動課的內容安排,基本都實現了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學生也對傳染病有了認識和了解,也有了一定的預防措施。重要的是要鞏固今天活動的成果。要讓學生平時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中落實這些措施方案,要時刻提醒學生,告誡學生,要讓學生有這種潛意識,形成習慣,同時也是很好的宣傳。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