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快樂過新年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15課快樂過新年(第二課時)上海市 - 金山區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15課快樂過新年(第二課時)上海市 - 金山區
快樂過新年(第二課時)
一、教材分析
《快樂過新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人教版教科書《道德與法制》第一冊第四單元《天氣雖冷有溫暖》第三課的內容。本單元的前面兩課都在講述冬季到來時生活的變化,這一課話鋒一轉,向學生展示了冬天的節日習俗,本課主要指導學生了解傳統的家歷新年了解不同習俗,如親人團聚,貼春聯,包餃子,走親訪友等。本課圍繞“春節”這一主題,注重節日文化的滲透和熏陶,為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節日、傳統文化提供契機。在交流、合作、分享的過程中,感受濃濃的節日氣氛,以主動、積極的狀態來迎接新年的到來。
二、學情分析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它的慶祝方式自然也是尤其豐富多彩的,孩子們隨口就能說出幾個。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這些傳統的東西難免在我們生活中有所淡化,因此通過這節課,學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些春節的傳統習俗。本課內容生動、活潑、有趣,貼近生活。低年級的孩子好奇心強,對新年習俗有積極的探究欲望,也能積極調動自己的已有經驗。在深入了解的過程中,借助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的多種學習形式,引導學生思考、交流、協作,積極地參與新年活動,著重體驗春節的習俗及其寓意。初步感知不同民族慶祝春節的方式雖有不同,但都同樣把春節視為最隆重的節日。在迎接新年的喜慶氛圍中,感受節日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激發學生熱愛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傳承傳統文化的意識。
三、課時目標
1.知道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了解中國傳統過春節的慶祝方式,體會一些慶祝活動中所蘊含的意義。
2.在日歷上找春節,交流春節習俗。
3.在過新年時注重講究禮儀,尊重少數民族慶祝新年的習俗。做到文明、節儉、平安、環保過春節。
4.體會春節對于全世界華人的重要意義,感受節日文化的豐富和多元,增強文化自信,初步建立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了解中國傳統過春節的慶祝方式,體會一些慶祝活動中所蘊含的意義。
難點:體會春節對于全世界華人的重要意義,感受節日文化的豐富和多元,增強文化自信,初步建立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
五、教學準備
1.準備教學課件 2.收集學生過春節照片
3.準備任務單及小組活動所需材料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播放春節喜慶音樂 2.引出春節(板貼:春節)
設計意圖:在課堂的一開始播放耳熟的春節喜慶音樂,喚起小朋友對于春節的記憶和情感,從而引出課題。 二、了解春節習俗
1.全班交流今年怎么過春節的。 2.出示學生過年時照片并交流
設計意圖:大家都有過新年的經歷,體驗過新年的各種習俗,如:貼春聯、貼福字、吃年夜飯、穿新衣、掃塵……通過回顧交流剛剛過去的春節以及一起欣賞同學過春節時的一些照片,結合小朋友們的親身經驗,喚醒小朋友們的記憶,引出一些春節習俗。 三、體驗春節習俗 1.各小組按要求活動 2.分小組進行展示、交流 (1)貼春聯、貼福字
(2)包餃子、年夜飯 3.播放倒計時視頻 了解放鞭炮的危害
3.指導拜年祝福,師生合作表演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活動環節,學生能在組長的帶領下明確分工,人人參與,共同合作完成任務體驗。之后再根據學生的結果展示進行課堂教學,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在動手操作和合作體驗中感受到熱熱鬧鬧的節日氣氛,知道這一系列的慶祝方式都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更能懂得春節習俗的內涵意義、春節對于中華民族的重要意義。 四、感受多樣的傳統新年
1. 出示中國地圖,介紹各地過年習俗 2. 播放少數民族過年習俗微視頻 3. 小結
設計意圖:通過領略全國各地及全國各族人民慶祝春節的不同方式,讓學生充分感受春節的豐富和多元,懂得尊重少數民族慶祝新年的習俗,并激發學生探索更多春節習俗的興趣 五、總結
1.播放習近平新年賀詞 2.圍繞板書總結 3.齊唱《新年好》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國家主席習爺爺的新年祝福,讓學生感受春節對我們的重要意義。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作為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去傳承和發揚祖國的優秀民族文化。最后通過教師的總結回顧本堂課的內容,用一首歡快的新年歌進行結課,可以起到自然烘托和升華的作用。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