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大家排好隊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第11課《大家排好隊》貴州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第11課《大家排好隊》貴州省優課
【課 題】 《大家排好隊》
【年 級】
二年級
【教育理論指導】
“思想道德教育”在學生們的成長道路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視,把德育置于一個特殊的崇高地位。“道德與法制教育”是以小學道德與法制課為主導渠道,面向學生生活、面向社會,有利于拓展學生社會視野、增強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學生健康、積極、愉快地生活。低年段的孩子,他們是一個特殊年齡群體,在學習活動中,需要老師充分挖掘教育素材,靈活采用教法,巧妙滲透德育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生動形象,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設計特色簡述】
1.設計教學活動時,我嚴格遵循《道德與法制》的學科特點,結合年段學習目標以及低年段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靈活設計本次教學。
2.教學活動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有效地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充分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特點。
3.重視德育情感的有效滲透
教學環節的環環相扣和層層深入,讓學生們在整個活動中思想得到洗禮、情感受到陶冶、品行得到規范,這正是本次教學活動的真正目的! 【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梳理】
《大家排好隊》是部編版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中第三單元“我們在公共場所”中的第三個主題。
教學活動中,我將靈活采用:激趣引導法、自由討論法、情景表演法等教法、學法開展學習活動。 【學情分析】
低年級學生的規則意識不強,“排隊”看起來很簡單,但要想讓二年級的學生從內心接受和認同,并不簡單。我要想辦法讓學生去體驗和感受規則對生活的影響,從內心認同產生“好生活需要規則與秩序”,懂得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應該做到“明禮守法講美德,自覺禮讓排隊”。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讓學生知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哪些情景下需要排隊,并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排隊的重要性。
2.在學習活動中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地排隊”。
3.讓學生明白感悟: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既要守規則,也要懂禮讓,爭做文明小公民。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自覺排隊、相互禮讓的意義,能在學習和生活中自覺排隊,并能從被動遵守轉換為主動遵守。 【教學難點】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集父母長輩的寵愛與一身,謙讓的意識比較薄弱。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讓他們從思想上提高認識。 【德育滲透點】
在學習活動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中小學生守則》融入課堂,巧妙深入孩子們的內心。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微課、實驗用品。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趣導入新課
1.開課時為孩子們呈現一組動物朋友們排隊的圖片。 2.老師啟發談話,引出課題并板書 《大家排好隊》。
【設計意圖 】開課用動物排隊的圖片讓學生們從感官上感知“排隊”,老師用簡潔的語言直入主題,簡單明了,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 二、開展豐富的學習活動 活動一: “說”排隊
(一)小組內交流討論: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哪些地方是需要排隊的?(指名回答)
(二)陪著學生體驗“自覺排隊”的意義。
1.出示教材第42頁的內容(兩種發作業本的方式) 2.提問,激發思考:你喜歡哪一種發作業本的方式呢? 3.全班共同體驗“排隊的意義”。
(三)老師引導學生感受:在學習、生活方面,我們時時處處都得自覺排隊,遵守文明道德規范。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組織學生交流,學生會很樂意參與其中,并體會到“排隊的意義”。 活動二:“聽”排隊
播放一組數據材料
老師向學生們播放一組“由于不排隊、無秩序,發生擁擠踩踏而造成悲劇的真實惡性案例”,用微課的形式向學生們展現出來,說給學生們聽,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引起警示,強調排隊的必要性。
【設計意圖】用微課的形式出現在教學環節當中,代替了老師重復的說念,學生們的注意力也有效的集中在“聽”案例上;用真實的事例向孩子們進行安全教育,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們的安全意識,讓他們明白:排好隊,文明禮讓的重要意義和必要性。 活動三:“啄木鳥在行動”
1.呈現圖片(教材第45頁)
2.老師啟發談話:在日常生活中隨處會出現一些不文明排隊的現象,請大家看看畫面中的這些人做得怎么樣?
3.開展“啄木鳥在行動”活動
鼓勵學生們爭當“小小啄木鳥”,把圖中的不文明想象說出來 4.在小組內展開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正確的排隊呢? 5.老師針對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的排隊方法。 【設計意圖】 “啄木鳥在行動”真正意義上讓孩子獨立完成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能更有效地激發孩子們的情感;學生們通過情景圖片,更直觀有效的感知到“排隊的意義及正確的排隊方法”。 活動四:我們一起做實驗
1、給每個小組準備一個瓶頸很小的瓶子,里面裝著相應個數的小球,每個小球拴著一根長線(瓶頸的特點:只夠單獨一個的小球出入)2、給學生們假設一個情景,瓶子里的每個小球代表著自己,當危險快要來臨時,請每個小組的同學以最快的速度逃離,最后比比看哪一個小組能用最短的時間從瓶子里順利地逃離。
【設計意圖】直觀的游戲方式,勝于教師更多的語言表述和強調,學生們能在游戲中深刻地感悟到“排隊禮讓“的意義。創設情景讓孩子們獨立完成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更能有效激發孩子們的情感,提高認識。 活動五:情境表演“展現文明禮讓”
1.展示一組圖片
(1)出示四幅常常會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圖片。 (2)小組內先討論討論,并自由選擇其中的一個情境演一演。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教學活動在內容上既依據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勵教師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活動中,我重在激發孩子們的興趣,通過情景示范和老師的引導,讓學生們積極參與表演,激發愛心,讓他們在情境表演中深刻體會“文明禮讓、自覺排隊”的意義。 三、升華情感
1.老師啟發談話: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活動,我們知道了排隊的意義,學會了在日常生活中正確排隊的方法,而且還懂得了:“自覺排隊、文明禮讓”的真正意義。你們真是守秩序規則、講文明禮讓的好孩子!我們就是祖國大花園中的一朵朵小花,希望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能用我們心中的文明之花將我們偉大的祖國裝扮的更加美麗漂亮!請孩子們將剛才在課堂中獲得的小花朵張貼在黑板上。
2.靈活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文明、和諧”,激勵學生爭做合格的優秀少先隊員!簡單向學生們說說《新中小學生守則》中的第4條:明禮守法講美德。 請孩子們記得: 遵守國法校紀,自覺禮讓排隊。
【設計意圖】學習活動已接近尾聲,鼓勵孩子們把文明之花貼到黑板上展現出來,把整個教學活動推向高潮,學生的情感再一次升華! 四、課外任務布置
1.請學生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做一個“講文明、守秩序”的好孩子。
2.希望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積極發揮“小手拉大手”的作用,時刻提醒和監督身邊的朋友和家人,做“守秩序、文明排隊”的好公民。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