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課標版五年級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吉林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課標版五年級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吉林省優課
- 1 -
領導示范課暨名師展示課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和實踐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觀察、操作、探索的過程中,提高動手操作能力,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過程與方法策略目標:
通過“猜想——驗證”的過程,形成發現、創新的過程。從而獲取數學活動經驗。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抽象概括、歸納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發現數學的興趣,學會與人合作。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長方體的體積公式的的推導過程,掌握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長方體的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談話導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體積的知識,掌握了比較體積大小的一些方法,老師這里有一些物體,請你任選兩
個比較它們體積的大小,并說出比較的方法。
師:看來通過數方塊的個數,也能比較出體積的大小。 出示小木塊拼成的正方體,這兩個長方體我也用數方塊的方法可以嗎?為什么?
師:比較兩個物體的體積的大小必須要統一體積單位。 出示兩個紙質教具
師:這是(長方體)這是(正方體),你認為誰的體積大?出現分歧了,這兩個物體的大小我們既看不出來,也數不出來。 師:看來前面學習的比較物體體積大小的方法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那么我們就需要尋求一種新的比較物體體積大小的方法,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怎樣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板書課題。
二、猜想驗證,探究新知
1.師:你覺得長方體的體積的大小與長方體的什么有關?你能具體說一說你的想法嗎?
師:真的像他說的那樣嗎?我們一起看大屏幕
師:請大家觀察1號和2號長方體,這兩個長方體的長、寬、高什么相同,什么不同,體積怎樣?師:請大家觀察2號和4號長方體,它們什么相同,什么不同,體積怎樣?師:請大家觀察1號和3號長方體,它們什么相同,什么不同,體積怎樣?師:由此可見長方體的體積的大小確實與它的長、寬、高有關系。 2.大膽猜想
師:很多數學家在研究數學時都是從猜想開始的,今天我們也大膽猜想一下,你認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是什么? 師:還有誰想說?你們也是這樣猜測的嗎?
師:我們的猜想到底對不對呢?接下來我們要怎么做? 師:怎么驗證?能具體說說驗證的過程嗎?(生說出驗證方法。) 師:我們第一步要先擺;第二步找出長、寬、高并數出小正方體的個數;第三步對比體積數與小正方體的個數,找出長方體的體積與長、寬、高之間有怎樣的關系?最后將你的發現和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請大家看大屏幕,讀一讀活動要求。 師:那我們就分三步來進行驗證:一擺,二數,三總結 3.實驗驗證
師:同學們請看活動要求,誰能讀一讀活動要求?(1人讀要求)
出示活動要求:
師:現在你們知道怎么做了嗎?請同學們拿出信封里面的小正方體,進行實驗驗證,開始吧。
長 寬 高 小正方體的數量 長方體的體積
生小組學習后匯報學習結果。 4.再次驗證
師:那么如果老師給出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你能通過計算,說出它是用多少個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擺成的,它的體
- 4 -
積是多少嗎?
師:你能用小正方體擺出來嗎?那大家一起閉上眼睛在腦子里擺擺看。誰能把你擺的過程和大家分享一下。
師:大家看大屏幕,你們剛才在腦子里是這樣擺的嗎? 師:再次說明了長方體的體積等于什么?(生齊讀長方體的體積=長x寬x高)
師:這么多的實驗結果都驗證了我們的猜想是正確的 ,那我們現在可以把這個問號去掉了。 5.字母概括公式
師:為了方便書寫,我們可以用什么表示體積公式,如果用字母v來表示長方體的體積,你能用字母表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嗎? V=abh 6.出示例1
師:你能把數據代入到字母公式中來計算這個長方體的體積嗎?
生在本上試做,一人板書 7.正方體的體積
演繹推理正方體體積公式
師:當這個長方體的長和高都縮到了3厘米時,這個長方體就變成了什么? 8.字母公式 9.公式應用
師:這個正方體的體積怎樣計算?生在本上試做一人板演。(師要提醒學生先寫出字母表示公式,再把數據代入到公式中計
- 5 -
算。)
10.回過頭來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這兩個教具的體積,看看需要知道什么條件?(生:長、寬、高和棱長)
師:下面我們進行一場小比賽,女生計算長方體的體積,男生計算正方體的體積,你們準備好了嗎?
師:長方體的長是14厘米,寬是8厘米,高是3厘米,正方體的棱長是7厘米。 師:誰的體積大?
師:運用體積公式計算求體積,有什么優勢?
師:用計算的方法求體積,不僅知道它們的體積具體是多少,而且還能知道大多少或少多少。 三、長方體和正方體統一的體積公式
1.師:(出示下圖)已知長方體的高是4厘米,要求長方體的體積,你還想老師給你什么條件?(生:長和寬) 師:長方體或正方體底面的面積叫做底面積。 師:這道題你能求出它的體積嗎?為什么這么算? 生回答時師在板書中長x寬下面畫橫線。
2.師:由此可見長方體的體積還可以怎么求?(生: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x高)
師:那么正方體的體積我也可以用這個公式來表示嗎? 3.師:既然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而且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公式雖然寫出來不相同,但是計算方法的實質是一樣的,因此我們可以用一個公式表示出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 4.字母表示
- 6 -
5.大屏幕出示:我國古代數學名著《九章算術》中,集中而正確地給出了立體圖形的體積計算公式。書中在求底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體積時,是這樣說的:“方自乘,以高乘之即積尺。”就是說先用邊長乘邊長得底面積,再乘高就得到長方體的體積。(1人讀小資料) 7.出示做一做2
一根長方體木料,橫截面的面積是0.06平方米。這根木料的體積是多少?
師:我們學習知識就是為了解決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你能幫老師解決一個問題嗎? 四、 拓展延伸
師:咱們班級的高原同學轉學了,老師買了一套書想送給她作紀念,我要給這套書選擇一個漂亮的包裝盒,你們幫老師看看這個包裝盒合適嗎? 五、談收獲
師:愉快的時光總是稍縱即逝,我們師生共同度過了這短暫的40分,你能說說這節課你都有哪些收獲嗎? 六、總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研究的是長方體的體積,首先同學們進行了大膽的猜想,接著動手實驗去驗證自己的猜想,最后通過比較數據總結出了公式,老師為你們感到驕傲,你們不僅收獲了知識,更重要的是你們收獲了一種學習方法,在今后的學習當中我們仍然可以用這種方法來學習。有關體積的知識還有很多,有待我們進一步去發現和探究。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