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乒乓變奏曲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乒乓變奏曲》重慶市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乒乓變奏曲》重慶市省級優課
《乒乓變奏曲》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乒乓變奏曲》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指導學生從音樂的節奏、力度、速度、音區、情緒等方面的變化,分析、判斷樂曲中出現的五次“變奏”。
二、過程與方法:創設情境,通過聽、唱、演等音樂學習活動,指導學生感受“乒乓球”的音樂形象、感性了解“變奏”和“變奏曲”。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欣賞鋼琴獨奏《乒乓變奏曲》,指導學生從音樂中感受運動帶來的快樂,并延伸到熱愛運動、把運動的拼搏精神運用到學習上的思想品德教育中。 【教學重點】
感受樂曲表現的緊張、激烈的乒乓球比賽的場面,熟悉音樂主題,聽辨變奏旋律出現的次數及形式。 【教學難點】
了解“變奏”這一創作手法,運用音樂要素對音樂主題進行簡單變奏。 【教材分析】
鋼琴獨奏《乒乓變奏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四冊第二單元《健康歌》中的一首欣賞曲目。它的主題音樂取材于兒童歌曲《小小球兒閃銀光》,活潑歡快,表現孩子們打乒乓球時的快樂神情和熟練的技巧。像通常的變奏曲一樣,帶頓音的單聲部旋律由左、右手交替彈奏,靈巧輕快,好像乒乓球在小球手的你推我擋之下,一來一去,銀光閃閃。樂曲包含五個變奏。第一變奏:主旋律在上方由右手彈奏,低音部左手彈奏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第二變奏:左手在低音部彈奏主題,右手以上面這種分解和弦音型做伴奏。第三變奏:左右手均彈奏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音型,但主旋律鑲嵌在高音部的強位上,如:第四、五變奏:在和弦的襯托下,主題變化為由下行旋律及上行琶音構成的旋律。兩個變奏中主旋律分別出現于高音部及低音部。但樂曲最后仍由右手奏出一個旋律扶搖直上的樂句作為結束,使人如聞為精彩的球賽所發出的喝彩聲。
【教學策略】
教師針對二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的心理特征,把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熱情貫穿始終,創設一種愉悅輕松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的積極表現和創造。 【教學準備】
電子琴、黑板、視頻展臺、《乒乓變奏曲》課件、微課、乒乓球和玩具桶等。
【教學方法】聽唱法、講授法、啟發法、討論法、情景教學法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學生,師生用音樂配上柯爾文手勢互相問好。 【設計意圖:改變傳統的問好方式,引起學生的興趣。】 二、復習節奏、聲勢動作配合 師:請看大屏幕,這是什么音符? 生:八分音符。
師:請跟孫老師一起進行八分音符節奏練習。小手準備:1、2、1起。 師:同學們表達得非常準確,老師為你們點贊!
師:今天,在我們的音樂課堂上孫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一個“好朋友”,請你猜猜它是誰?
師:拿出裝有乒乓球的紙巾筒,并搖晃,讓它發出聲音。 生:乒乓球。
師:它有一個非常光榮的稱號,被國家稱之為“國球”。
【設計意圖: 復習八分音符,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為本課的欣賞學習作好節奏、旋律方面的鋪墊,分散了學習的難點。】 三、微課學習國球的來歷
師:請小朋友們觀看一場精彩的球賽,學習世界冠軍張繼科為我國爭光的拼搏精神。(師播放微課) 學生觀看微課。
師:小朋友們要熱愛運動,鍛煉好身體,在學習上要向運動員學習,要有不服輸、爭第一的精神。【設計意圖: 觀看乒乓球比賽,學習微課,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比賽現場的緊張氣氛。同時,了解乒乓球作為國球的神圣使命。】
四、熟悉音樂主題,感受音樂情緒 1、聆聽全曲。
師:乒乓球為我國帶來了這么多的榮譽,今天,就讓我們欣賞一首《乒乓變奏曲》。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樂曲是什么樂器演奏的?情緒怎么樣?表現了怎樣的場景?你能聽出我們熟悉的旋律嗎? (教師播放音樂,學生聆聽。) 師:板書課題“乒乓變奏曲”。
教師:這段音樂像什么在跳動?(出示圖形譜) 教師:再唱一唱。(學生隨琴唱譜,注意頓音記號。) 2、給樂曲分樂段。
師:請小朋友們聆聽音樂,想一想它一共分為幾個樂段?可以自己喜歡的符號(比如數字、圓形、三角形、五角星等在作業本上畫下來。) 生:六個樂段
3、主題有多少個小節,有幾個樂句組成? 生:八個小節,兩個樂句。
4、師生共同演唱,并用柯爾文手勢表現主題。 5、聽主題音樂,畫旋律線。
6、再次聆聽全曲,師生共同用六個不同的動作表現六個樂段。 師:旋律線忽高忽低,像乒乓球在跳動,一會兒跳起來,一會兒落下去,在乒乓球臺上高興地跳舞呢? 師生共同表演乒乓球跳舞。
【設計意圖:熟悉音樂主題,感受音樂情緒,為聆聽主題變奏作鋪墊,分散了學習的難點。】 五、分段聆聽,感受變奏
教師: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音樂主題。(聆聽主題,分析:音區高、有彈性)
教師:你能聽出這一主題的不斷變化嗎?說一說這一主題(包含變化的主題)在全曲中共出現幾次?
4
教師:讓我們來聽聽變奏一有什么變化?(主旋律沒有變化,加入了低音,伴奏的旋律。主題由一只手演奏,變奏一加入了伴奏。) 教師:這時音樂的情緒怎樣?表現了怎樣的場景?(運動員在做熱身運動。)
教師:讓我們來聽聽變奏二,音樂在什么地方發生了變化?(旋律到了左手,比賽打得很激烈。)
教師:讓我們來聽聽變奏三,音樂在什么地方發生了變化?(主旋律鑲嵌在高音部的強位上,更加豐富,運動員不時打出好成績來,心情很愉快。增加了裝飾音。用紅筆勾勒出主旋律。)
教師:讓我們來聽聽主題的第四次重復,音樂在什么地方發生了變化?(在和弦的襯托下,主題旋律變化為由下行旋律及上行琶音構成的旋律,音樂變得更加流暢,好像乒乓球飛來飛去劃出的道道弧線,比賽越來越激烈,球打得越來越精彩,觀眾的心情也越來越激動,禁不住為球員的精彩表現而歡呼,此起彼伏,形成道道人浪。) 教師:讓我們來聽聽主題的第五次重復,音樂在什么地方發生了變化?(主題音樂移到了左手的低音部分,右手成了伴奏。) 【設計意圖:教師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表現空間,喚起他們的思考,極好地調動了學習的興趣,獲得了音樂的審美愉悅。此時,學生聆聽主題及變化,感受音樂不同的情緒,了解音樂表現的不同內容,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六、了解變奏曲式 創編新《乒乓變奏曲》
教師:這首《乒乓變奏曲》主題一共出現了幾次?(6次) 教師:《乒乓變奏曲》一共變奏了幾次(5次)
教師:什么是變奏?(變奏是在保留主題音樂的基礎上,通過改變節奏、節拍、速度、音色或通過加裝飾音的辦法等手段來改變音樂的效果和情緒。)
教師:什么是變奏曲?(變奏曲是指把同一個主題旋律,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變化發展的曲式結構叫做變奏曲。)
教師:回憶一下我們學過的節奏和節拍有哪些?(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在改變節奏和節拍的基礎上,讓我們也來創作一首《乒乓變奏曲》吧。(教師巡回指導,并注意展示成果)
5
學生小組討論,用什么變奏手法來創作乒乓變奏曲。 (雙音、加八度、加裝飾音、刮奏、變節奏等)
【設計意圖:了解“變奏”這一創作手法,運用音樂要素對音樂主題進行簡單變奏。創編新《乒乓變奏曲》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小組討論,培養學生們的團結協作探究意識。增強了同學之間的協作能力。】
七、課堂小結,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 師:小朋友今天你學到了什么? 生:我學會了畫旋律線。 生:我學會了變奏。
八、拓展欣賞《小星星變奏曲》
【設計意圖:教科書越來越不可能成為唯一的課程資源,從課內延伸至課外,給學生更廣闊的空間。欣賞《小星星變奏曲》拓展學生們的音樂視野,進一步加深學生們對變奏曲的理解。】 九、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變奏曲”,并欣賞了一首鋼琴獨奏曲《乒乓變奏曲》,知道了什么是變奏曲,也自己實踐了變化音樂。除了《小星星變奏曲》和《乒乓變奏曲》以外還有很多變奏曲,如果有興趣自己回去欣賞《春天變奏曲》也可以嘗試變化。只要你用心,我相信你們每個人都會成為小小音樂家。 十、板書設計
乒乓變奏曲 鋼琴獨奏 歡快、活潑
十一、教學反思
鋼琴曲《乒乓變奏曲》是一首活潑歡快,表現孩子們打乒乓球時的快樂神情和熟練的球技的變奏曲,像通常的變奏曲一樣,主題非常簡潔、明顯,帶頓音的單聲部旋律,靈巧輕快。為了讓孩子們更直觀生動地感受和體驗乒乓球賽的精彩和了解乒乓球——國球給我國增光奪冠帶來的榮譽,我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設計了學習微課這個教學環節。為孩子們欣賞《乒乓變奏曲》做好了鋪墊。為了加深孩子
6
們對變奏曲式的理解,特別設計了音樂創作新乒乓變奏曲這個環節,讓孩子們進行變奏音樂實踐活動。并拓展欣賞《小星星變奏曲》,開拓學生的音樂視野,更進一步加深學生們理解變奏的音樂風格,感受變奏的魅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能初步知曉、感受、理解變奏曲式的結構。學生在這節課上集“欣賞者”、“表現者”、“創作者”、“評價者”為一身,始終在玩中學、樂中學,度過了快樂而有意義的音樂課。這次課上得比較成功。
通過設計本節課教學,我深刻體會到授課教師必須依據學生思維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啟迪我們教師一切從學生的思維(音樂教師尤其要注重對學生聽覺思維的培養)出發,才能教、學相長。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