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棉花姑娘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棉花姑娘》人大附小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棉花姑娘》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京西分校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學生要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和寫字的愿望。低年級識字,要認寫分開,多認少寫。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心理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據此,本課將識字教學作為重點,鼓勵學生結合自己以往的識字經驗,用喜歡的方式識記生字,在教學中采取多元識字,滲透學法指導。
2017年北京市中小學優秀教學設計評選
2
教學背景分析
教學內容:棉花姑娘
學生情況:一年級的學生通過讀課文能知道不同的益蟲或益鳥的捕蟲方式。字詞的學習是第一課時的重點,本班學生基礎比較扎實,掌握了很多識記字詞的方法,能比較快地學會認讀和識記。一年級的學生已有了初步的朗讀能力,學生在讀文中對話時可以讀正確、通順、讀出一定的語氣,但在體會朗讀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的引導。例如:分角色朗讀時,特別注意引導學生體會感嘆語氣。 我的思考:
一年級的孩子喜歡讀童話,這篇課文以童話的形式寫出了棉花姑娘治病的故事,充滿了童趣。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重點,所以在教學設計中,識字占了很大的比重。在教學生識字中,用學生喜歡的游戲闖關形式,將不同的識字方法融入其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玩中學到知識。 教學方式:運用謎語導入,多種形式學習生字,多種方法朗讀,理解文章內容。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圖片 技術準備:多媒體
2017年北京市中小學優秀教學設計評選
3
教學目標(內容框架)
1、認識“姑、娘”等7個生字,會寫“只、星、雪”3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 3、了解益鳥和益蟲的一些科學知識。
問題框架(可選項)
教學過程(文字描述)
教學設計
一、謎語導入,揭示課題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則謎語,你們猜猜看?“說它是花不是花,冷天人人需要它。白白胖胖真可愛,一堆一堆白花花。”打一植物?
師:棉花是一種植物,可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卻把棉花當做人來寫,(切換圖片)并親切地稱她為“棉花姑娘”。這里,“娘”也讀輕聲。(指名讀,齊讀)
【設計意圖:猜謎的環節,直接引導學生對棉花的直接認識,然后引出“棉花、姑娘”兩次的學習。這個環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自讀課文 2、學習字詞
(1)出示帶拼音的字詞
自己讀一讀、小老師帶讀、同桌間互相讀 (2)七星瓢蟲闖關游戲
蚜蟲 師(字卡):“蚜”該怎么記?想親眼看看蚜蟲嗎? 課件出示蚜蟲圖片
引導學生讀短語“可惡的蚜蟲”
2017年北京市中小學優秀教學設計評選
4
盼望 A.指名讀
B.在句子里讀
出示:她多么盼望有醫生來給她治病啊!指名讀 C.換詞
D.用“盼望”說一句話。
治病 字卡“治”組詞
啄木鳥 “啄”字理識字
斑點 熟字“班”比較識字
姑娘 擴充女字旁的字,板書
【設計意圖:本環節用七星瓢蟲闖關的游戲,將生字詞串在了一起,用多種方法識記字詞,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夯實字詞的基礎。】
過渡:在同學們的努力下,七星瓢蟲順利地吃完了蚜蟲。下面就讓我們跟隨字寶寶走進故事吧。 三、再讀課文,感知文意 1、兩人合作讀課文
師:請同桌或前后倆人合作讀課文,讀后根據老師給出的提示,說說課文主要將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說一說。
(老師相機貼圖片: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 2、學習第1自然段
師:課文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棉花姑娘生病了?(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讀 師:從哪里能看出她生了重病?(許多)指名讀,體會蚜蟲特別多,再齊讀。 (出示棉花姑娘生病圖)
師:此時的棉花姑娘身上、葉子上布滿了蚜蟲,如果你是棉花姑娘,你有什么感受啊?再來讀讀。想象一下吧,被可惡的蚜蟲咬過的美麗的棉花姑娘會變成什么樣子?(葉子蔫了,葉子有很多窟窿) 師:是啊,她多么盼望有醫生來給她治病啊!齊讀。 3、學習2—4自然段
師:于是,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青蛙給她治病,但他們為什么不會給她治呢? (1)師生分角色對讀
師:小燕子為什么不給棉花姑娘治病呢? 生:我只會捉空中飛得害蟲 師:“只”字是我們要會寫的字, “只”是一個多音字,還是一個獨體字。 舉起小手跟老師書空。(在寫字板板書:只)補充板書:會捉 貼出:空中飛得害蟲
師:啄木鳥和青蛙為什么不幫忙呢?找個同學把這原因貼在黑板上。 學生貼:樹干里的害蟲 田里的害蟲 4、師:棉花姑娘的病最后讓誰治好了?
師:七星瓢蟲是各種蚜蟲的克星,被成為“活農藥”。 板書:蚜蟲
【設計意圖:學生再次讀課文能了解課文的內容,通過老師的提示來概括主要內容,給學生搭了一個梯子,降低了一個難度。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更能理解文中角色的心理。】 四、指導寫字
過渡:在七星瓢蟲的幫助下,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長出了碧綠碧綠的葉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
2017年北京市中小學優秀教學設計評選
5
“星”和“雪”字是我們這節課要學會寫的字。 1、觀察字形
師:觀察這兩個字,你有什么發現?(上下結構) 2、指導書寫“星” 注意:雨字頭
描一個寫一個。評價展示 3、指導書寫“雪” 描一個寫一個
【設計意圖:兩個字放在一起進行書寫指導,讓學生觀察能發現兩個字都是上下結構,培養學生寫字前認真觀察的習慣。】 板書設計:
棉花姑娘
燕子 空中飛的害蟲 啄木鳥 只捉 樹干里的害蟲 青蛙 田里的害蟲 七星瓢蟲 蚜蟲
教學過程(表格描述)
教學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置意圖 技術應用 時間安排 創設情境 謎語導入 猜謎語 激趣 課件 2:08 新課講解 講解字詞及課文 學習字詞及課文 掌握新知 課件 38 歸納總結 小結 傾聽總結 提升 課件 1:30 評價方式
1、準確認讀課文中的生字。 2、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評價量規
1、你能準確認讀課后“我會認”中的生字嗎? 是( ) 否( )
2、你朗讀課文時,能不能把自己想象成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鳥、青蛙等角色? 是( ) 否( )
本教學設計與以往或其他教學設計相比的特點(300-500字數)
1、多元識字,多認少寫。
低年級階段學生“會認”和“會寫”的字量要求不同,在教學中要“多認少寫”。兒童都喜歡做游戲,于是我設計了七星瓢蟲闖關的游戲環節,將各種識字方法融入其中,讓學生結合自己已經學過的方法分析、記憶生字。教師適時出示甲骨文,通過字理識字的方法加深學生對“啄”字的印象。 2、多種形式朗讀課文,體現朗讀的層次性
這篇課文是童話,學生適合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一個角色,在朗讀中體會角色的心情。在指導學生的朗讀時,重點指導第一自然段,通過抓詞語“許多”來感受棉花姑娘得了重病,盼望有人來
2017年北京市中小學優秀教學設計評選
7
給她治病,指導學生讀出感嘆的語氣和盼望的心情。2-4自然段的學習采用師生對讀,學生分別扮演燕子、啄木鳥、小青蛙的角色,讀出他們的愛莫能助。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