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分子和原子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分子和原子》建設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分子和原子》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物質的微觀構成。 2、 掌握分子和原子的特征。 過程與方法:
通過演示以及學生實驗掌握分子的特征,并能夠用微觀的角度解釋生活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并在此基礎上熱愛化學。 教學重點:掌握分子的特征以及影響因素 教學難點:用微觀角度解釋生活現象。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 討論法 歸納法 教學過程:
一、 多媒體展示王安石的《梅》這首詩
提問:唯有暗香來呢?展示花園、加油站圖片 二、 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學生齊讀 三、 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
多媒體展示精密儀器下的分子原子圖片 結論:分子原子是真實存在的 四、 分子的特征
1、多媒體展示一滴水的自述
學生總結:分子質量體積小。 2、 多媒體展示書中品紅的擴散現象圖片
提問:溶液為什么這樣紅? 3、 學生實驗
(1)、在井穴皿的一個洞穴中加入2-3滴水,在向其加入2-3 滴酚酞溶液,觀察溶液的顏色。 現象:酚酞溶液不變色。
(2)、在井穴皿的另一個洞穴中加入2-3滴濃氨水,在向其加入2-3 滴酚酞溶液,觀察溶液的顏色。 現象:酚酞溶液變紅色。
(3)、在井穴皿中的一個小孔中滴加酚酞溶液,另一個小孔中滴加濃氨水,用大燒杯罩住,觀察溶液的變化。 現象:酚酞溶液變紅色。
分析:濃氨水具有揮發性,使酚酞溶液變紅色。 結論: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提問:分子不斷運動受什么因素影響呢?
4、 多媒體展示晴天和陰天晾衣服的圖片,引發學生思考。
結論: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5、 學生實驗探究:水和空氣的壓縮
實驗一: 取一支注射器,抽取10ml的空氣,用手指堵出針筒末端的小孔,將活塞慢慢推入,觀察空氣是否能被壓縮。
實驗二: 在剛才的這支注射器內抽取10ml的水,用手指
堵出針筒末端的小孔,將活塞慢慢推入,觀察水是否能被壓縮。 思考:哪一支針筒內的物質容易被壓縮?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回答:兩者都能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間隙,但空氣更易壓縮,說明氣體間隔比液體間隔大。 五、 課堂小結
1、 物質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 2、 微觀粒子的基本性質(原子同分子)
① 分子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小。
② 子在不斷地運動,溫度升高,分子的運動加快。 ③ 子之間有間隔,一般來說,氣體>液體>固體。
六、 課堂反饋
1. 下列現象解釋是否正確?
酒精揮發---分子間間隔變大
6000L的氧氣能裝入40L的鋼瓶中---分子變小了 花香四溢---分子不停的運動
熱脹冷縮---分子大小隨溫度變化而改變 2. 用微粒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
(1)盛放在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溫下會逐漸減少,如果受
熱會減少得更快,這是為什么?
(2)酒精和水混合后體積之和總是小于二者體積之和。 (3)氣體比固體容易被壓縮。
七、課后反思
本節課重難點突出,知識點簡單且板塊清晰,學生易懂也易接受,從教學內容上看,學生實驗簡單且比較多,需要老師很好地控制課堂紀律,從教學結果上看,大部分學生能掌握分子原子的特征并能用微觀角度解釋現實問題,但仍有部分學生難以理解微觀世界,所以在方法上還需改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