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人的性別遺傳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四節人的性別遺傳-河北省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四節 人的性別遺傳 教學設計
主備教師 | 日期 | ||
學科 | 人教版八年級生物 | 課型 | 講授新課 |
課題 | 人的性別遺傳 | 課時 | 第一課時 共1課時 |
教材分析 |
性別是一種特殊的性狀,對正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的確存在著神秘感,自然而然地成為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而本節內容可以滿足學生對于性別遺傳知識的需求。另外,社會上一些人仍存在著重男輕女思想,特別是在經濟落后的地區,母親生出女孩而遭到家庭成員冷落和責備的現象并不少見。通過本節的學習,可以使學生科學地理解和正確地對待生男生女的問題。本節教學內容雖不難,但較抽象,通過安排一系列的學生活動,讓學生更多地通過自己的觀察與思考,分析與討論獲得結論,從而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 | ||
學生分析 |
根據學生的心理和認知發展的規律,教師在教學中充分調動他們的熱情。他們不喜歡、不滿足簡單的教材里的圖畫、文字,不喜歡枯燥的說教,但樂于觀察、分析圖片,自己動手做實驗等來表現他們的活力。如果能為他們提供一個適合個性發展的空間,更能激發和培養他們的創造性。 | ||
學情分析 |
性別是一種特殊的性狀,生男生女的奧秘又是一個十分敏感而重要的生物學問題,八年級的學生對此有濃厚的興趣。學生以前學過人的生殖和發育以及生物的遺傳知識,對本課內容的理解會有幫助,但學生沒有學減數分裂等知識,所以有些內容不宜講得過深。另外,社會上某些地區的一些人仍存在重男輕女的思想,部分學生有可能受到來自社會或家庭的影響,也有這樣的想法,希望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能讓學生科學地理解和正確對待生男生女的問題。 | ||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 |
1.解釋人的性別差異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 2.理解生男生女機會均等的原因。 |
|
能力目標 |
1.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2.通過模擬實驗得出正確的結論,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歸納能力。 |
||
過程與方法 |
1.通過教師引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掌握科學探究的步驟,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
||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1.通過學習能用科學的態度看待生男生女問題,能夠對性別歧視現象作出正確的評價。 2.通過調查活動和探究實驗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
||
重點難點 |
重點 | 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男女染色體的圖片,闡明人的性別差異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 | |
難點 | 通過模擬實驗,正確理解生男生女幾率均等的原理。 |
教學過程 | |||
【導入新課】 展示兩張幻燈片:一張是“一位大月份孕婦”,我們首先會問:幾個月了?是男孩還是女孩?另外一張是“兩位老太太要去泰山廟里求孫子”,引出本節課的探究問題:生男生女到底是由什么決定的?真如老太太們所說的,從山上廟里求的嗎?? |
|||
探究環節一:男女染色體的差別 | |||
教學內容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以小組為單位,閱讀課本39頁。 |
1、什么是性染色體? 2、什么是X染色體? 3、什么是Y染色體? |
閱讀,思考,回答。 |
分小組,合作學習,體現合作意識;學生自讀課本并找出答案,體現自主學習。 |
男女染色體的差別 |
下面咱們來看一下男女染色體排序圖,出示幻燈片,并且提出問題: 1、這兩幅圖有什么相同點? 2、這兩幅圖中,哪一對被稱為性染色體? 3、上面兩幅圖中,哪幅圖顯示的是男性染色體?哪幅圖顯示的是女性染色體? 4、圖中哪條染色體是Y染色體?它與X染色體在形態上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5、想一想,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細胞中,應該有幾條性染色體?以性染色體為判斷依據,男性有幾種精子?女性有幾種卵細胞? |
學生觀察幻燈片,發現并表述出:人體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1—22號染色體在形態、大小上基本上相同。但沒有標號的那對差異較大。并大膽猜測這對染色體可能就是性染色體,并且與人的性別有關。 通過閱讀教材的文字敘述,逐漸認識X染色體和Y染色體,從而能區分出兩幅圖中,哪幅是男性的染色體,哪幅是女性的染色體。 學生觀察并回答問題,Y染色體比X染色體短小。 以小組為單位,學生進行討論。 學生回答:生殖細胞(精子或卵細胞)中有1條性染色體,男性精子有2種,一種是含有X染色體的精子,一種是含有Y染色體的精子。女性卵細胞只有一種,是含有X染色體的卵細胞。 |
通過觀察、比較男女染色體圖譜,分析人體的性別與性染色體的關系 通過觀察正常男女體細胞中染色體的組成,讓學生在原有知識基礎上說出生殖細胞中性染色體的組成。 |
探究環節二:生男生女幾率均等 | |||
情景展示 | 展示人的受精過程幻燈片 | 觀看并思考 |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并能進行大膽地假設。 |
產生問題 | 引導學生交流獲取的信息和產生的疑問 |
交流從中捕獲到的信息 提出自己的疑問:兩種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的機會如何? |
|
作出假設 | 引導學生猜想 | 作出假設:兩種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的機會是均等的。 | 培養學習探究意識。 |
驗證假設 (趣味游戲) 模擬人的受精過程 |
公布游戲的規則:1、六個人一組,組長負責記錄,匯總;每個同學摸取五次代表精、卵的棋子。 2、巡視并參與學生游戲。 3、當場對全班學生的游戲結果進行匯總。 4、引導學生分析游戲結果,并進行總結。 5、引導學生分析游戲結果,并進行數據匯總。 |
各小組依據規則進行游戲。 組長匯報游戲的結果 各小組對結果進行分析填表 |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合作精神,親身體驗獲取知識的過程。 |
得出結論 |
歸納總結 |
小組交流結果:男性產生兩種精子的數量相同;兩種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是隨機的;生男生女的機會是均等的。 | 讓學生明確到:科學的推測需要確鑿的證據,僅憑空想往往是站不住腳的。 |
課堂小結 | |||
課堂隨機檢測 | |||
課下作業:根據理論可知,人的性別是由男性的性染色體決定的,那么環境因素對于人的性別決定有無影響? | |||
板書設計 一 男女染色體差別 男性體細胞:22對+XY 女性體細胞: 22對+XX 二 生男生女幾率均等 趣味游戲:模擬精子,卵細胞隨機結合。 |
|||
教學反思 |
組數 | XY組合 | XX組合 | 比例 |
一組 | |||
二組 | |||
三組 | |||
四組 | |||
五組 | |||
六組 | |||
七組 | |||
八組 | |||
九組 | |||
十組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