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人體的呼吸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科版初中生物七上第7章第2節第2節人體的呼吸_江蘇省- 常熟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 體 的 呼 吸
一、 設計思路
本堂課的內容學生既熟悉又不熟悉,說熟悉是因為呼吸是一種司空見怪的現象;說不熟悉是因為很多過程若不加以思考很難察覺,或容易得到錯誤的結論。比如:學生可能從小學就喊過口號“不要隨地吐痰”,因為痰液中有許多病菌、臟東西,由于痰是人吐出來的,所以誤以為這些病菌臟東西也是來自于人體……等等不一而足。因此,我在課程設計上盡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學生的感受,從常見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發現各種現象背后的本質。我想通過自己的設計把這堂課變得比較生動、活潑和具有趣味性。一些具體的做法是:對于枯燥的數據的處理,我將其形象化,如肺泡的內表面積大約130m2,用教室的面積(6m×8m)加以比較,每天通過鼻子的空氣的量大約能充滿1800個籃球;利用教具解決難點,我開創性地設計了鼻的模型,通過模擬實驗,感受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作用,并兩次運用類比的方式,即鼻對空氣的處理和氣管、支氣管對空氣的處理,肺適于氣體交換的的結構特點和小腸是最主要的吸收場所的結構特點;查找大量的視頻資料并加以剪輯,讓學生在觀看這些有點喜劇色彩的視頻片斷中愉快地接受知識;開展“小小配音員”的復習工作……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
關于教學重點的確定,我把肺、和鼻的結構和功能作為重點,因為:1、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是最重要的呼吸器官,本身的特點就決定了這部分內容應作為教學重點;2、鼻由于位于呼吸道的最前端,是人的五官之一,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而且生活中很多現象和鼻子有關系,是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它對吸入氣體的處理起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列為重點之一。 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2.能力目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三、 教學重點 四、 教學難點 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課前四分鐘播放視頻
播放視頻《倒霉熊——潛水》
倒霉熊一直很倒霉,被鯊魚追,被食人貝追,但換個角度想,他還算幸運的,因為如果鯊魚或食人貝咬斷了氧氣筒的管子,就更倒霉了。因為熊和我們一樣,不是魚或貝殼,我們沒有水中的呼吸器官——鰓,他的鼻子是用來吸氣的不是吸水的。
很有興致地觀看視頻
學生分享自己的潛水經歷
學生描述潛水鏡進水的經歷,氣氛很輕松
《倒霉熊》系列學生比較熟悉,很好奇為什么要放這段視頻,好奇激發學習的興趣,愉快地進入呼吸系統的學習
活動:我們如何進行呼吸?
一只手放在鼻腔前,另外一只手放在胸部下側,感受:
①呼吸時鼻孔前面的空氣有什么變化?
②胸廓中的肋骨的位置有什么變化?
學生感受,交流。
吸氣時,氣體沒有明顯變化,肋骨上升,向外擴張,而呼氣時,氣體溫暖潮
濕,肋骨下降,向內收縮 學生反映吸氣時手指感覺變冷,補充說明是因為呼出的氣體潮濕,導致吸氣時加快蒸發帶走熱量
所致
基本和教學參考書一致
想一想氣體進出體內的途徑?
認識呼吸道的結構,重點以鼻為例,通過模擬實驗探究呼吸道對氣體的相關處理
如果肺直接暴露在空氣中進行氣體交換,會有什么問題?
可是實際過了這么多年我們的肺依然正常地工作著,這是因為肺藏在胸腔內,氣體到達之前經過了一系列的處理,下面就來探究一下 學生思考,交流 天冷了,肺冷 天熱了,肺熱 天燥了,肺干 空氣臟了,肺臟
肺會很不健康!
學生的思維其實很活躍,會想到很多課前沒有準備的內容,也是相互學習的過程
預習書本關于呼吸道的內容,再結合課件讓學生試著說出呼吸道的各個器官名稱及功能
學生靜下心來看書學習
鼻的學習 提出問題
1.你嫌棄過鼻毛嗎? (引出呼吸道的清潔作用)
2. 你是“壞鼻子”嗎 ? (引出呼吸道的溫暖作用)
圖片展示非洲和歐洲地區人的鼻子,幫助理解
3.你知道鼻黏液的作用嗎? (引出呼吸道的濕潤及清潔作用)
重感冒時用嘴代替鼻呼吸,會有什么問題?引出黏液的濕潤作用
再探呼吸系統——呼吸道對氣體的處理 學生模擬實驗 材料:
紙板、雙面膠、松葉、碎紙片、保鮮袋、橡皮筋
學生踴躍回答,思維活躍
推斷出內有毛細血管,啟發出熱血的溫暖作用
小組體驗:動手實驗,仔細觀察,思考問題,積極討論:
請每個小組把準備的碎紙片等,倒少量在手掌心,握松拳,輕輕吹一下,讓它們經過紙筒,看看是什么效果?
碎紙片、雙面膠、松葉分別模擬什么?
1.碎紙片等模擬空氣中的細菌、灰塵等
2.雙面膠模擬鼻黏膜分泌的黏液 3.松葉模擬鼻毛
學生一開始提到鼻毛就提到了駱駝適應沙漠生活的特征,有點出乎我的預料,想想準備的內容真的不能太簡單,太流于表面,我們的學生不簡單的
闡明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
通過模擬實驗了解鼻對空氣的處理,進而類比理解整個呼吸道對氣體的處理
咽 ——食物與氣體的共同通道
觀察、體會靈巧的開關會厭軟骨的作用,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食無
語”
課件,喉——能夠發音
聯想到是“優美的歌喉”而不是“優美的歌咽”
有時上課感覺在“頭腦風暴”
觀察氣管和支氣管 ① 形狀
② 數量:
結合教具讓學生體會氣管軟骨的作用——支持。
觀察、思考氣管的形態特征——像倒長的根系。
氣管只有一根 支氣管有多根。
結合書本信息庫的知識,闡明“痰的形成”
學生體會吐痰本身不是壞事,甚至是好事,總比堆在肺里的好,但隨地吐痰就是文明習慣的問題,也會加速病菌的傳播
總結呼吸道對空氣處理的三重功效
學生總結歸納:清潔,溫暖,濕潤
肺
播放視頻《肺》
直接由課件中的超鏈接進入肺的學習
位置(胸腔內) 數量(2)
構成(肺泡、毛細血管) 質地(輕、像海綿) 功能(氣體交換的場所)
學生觀看視頻 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解釋各種參數。
探究肺適合氣體交換的特點
1.肺泡數量多,約7億個
2.肺泡壁薄,只有一層細胞構成
3.肺泡外纏繞毛細血管
學生三探呼吸系統,理解肺適于氣體交換的的結構特點 辯論激烈
聯系小腸內壁有皺襞絨毛,增大消化吸收的面積!肺的交換面積增大又是如何實現的?
為什么不是氣管外纏繞毛細血管氣體交換?厚度有問題嗎?
如果沒有毛細血管的緊密纏繞,出了肺的氣體何去何從?效率是否大量降低?
鞏固練習,小結
相關習題鞏固
珍愛美好家園 關注呼吸系統健康
聚焦PM2.5
危害嚴重的職業病
塵肺病,肺結核
課堂小結 活動:小小配音員 通過為視頻配音,鞏固本節內容
“未來你會選擇這樣的職業嗎”
描述特殊工種救生員和消防員
圖片展示搜救現場
學生思考,討論 當醫生可以救人的,但是如果你身處這樣的“水深火熱”中,相信你也期待這樣的英雄的降臨!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