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人體的呼吸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科版初中生物七上第7章第2節人體的呼吸第三課時_江蘇省 - 鎮江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蘇科版初中生物七上第7章第2節 人體的呼吸第三課時_江蘇省 - 鎮江
人體的呼吸(第3課時)
一、教材分析
在第一課時了解“呼吸系統的組成及功能”的基礎上,本課時進一步討論人體肺部和組織細胞處的氣體交換過程,這是對上一課時學習的深化和延伸,對于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十分重要。
“氣體交換”這部分內容有點抽象,教材分兩步完成教學任務。第一步教材采用概念獲得的模式,從“呼吸過程中吸入氣體與呼出氣體成分不同”的原因是肺里發生了氣體交換方面,引導學生探究肺泡中的氣體交換,得到相關結論。第二步教材在簡要說明氣體交換的機制——擴散后,以課文描述并輔以示意圖的方式說明人體內氣體交換的全過程,側重解釋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使“氣體交換”的概念臻于完善。
“運動對呼吸功能的影響和測定肺活量”這部分內容相對比較簡單,教材用“肺活量的值”表示肺功能的高低,再與運動鍛煉的效果相聯系,既使學生練習了測量的技能,又使學生受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還學到一些實用的知識。 二、學情分析
“氣體交換”這部分內容抽象,學生理解起來非常的困難,因此本節課的重點在通過一些圖片和動畫,幫助學生理解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和組織細胞里的氣體交換;梳理氧氣從外界環境到人體全身組織細胞以及組織細胞利用氧氣進行呼吸作用排出二氧化碳的途徑。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概述人體肺部和組織細胞處的氣體交換過程,認同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知道運動對呼吸的影響。 2.能力目標
嘗試驗證人體吸入和呼出氣體成分含量的變化,初步學會測定肺活量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學生在認識呼吸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礎上,懂得呼吸系統對于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性,通過測定肺活量,認同加強體育運動對于呼吸系統的好處。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人體肺部和組織細胞處的氣體交換過程。 2.教學難點
初步學會運用氣體擴散作用原理,解釋肺泡里和組織里氣體交換的過程。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分析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的成分變化的實驗裝置、肺活量計。
第 2 頁 共 4 頁
六、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復習)
組織學生活動:深呼吸運動。 完成深呼吸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體驗肺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 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
的學習熱情,
為他們學習新的內容做好知識準備。 分析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的成分變
化 (演示實驗及分析)
(1)多媒體出示演示實驗裝置圖,并與實物加以對照。
(2)幫助學生明確實驗裝置應該如何使用。 (3)多媒體出示學生需要觀察的內容。
①吸氣時錐形瓶中的石灰水有沒有變化? ②呼氣時錐形瓶中的石灰水有沒有變化? (4)請學生完成該演示實驗。
(5)組織學生根據課本P121的表格數據,分析實驗結果,人體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的成分含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1)觀察實驗裝置,知道它的組成及使用方法。
(2)明確要觀察的內容。
(3)分析數據并思考,學會驗證呼吸氣體成分含量的方法。
通過明確要觀察的內容,使學生的觀察目的性更強。
使學生學會分析數據,并利用結果來解決相應的問題。 人體內氣體
的交換過程
(觀察、閱
讀、表述相結
合)
(1)多媒體出示這部分教學內容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①氣體是通過什么方式
交換的?
②我們吸入的氧氣去哪
里了?
③我們呼出的二氧化碳
是哪里來的?
(2)復習肺泡的結構。
(1)明確學習目標。
(2)觀察、回憶肺泡的結構。
明確學習目標,增強目的性。
第 3 頁 共 4 頁
(3)引導學生思考:氣體是通過什么方式交換的?
活動:紅墨水的擴散。 知識補充:氣體擴散——氣體都能從濃度大的地方向濃度小的地方擴散,直到兩邊濃度相等為止。
(4)多媒體出示思考題:
①我們吸入的氧氣最終去哪里了? ②我們呼出的二氧化碳最終是哪里來的? 組織學生閱讀課本P122第三段。
(5)組織學生活動:用自己的語言表述人體內氣體交換和運輸的過程。
(6)歸納小結:以板書形式呈現。
(3)通過紅墨水的擴散的活動,間接地體驗氣體擴散,進而認識到人體內的氣體是通過什么方式交換的?
(4)閱讀課本,在課本上找出相關答案。
(5)嘗試著用自己的語言表述人體內氣體交換和運輸的過程。
以紅墨水的擴散的活動,降低理論學習的難度。
提高學生通過閱讀收集信息的能力。
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運動對呼吸的影響 (實驗、交流)
(1)現象分析:
平時很少運動的人,只要稍微劇烈運動就會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或運動員是不容易出現以上狀況的,為什么? (2)測定肺活量
①幫助學生明確肺活量的作用。
②交給學生肺活量計的使用方法。
③選擇學生完成肺活量的測定。
(1)結合實際,嘗試著對現象進行分析。
(2)明確肺活量的作用。
學會使用肺活量計的方法,完成肺活量的測定。
嘗試運用已有的知識分析問題。
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第 4 頁 共 4 頁
(3)組織學生分析實驗結果。
1、各組成員間的肺活量有差異嗎?如果有差異,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青少年適當地參加體育鍛煉能提高肺活量,為什么?請說說理由。
(3)分析實驗結果。 進一步學習對實驗結果進行
分析。
小結 (知識梳理)
完成學案“學生活動”和“自我檢測”部分。
完成練習。 對重點、難點知識進行梳理。
板書設計
人體的呼吸
一、氣體交換
二、運動對呼吸的影響
肺活量——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標,反映呼吸器官的最大工作能力。
七、教學反思
氣體交換的過程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本節課借助紅墨水滴入清水的擴散和自制的微課幫助學生理解氣體交換的方式;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自我闡述、男女生PK、教師梳理相結合的方法闡明氣體交換的具體過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