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比較線段的長短
所屬欄目:初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二節比較線段的長短 -湖北省 - 荊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 會比較兩條線段的長短。 2、會用尺規作圖法畫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 3、理解線段等分點的意義,理解兩點間距離的意義,借助現實的情境,了解“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線段性質。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能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初步學會數學的建模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積極參與實驗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通過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懂得知識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
2學情分析
本節知識是北師大版本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的第2節內容,是學習幾何知識的開端,對調動學生學習幾何的積極性,以及學習以后的幾何知識非常重要;必須把握好教學中的進度和難度。應充分注重直觀認識和操作活動,充分培養學生幾何語言表達能力。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在現實情境中,了解線段的性質“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2、畫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比較兩條線段的長短。
教學難點:畫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的尺規作圖方法,正確比較兩條線段長短。
4教學過程
4.1教學設計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走一走,引出線段公理
【學生活動】學生觀察四幅圖片,思考“為什么人們喜歡超近道”;觀察另一幅圖片,從五條路中選擇最短的一條。
【引出知識點】線段公理: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活動2【活動】比一比,引出線段長度的比較
【學生活動】思考如何比較兩位同學的身高,并上臺展示。
【引入課題】將人的身高看作是線段,以此引出線段的比較方法。
活動3【講授】探索線段比較方法
1、量一量,探索線段比較法一:度量法 【學生活動】用一把尺子測量出兩條線段的長度,再進行比較.
2、合一合,探索線段比較法二:疊合法
【學生活動】試比較線段AB與線段CD、線段EF、線段MN的大小。
活動4【講授】畫一畫,畫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
方法一: 【學生活動】用刻度尺量出線段a的長度,再畫一條等于這個長度的線段AB。
方法二: 【教師活動】在黑板上演示尺規作圖,并總結作圖步驟。 作法: (1)作射線AC; (2)在射線AC上截取AB = a.
例題鞏固: 例一: 已知:線段a、b. 求作:線段AC,使AC = a + b.
作法: (1)作射線AM; (2)在射線AM上順次截取AB = a,BC = b.
例二: 已知:線段a、b。 求作:線段AD,使AD= a - b。
作法: (1)作射線AM; (2)在射線AM上順次截取AB = a; (3)在線段AB上截取BD = b.
活動5【講授】分一分,探索線段的中點
【教師活動】教師提問:在例二中如果b=0.5a那么線段AD和BD就有怎樣的數量關系?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問題。
【教師活動】歸納總結出線段中點的定義。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若點M線段AB的中點,這線段AM、線段BM和線段AB之間有什么關系?
例三:在直線l上順次取A、B、C三點,使得AB=4cm, BC=3cm . 如果點O是線段AC的中點,那么線段OB的長度是多少?
活動6【練習】做一做,完成隨堂測試題。
【學生活動】在平板電腦上完成隨堂測試題。
【教師活動】大屏幕上展示測試結果,對錯誤率高的題進行講解。
活動7【活動】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
1、學習了線段公理及兩點間距離的定義;
2、學會了比較線段的長短;
3、學會了畫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
4、學習了線段等分點的定義及應用。
活動8【作業】作業布置
教材P113,第2、3、4題
活動9【講授】專家點評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本節課自始至終把數學新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貫穿于教學內容和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思路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始終以線段長短的兩種比較方法,度量法和疊合法及其應用為主線,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突出了重點,攻破了難點,所教知識準確,知識點的拓展與延伸恰到好處。
第二點,能從教學實際出發,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教學方法和手段運用自如。教學中抓住了學生的興趣因素,重視學生活動,例如從現實生活中的路線選擇入手,讓學生理解線段公理;從同學之間身高的比較方法為突破口,讓學生去切身感受疊合法比較線段長短的過程,最終突破這一難點。課堂活動的施展體現了以老師引導為主線,以學生積極參與探索為主要特征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本,進行因材施教。
第三點,在教學設計中創設的問題情境較好。例如在學生進行完比較身高這一活動之后,讓學生類比身高的比較方法,思考如何比較兩條線段的長短。這一問題的提出,即達到了引出知識點的目的,又讓學生學習了數學中的類比思想,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第四點,教態端莊,語言清晰、生動,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板書工整、規范,富有系統性;教學目標達成效果較好,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關系平等、協作,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真正扮演了組織者、合作者的角色,體現了短時高效。
本節課最大的亮點是在教學中熟練的應用現代多媒體教學。一方面利用多媒體的動畫功能,幫助學生較好地掌握了線段長短的兩種比較方法以及畫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的方法;另一方面通過平板電腦及時展示了學生的學習成果,其中包括作出的圖形以及課堂習題的完成情況,讓學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在于說話語速偏快;另外在學生作圖環節,時間給予的不充足,在展示學生所作的圖形時,沒有展示出學生的問題,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多加注意。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