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數據的收集
所屬欄目:初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數學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第六章6.1數據的收集_陜西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數學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第六章6.1數據的收集_陜西
課 題:數據的收集
教材: 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 一、教學目標
1.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等過程,經歷調查、統計等活動,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統計意識和獲取數據途徑的選擇,感受收集數據的必要性。
2.了解從事一個統計活動大致要經歷哪些過程,獲得數據的常用方式等,體驗統計對生活的指導意義。
3.通過小組合作調查研究,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節約用水意識;通過調查身邊的實際問題,讓學生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教學難點:如何確定調查范圍與對象 三、教學過程:
教學 環節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課 前 準 備
活動一:社會調查 以六人合作小組為單位,開展調查活動。 (1)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地球上淡水資源占總水量的百分比是多少?我國淡水資源的總量約為多少立方米?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如何節約用水?
(2)設計調查問卷,收集生活中人均用水量及各年齡段的節水情況。
通過上網查找,翻閱有關雜志、報紙或自己設計的問卷調等等形式展開調查采訪.
問題(1)培養學生樂于探索研究的學習品質;問題(2)讓學生走進生活,經歷搜集數據的過程,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團結協作的精神。同時這兩個問題所收集的數據為后面制作和分析各種圖表的特點提供了極好的素材,在課堂中用源于學生真實調查的數據展開教學,必將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
教學 環節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情 境 引 入
活動二:
社會調查成果展示
各小組派代表展示自己課前所調查得到的數據。(選3—4個小組代表講解) 通過展示各小組學
生收集的資料和調查展示,回顧小學階段學習過的統計圖,讓學生體會整理數據的必要性,如何對收集的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分析。
數 據 的 整 理
活動三:全班利用小明制水資源調查問卷,并進行數據統計,分小組就調查數據做出簡要的分析。
科代表組長組織學生數據分析、統計。
讓學生走進生活,學會如何進行材料收集、整理;學會如何進行交流和表達;學會如何運用實驗研究數據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發現問題、科學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合 作 學 習
根據學生收集、整理的數據和調查問卷,提出以下問題:
1.觀察課本第二頁的三個圖表,你認為哪個年齡段的人最具有節水意識?
2.六人小組談談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浪費水的現象?如何節約用水?并選出代表再全班發言。
3.學生根據小組收集、整理的數據,談談獲得數據有哪些方法?在獲取數據時注意哪些問題?
4. 議一議: 從事一個統計活動大致要經歷哪些過程?
學生討論后發言
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逐步深入的思考。
3
教學環節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新 知 應 用
活動四:設計一個方案, 調查大家對本節課的滿度.
學生通過分組討論,選取調查方式,經過研究.有的組采取普查,有的采取抽樣調查,在抽樣的過程中,有的小組隨機選取樣本,但樣本容量不宜過小;有的小組利用前面練習中出現的采取奇數學號的學生組成樣本,而且將滿意度分解成了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滿意等一些檔次.通過調查,最終確定出本組的滿意度情況.在此過程中,教師完全不參與,甚至可以回避.
分組活動
這個環節設計的意圖,旨在營造本節課的一個高潮,讓學生真正達到學以致用.教師 完全脫離,放手由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應該是一個大膽的嘗試,可以產生瞬間的轟動效應,讓學生樂此不疲.通過學生分組自己設計方案,可以建立學生合作的學習態度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可以將本節課的知識融匯貫通.同時,在輕松的氛圍中,可以激發絕大多數學生參與的欲望,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各盡所能,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宗旨”.
課 堂 小 結
結合本節課的學習及課前的社會調查,談自己的收獲與感想。
師生共同總結
可以使知識得以概括、深化;可以使整個課堂教學結構嚴謹,渾然一體,顯示出課堂教學的和諧和完美;
布 置 作 業 P159頁: 習題6.1
第2題,第3題,第4題
4
《數據的收集》設計說明
這節課是北師大版七年級(上)第六章《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第一節.根據國家新制訂的《數學課程標準》理念,將其設計成一節活動課,變學生的接受性學習為自主性學習、合作性學習、探究性學習。我按以下框架設計本節課:
1、本節課以生活實際為背景,體現了“生活數學”。以問題為主線,學生自主閱讀、合作交流貫穿于整個課堂的全過程,教師是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通過學生的課前調查,課堂展示等環節,讓學生口、手、腦并用,使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一次較好的訓練。
2、在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讓學生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中去展示、閱讀、理解相關知識,一切問題由學生自主討論、回答。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去體驗從事一個統計活動大致要經歷的過程,獲得數據的常用方式等,并選擇合適的調查方式。課堂引入提出的問題、課中討論的問題、課后拓展的問題均圍繞“水資源”而展開,真正滲透了“節約用水”的良好價值觀。
3、設計一個方案,調查大家對本節課的滿意度.這個環節的設計,旨在營造本節課的一個高潮,教師完全脫離,放手由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應該是一個大膽的嘗試,可以產生瞬間的轟動效應,讓學生樂此不疲.通過學生分組自己設計方案,可以建立學生合作的學習態度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同時,在輕松的氛圍中,可以激發絕大多數學生參與的欲望,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各盡所能,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宗旨”.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