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在社會中成長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一課第二框《在社會中成長》湖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一課 豐富的社會生活
第2課時 在社會中成長
教學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讓學生知道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掌握親社會行為的重要性,能夠
自覺培養自己的親社會行為。
能力目標
讓學生提高適應社會、參與社會的能力,學習在社會交往和實踐中
鍛煉自己,初步養成親社會的習慣,為個人價值的實現做準備。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目標
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地感受和認識社會生活,樹立謙讓、分享、助人、
合作、同情、安慰等親社會行為的意識,有了解、關心、融入、服
務、奉獻社會的意識和愿望,培養親近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的自覺性,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為形成社會責任感奠定基礎。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親社會行為;我為社會作貢獻
教學難點:理解人的社會化;在社會課堂中成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先來看一段視頻《狼孩的故事》。這個故事中有兩個主人公卡瑪拉和阿瑪拉,請
同學們觀看視頻時思考卡瑪拉和阿瑪拉為什么跟我們正常的人不一樣?她們回到人類社會為什么很難適應?
提示:因為她倆長期脫離人類社會,在動物的世界里模仿的一直是動物(狼)的行為習慣,脫離了人類社會生活環境,沒有學會人類的基本生活技能,不會說話,不識字,無法與人類正常交流,沒有一個社會化的過程,所以無法適應人類社會的生活。
從狼孩的故事中我們知道每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都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只有社會化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只有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成長和發展起來。
教師過渡:那么我們今天就來探討我們在社會中成長這個話題。《先寫
板書》
(二)新課講授
過渡:社會是大課堂,我們在社會課堂中成長《板書》人的成長就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板書》
目標導學一:在社會課堂中成長 1.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什么是社會化?社會化是指一個人從最初的自然的生物個體轉化為社會人的過
2
程。在社會生活中,我們通過學習社會知識,了解和認識社會,并從中獲得社會經驗,形成社會認可的思維和行為方式,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
對比狼孩的故事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在社會中學習、成長,實現社會化?
活動一:探究人的社會化過程 (展示圖片)
(1)這幾幅圖片,分別表現了什么內容?
提示:這四幅圖片表明了我們成長的社會化過程。圖1是母親撫育子女。圖2是老師在課堂上教學。圖3是同伴在學習交流,互相幫助。圖4是志愿者服務中,體現社會的關愛。《還有一個人對你們社會化起著重要的作用,以我為代表的老師,教給你們知識》
(2)這些活動對未成年人的成長有什么意義?
提示:這些活動是未成年人走向社會的開始,是未成年人了解、熟悉社會活動、社會規則的開始,是未成年人實現社會化的過程。這些活動,對未成年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它們有助于我們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使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
活動二:探究社會生活《【旁白】我們要在社會中成長,還因為人的生存發展離不開社
會。為什么說人的生存發展離不開社會》
2. 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 思考:
(1)閱讀圖片,分析我們從社會中獲得了哪些需要的東西。 (2)談一談我們能不能離開社會而存在。
(1)我們可以在社會上獲得糧食,獲得書籍、購買衣服、乘坐公交車等。 (2)如果沒有這些從社會上獲得的物品和得到的方便,我們是不能在社會上生存的,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得出經典的結論》
我們吃別人種的糧食,穿別人縫的衣服,住別人造的房子。我們的大部分知識和信仰都是別人創造的,由別人傳授給我們的。每個人的活動都影響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每個人也都享受著他人所創造的價值。所以我們要關心社會,奉獻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板書》
目標導學二:養成親社會行為
活動三:紅色研學游,傳承紅精神—哈弗中學七年級學生紅色研學之旅 親社會行為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表現出來的那些有利于社會和他人的行為。在社會生活的互幫互助中,向社會盡自己的一分力量,我們感受到快樂,體會到社會溫暖。我們親社會的行為表現在多方面:遵守規則、愛護環境、團結同學、
3
互相謙讓、彼此分享、幫助他人、勤儉節約、關心社會發展等。 (1)探究與分享:學校為什么要組織紅色研學游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 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了解和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
親社會行為對青少年自身發展的益處: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的接納與認可。
(2)探究與分享:同學們,請回顧我們這一次研學旅行,你有哪些收獲?
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通過研學旅行活動可以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認識到學好知識和本領的重要,要多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要有責任和擔當,象毛澤東、劉少奇等革命先輩一樣具有人民、家國情懷。 (3)以上同學的研學游心得,啟發我們應該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
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4)我們還可以參加哪些活動來培養我們的親社會行為?
中學生可以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有:宣傳環保、交通知識,為災區人民捐款、捐物,扶助老弱病殘等。
教師總結:參與社會的過程,既是體驗社會生活的過程,也是在實踐中發展和成就自己的過程。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人的價值觀也在發生著改變。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我們要養成親社會行為,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我的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熱愛社會、熱愛生活、將來對他人和社會有貢獻的人。 四、 課堂練習 五、 板書設計
4
在社會中成長
1.在社會課堂中成長
(1)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2)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 2.養成親社會行為
(1)親社會行為的含義和表現 (2)青少年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