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在社會中成長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一課第二框《在社會中成長》廣東省 - 廣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一課第二框《在社會中成長》教學設計
一、教學依據 (一)學情依據
八年級學生體力充沛,精力旺盛,但在生活態度和思想發展上存在較大差異。部分學生已形成對社會的正向認識,愿意參與社會生活,能夠遵守學生的公序良俗,樂于服務和奉獻社會,其行為表現出良好的親社會性。部分學生存在社會參與的畏難情緒,有的缺乏人生目標而無法邁出努力的第一步;有的表現為煢煢孑立或孤芳自賞;有的沉溺于虛擬網絡而無法自拔;有的學生為尋求個人存在感,而組建校園小團體、欺凌同伴、游戲團伙等,其親社會行為有待加強。
基于此,通過學習本課,讓學生在認識個人與社會關系的基礎上,理解人是社會存在物;認識到親社會行為可以幫助青少年更好地融入社會,促進個人發展,在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服務社會的同時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
(二)課程標準依據
本課依據的課程標準是“我與國家和社會”中的“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具體內容標準是:“關注社會發展變化,增進關心社會的興趣和情感,養成親社會行為”;“知道責任的社會基礎”;“積極參與公共生活”。
二、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能力目標 知識目標 政治認同
感知我們的社會是一個文明、和諧、友愛的社會
理性精神
運用已有經驗分析問題,提升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理性思考。
理解社會化的含義,知道社會是個人成長的訓練場,知道親社會行為的表現
法治意識
引導學生養成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習慣
公共參與 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有了解、關心、融入、服務、奉獻社會的意識和愿望。 學會在社會交往和實踐中鍛煉自己,為實現個人價值做準備。
充分利用社會提供的條件實現個人成長;掌握參與
社會生活的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知道親社會行為的表現以及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 2、教學難點:理解社會化的內涵及社會對我們個人成長的意義。 四、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合作探究法、教師講授法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教學目的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
社會人。
思考問題,快速進入上課狀態
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課堂。
探究一:在社會課
堂中成長 (社會助
我成長)
1、探討:紋上小豬佩奇、佩
戴小豬佩奇手表是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人嗎?
2、追問:從日常生活和成長
的角度談談成為社會人需要
哪些條件?
小組討論:圍繞生活和成長的主題討論成為社會人的條件。
知道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每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
社會。
3
探究二:養成親社會行為(我助社
會發展) 1、提問:什么是親社會行為?說說你的理解。
請根據自己的理解判斷“高鐵霸座男”的行為,并分析這種行為帶來的后果。
2、展示:給出四張生活化的圖片,讓學生結合圖片及自身實踐經歷,談談如何做到親社會行為?
追問:這樣做的意義?
3、提升:視頻《感動中國人物盧永根》用親社會的實際行為對自己、對國家做出巨大貢獻,詮釋著生命的意義。
1、學生說出自己對親社會行為的理解。并分析霸座行為給自己、他人和社會帶來的后果。
2、結合四副圖片,說出生活中遇到此情境的具體做法,并根據自身的實踐經歷試列舉更多的親社會行為。并從對自己、對他人、對國家的角度討論為什么要這樣做。
3、感知榜樣人物的親社會行為對社會發展的推波助瀾。 1、幫助學生理解親社會行為的內涵。
2、總述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并在其過程中我們需學會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只有這樣的行為,在實現自身人生價值的同時,才更有助于為社會發展做貢獻。
3、回應主題: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是社會化的過程,而要真正的完成社會化,不僅僅需要從社會中獲取物質支持和精神幫助,更
4
要向榜樣人物學習養成親社會行為,服務他人,奉獻社會,完成這樣的過程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人。 鞏固練習
三道選擇題訓練
積極作答
鞏固本堂課學生
對“社會化”“親社會行為”的理
解。
課后作業
從小到大,我們讀過很多成功人士的故事。以你感興趣的一個人
為例,探究其成長過程。寫在作業本上。
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人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社會。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我們要養成
親社會行為,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板書設計:
在社會課堂中成長:社會對個人成長的作用
在社會中成長
養成親社會行為:表現、意義、怎么做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